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盛世 下 ...
武氏末年,政局动荡。多方势力对最高权力展开激烈角逐,数年间几次政变,宫廷血洗。
最终的胜利者,是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之子李隆基。
唐玄宗结束了政治上的混乱局面,励精图治,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这样描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公元745年,有一个女人走进了皇帝的生活,也走进了中国的历史。
早晨,门窗紧闭的卧室还留着一夜缠绵后的气息。洛阳枕着长安的手臂睡得很沉,长安怕惊醒他,只得忍着不适,一动也不敢动。静谧的气氛中,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显得格外清晰。
昨天还晴着,怎么突然就下雨了?长安疑惑了一瞬便不再关心天气,专注地用眼神描绘着洛阳精致的脸,多年来安逸的生活让枕边人的面容显得更加莹润秀美,但不知为何,长安心里竟莫名产生了一种隐隐的恐惧。
仿佛下一秒,怀里的人就会消失不见。
难道……是太幸福了?
也许是感觉到灼人的视线,洛阳微微动了动,睁开迷蒙的眼:“嗯……什么时辰了……”
“还早呢——再睡会儿吧。”
“什么呀,天都亮了。”眼前的光线让洛阳清醒了不少,“诶?你不是说今天要去宫里么,怎么还在这儿?”
长安懒懒地回答:“下雨了,不想出门。”
洛阳嗯了一声,省起一件事来:“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雨吧?”
春天到了。
小丫头要回来了。
去年秋天他被长安接来长住,牡丹闲着无聊,一个人回天界找她的姊妹们去了(推荐必爱团队的十二花神系列音乐~)。梅和牡丹久在人间,众位姊妹都想念得紧,趁着这机会干脆好说歹说把梅也喊了回来,最后连青君都惊动了,亲自设宴请十二个姑娘喝酒,欢天喜地好不热闹。一直向往人间的小妹水仙拉着梅的手问这问那,芍药嚷嚷着自己的风头全被牡丹压了下去非要罚四姐三杯,桃跟芙蓉咬耳朵说你看青君大人坐拥十二佳丽连天帝都要羡慕……(注:青君是司花的神。以前看过一篇耽美是写青君和天帝的,貌似是水月华的 《醉卧红尘》?好像还是悲剧?晕,记不清了。)
就这么玩着闹着,又到了第二年春天。梅的花时在一月,先行告辞回了人间,牡丹却被姊妹们挽留,直到三月末才放她回来。
牡丹站在自家院外,院里的花草看来生机勃勃,应该是被照看的很好吧?只不知屋子里怎样,大半年的没有人住……
院门就在这时被人从里面推开了,一身青衫的男子倚着矮矮的篱笆,唇角噙笑,意态风流。
“公子!”
牡丹进了屋,东瞅瞅西看看,却找不到另一个人影,“长安君呢?”
“在他家啊。”
“啊?!”牡丹气得跳脚,“公子你怎么能这样?!”
洛阳哭笑不得,“我早早回来迎接你,你不但不感激我,倒还要怪罪我了?”
“也不是啦,”牡丹眨眼间换上一副委屈的表情,“我只是不忍心让你们俩分开而已……”
洛阳刚张口想说什么,又看见小丫头自顾自地笑了起来,“不过也没关系,小别胜新婚嘛。”
洛阳终于明白两人的思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识趣地闭上了嘴。
午饭时间牡丹问起半年来的新鲜事,洛阳想了半天也没答出个所以然来,牡丹正嘀咕敢情这半年你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那个啥了呀,就听见洛阳哦了一声,“你还记得不,那个太真妃,现在是贵妃了。”(注:唐玄宗为了占有儿媳,最初是以“做女道士”为名把杨贵妃召入宫的,封为太真妃。)
“太真妃?”牡丹回忆了一下,“原来的寿王妃?老天,皇帝真有本事,连儿媳妇都要!”
“听说贵妃生的比天上的神仙还要美,皇帝哪有不动心的道理?”洛阳随口应道,却立刻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牡丹这丫头最大的恶趣味就是看美人,而且不论男女……
果然,某人眼睛闪闪发亮:“公子,咱们去长安吧!”
到了长安牡丹还琢磨着要不要再扮一回宫女(还有人记得第一次扮宫女是啥时候么~)没想到长安笑眯眯地说不急不急,过几天陛下要携贵妃去沉香亭赏花,咱们也进宫去瞧瞧,如何?(注:册封杨贵妃和赏花应该不是同一年……为了行文方便我编的……)
那一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沉香亭畔一色的红牡丹开得妖娆,织出一片辉煌锦绣。
皇帝携了爱妃的手在众人簇拥中走来,牡丹远远望去,只见那女子梳着飞天宝髻,黄色袔子裙衬出胸口雪白的肌肤(本来想写齐胸的,但是感觉贵妃还是露一点比较好~),大袖衫上以金线绣着华丽的百鸟朝凤纹样,富贵逼人。
牡丹阅人多矣,可待她看清了那张倾国倾城的容颜,也禁不住在心里叹了一声。
昭君的美带着献祭般的高洁和傲然,貂蝉艳妆之下却遮不住淡淡幽怨。而眼前的女子,眉梢眼角都是娇羞甜蜜。
“皇帝和贵妃看来很恩爱啊。”
“好不容易得到的人,自然要好好珍惜。”长安的回答引得牡丹会心一笑,正要调侃两句,洛阳轻轻开了口:“我看未必。”
“哦?”
“皇帝爱的不过是无双的美色,贵妃爱的,不过是泼天的富贵。”
牡丹心里微微一凉。
(注:我从来不相信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真有爱情……不同意的请无视吧。)
长安再一次想起洛阳这句话,是在十年后,马嵬坡。(注:确切的说应该是十一年后,公元756年。)
迟暮的帝王在执着兵甲的军士面前垂下了骄傲的头,女子凄厉的哭喊似乎还在空气中久久回荡——
“陛下!妾身无罪,妾身无罪啊陛下——”
也许,他是爱她的。
只是更爱他的性命和江山。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起兵。
同年十二月十二,攻占东都洛阳。
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长安自此失去了洛阳的消息。
六月十三凌晨,唐玄宗携贵妃逃离长安。长安随行。
(注:资料来自百度百科。人名地名一样真混乱,考虑要不要给俩主角起名字……)
马嵬之变,杨国忠被乱刀砍死,贵妃香消玉殒。众人重新启程,一路颠簸,终于到了蜀中。
抵达行宫是在一个下着雨的傍晚。经历了长途跋涉的人们疲惫不堪,简单安置后便各自休息。
许是不适应南方的气候,许是因为完全陌生的环境,长安明明十分疲倦,却怎么也不能入睡。
屋外雨点未歇,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风声雨声铃声交织在一起,长安只觉愈加烦闷,干脆起身到屋外透气。刚跨出门槛,不远处一个苍老的背影映入眼帘。
玄宗。
毕竟十载恩情,宿昔相许(注:这个词是抄小椴文里的,很喜欢,但是貌似没这说法?);毕竟耳鬓厮磨,颈项缠绵;毕竟她为他一舞霓裳,倾国倾城。
终究不舍。
终究……有愧!
十年前牡丹丛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女子芳魂杳杳,十年前自己身边的那个人……如今可好?
他不可抑制地想起他抿着嘴笑的样子,想起他枕在自己肩头媚眼如丝的样子,想起他偶尔认真时凝重的样子,想起他明明伤心却故作淡漠的样子……
原来,回忆最痛。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
公元757年,安禄山被杀。
公元758年,史思明称帝。
公元761年,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
公元762年,唐代宗继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
捷报传到皇城,长安接到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到宫里借了马,备上干粮和水就往洛阳赶。尽管一路疾驰,所见荒凉破败仍令他触目惊心。
紧赶慢赶,长安总算在某一天城门关闭之前冲进了洛阳城。
然而……这还是昔日的洛阳城吗?
倾斜倒塌的房屋,尘土飞扬的街道,衣衫褴褛的难民,到处残留着血与火的痕迹。
长安不知不觉中越走越慢,而心痛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洛阳的院子在城郊,长安到的时候天已经晚了,整个小院只有一处亮着灯。
那是洛阳的书房。
长安此刻的心情,大约就是所谓“近乡情怯”吧?明明日思夜想的那个人就在眼前,只隔着一扇门的距离,却怎么也不敢多向前一步。
深深吸了一口气,压抑住心底涌动的期待与不安,长安伸手轻轻推开了虚掩的门。
洛阳正坐在桌前,凑着灯火写些什么,闻声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的神情,却立刻化为笑意:
“镐。”
长安微微一颤,呆呆地站在门口。这是他少年时代的名字,几乎早已无人提起,只有洛阳偶尔会这样唤他。
不是做梦。他是真的,回到他身边了……
昏黄灯下的容颜清减了些,眉间染了淡淡倦色,唯有清雅温润的眸一如往昔。
“怎么了?进来坐啊。”
洛阳不知何时已站在他面前了,长安简直能听见自己激烈的心跳声——下一秒钟,他毫不犹豫地伸开双臂把洛阳紧紧抱在怀里,力气大得让洛阳险些喘不过气来。
熟悉的气息,熟悉的温度,幸好你还在,幸好你平安……
“这么晚了,还在忙什么?”进了屋,长安好奇地要拿起洛阳桌上的东西看,被洛阳不着痕迹地挡了一下,“没什么,等我熄了灯就去睡吧。”
洛阳越是这样说长安越是纳闷,硬是把那一摞纸抢了过来,对着光仔细看:“这……这是往生咒?好端端的,你写这个做什么?”
“这几年乱的很,总觉得城里血腥味很重……”洛阳勉强笑了笑,“算了,都过去了。”
长安一阵心酸,下意识地握住他的手,却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来。反倒是洛阳小心吹熄了烛火,温言道:“这么赶来累坏了吧?走,该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长安醒来的一刻感觉到怀里空空的,他迅速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那个本该赖在他怀里的身影。
洛阳仅着白色中衣,背对着他坐在铜镜前梳头。长长的黑发披散下来,执着象牙梳的手指修长美好。
西汉初年初次相见,散着长发的美人,仿佛又出现在长安眼前。刹那间,长安竟有一种流泪的冲动。
默默起身走到洛阳身后,拿过梳子和发簪帮他绾发,像从前两人住在长安家里的时候一样。彼此都没有言语,只是静静感受着这难得的安宁。
“好了。”长安把桃木簪别在洛阳发间,听见洛阳叹息般的声音,“镐……”
“怎么了?”
“昨天你突然出现,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太惊讶了还是太高兴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印象里洛阳从来不会说这种话的,长安一下子有点丧失反应能力:“啊?”
“……没事。”
洛阳站起来,微微仰着脸看着长安,闭上了眼睛。
霸道的吻带着漫长的思念和疼痛席卷而来,酸涩又甜蜜……
PS1:上文中两个没有明写的地方:一是平时长安起得早洛阳睡懒觉~二是长安比洛阳个子高,大约高半头?
PS2:我喜欢男生用发簪,当然是古代的……小顾的发簪最有爱。
PS3:梳头这个情节是我之前为一个BG古代文设计的……绾青丝挽情思,哈哈~
PS4:我本来设定的洛阳是女王受,为啥写着写着好像变成人妻受了?
PS5:“昨天你突然出现……”这句话,我刚写的时候感觉有点违和,后来脑补了广播剧《我的王妃是男人》里王妃北堂曜月的声音,突然觉得美死了美死了~
PS6:咋又是受君主动了?!
PS7:刚绾好的头发肯定是又解开了,具体过程恕我无能……
PS8:重逢这一段在我脑海中明明是无比美好,为啥写出来就渣成这样了!不知道有木有人和我有同感,就是自己想的画面怎么也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非常纠结非常无力非常愤怒非常痛苦……
吐槽完毕。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皇帝昏庸,宦官专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曾经辉煌鼎盛的帝国如日西沉。
甘露之变,黄巢起义,大大小小的兵祸战乱,将早已腐朽不堪的王朝推向万劫不复。
唐昭宗乾宁三年(公元896年)的一天黄昏,长安和洛阳刚吃过晚饭,正在收拾餐桌,忽然听见屋外有人大喊:“看那边,着火了!”
两人第一反应都以为是自家院子着火,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往外走,还没开门又听见一个惊慌失措的声音:“那是皇宫的方向!是大明宫!”
长安脸色骤变,拉着洛阳几步冲到院子里。
远处是熊熊燃烧的火焰,滚滚浓烟染上黄昏天际瑰丽的火烧云,天地相连,仿佛只剩下这一片惊心动魄的殷红……
灭亡,竟呈现出极致的美丽。
这是曾有过盛世文治武功的大明宫。
这是曾有过女主当国的大明宫。
这是曾有过贵妃倾国一舞的大明宫。
这是承载着一个王朝无上荣耀和至高尊严的大明宫。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巍峨庄严的含元殿,百官朝拜的宣政殿,数不清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还有清晨第一缕阳光下碧波粼粼的太液池……
两百年间的繁华璀璨在烈火中倾塌、毁灭,化为灰烬,沉淀为历史的尘埃。
(PS:大明宫啊……这短短四百字写了几个小时,我恨死自己的烂文笔了……捶地……)
公元904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屡遭浩劫的长安城,至此永远丧失了成为帝都的可能。
公元907年,朱温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定都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那时,长安和洛阳还不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终结。
泱泱华夏,从此不复昔日荣光。
再没有一座宫殿像大明宫那样,寄托着中国人永远的向往。再没有一座城市像长安那样,铭刻着中国人最为绚烂的记忆。再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像大唐那样,留给中国人无尽的想象。(注:这一段选自大明宫解说词,略有改动。)
后记:唐朝,终于写完了……共计一万两千字,有些描写还不太满意,总之我尽力了……
这一章从考研写到复试写到毕业实习,期间太多太多事,更得很慢(我已经把手里那个BG文扔了三个月了……),这次估计是毕业前最后一次更新。
唐朝以后不太好写,可能也不会写得很详细,希望能在去读研之前完结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盛世 下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