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只道是寻常(上) ...
-
王氏这边的席散了,回到自己房中,卸了钗环,换了家常衣服,只在头上簪了两只珠花,方才吩咐人带京里来的人上来。
先时,王氏以为哥哥那里有什么要紧事了,遣了人先去薛兆年处,回话说,应是内宅之事,并无大碍,方放下心来。
一时,来的人带上来,却是大嫂的陪房,见了王氏急忙过来问安。王氏忙叫小丫头给这婆子看坐,一边问:“我哥哥和嫂子可好?家里都安好?”
婆子又站起身答道:“老爷和太太都好。哥儿和姐儿也都好。大姐儿如今刚刚订了人家,是贾府赦老爷的公子,唤琏二少爷的。”
“是凤哥儿定亲了吗?原不是要参选的吗?怎么定了贾府的少爷,这倒是亲上加亲了。”王氏奇道。
婆子见问,便细细的讲起原委来。
原来,王子腾兄妹上有一兄,名唤王子胜,早年间战死沙场,只留下一子一女,子唤王仁,女唤熙凤。因父早亡,兄弟又游手好闲,熙凤自由便帮母持家,渐次长大,言语伶俐,性子果断,倒像男儿一般,家里人也多以凤哥儿称之。却因母亲教导不以读书为主,虽处事老辣,却不识字,此为一缺憾。
王子腾有一女,名唤熙鸾,年纪与熙凤差不多大。凤、鸾二人本来是要同年参选的,因王子胜为国捐躯,皇帝怜惜,故开恩允熙凤自行婚配。王子腾原想着请个让熙鸾免选恩旨,却没成想是熙凤可以免选,也不好在开口求旨,只能自行准备熙鸾待选之事。
这边贾家荣国府贾老太君听王夫人提及此事,先时熙凤幼时也是见过的,很喜欢熙凤的爽利果断,忙着人去与王府为贾琏议亲。王子胜夫人知贾府根底,议亲的又是荣国府的长子嫡孙,二老爷的夫人又是自家小姑子,欣然应允。王子腾夫妇也觉甚好,亲事便定了下来。
王氏听了方才知道原委。这婆子又和王氏道了半天的家常,什么荣国府的珠大少爷马上要做亲了,就是身子不大好。贾老太君为了大姑娘元春参选的,亲自接了到身边教养等等。如今宝二爷也一处住着,启蒙都是大姑娘教的,如何如何。又打听了江南各个名宦之家的闺阁闲事,又说道李织造家的小姐才貌双全等等,直到掌灯时分方才罢了。
待到薛兆年进来时,王氏才刚刚遣人送走那婆子。薛老爷便笑问道:“可是我说的那样吧。”
王夫人起身笑道:“果然如此。真真的,我如今便也成了个内宅包打听。”于是将方才之事又细说了一遍。叹道:“怪道上次看我姐姐来信时,老觉着言犹未及,却原来是这许多事。珠儿身体不好,这么急着成亲,莫不是为了冲喜吧。”
一边帮薛老爷更衣,一边又说道:“元春要参选,珠儿身体不好,宝玉也没养在身边,我姐姐心里必是不痛快的。如若贾老太君上一本,请旨免了元春参选,皇上定会允了,我姐姐也会高兴些。我哥哥为熙鸾待选愁得跟什么似的,如今贾家倒好像生怕选不上呢。”
“你是不知贾家现今是个什么状况。宁国府暂且不说,就是荣府,如今也只是凭着旧日的架子了。赦老爷袭了职,只知花天酒地。政老爷品格无缺,却是一股孤直的脾气,领着工部差事却只喜与清客谈天讲文,于政事上也不大机变。那琏少爷、珠少爷年幼,根基也浅,珠少爷身子又不好。宁国府也是指靠不了的,现如今只有只靠女人了。”
王氏听了,不免为姐姐担心,又听薛老爷将贾家说的不堪,忙道:“哪里就如此不堪。”
薛老爷见王氏不信,便将在京中对宁、荣二府所见所闻复述了一遍。末了道:“你看如今皇上刚得胜回了朝,贾家原本武将军功出身,这一回皇子们都随征,贾家子孙如何呢。如今若不是大舅老爷、二舅老爷都是沙场有功,凤哥儿也得不来免选恩旨。”
王氏听了,半晌方道:“只是可怜了元春,小小年纪,便要为父兄……”话未说完,叹了一口气。
薛老爷见王氏心情低落,轻笑一声:“偏你耳软心软。满朝上下的命官大臣,哪家的女儿不是如此,宫里的格格还得嫁去蒙古呢。倒是贾家老太君,看得远,也狠得下心。当今圣上是念旧的人,视老太君和国公爷如家人。必是会如了老太君的愿。舅爷那里,也难怪发愁,就算没有熙凤免选,皇上也不可能让熙鸾免选,一定会指给皇子的,是哪位就不好说了。这次名门望族嫡女参选也多,只怕嫡妻没多大把握,能不发愁。”
“若是个侧的,真可惜了了。怪道嫂子遣来的人一直打听江南命宦女儿呢。”王氏于是又感叹了一回。忽又想到更重要的事,忙问薛老爷:“咱们家钗儿不用参选吧?”
薛老爷踌躇道:“现下薛家并无官职,大选是轮不到的。小选咱们也不必。以后会不会改规矩,却是不好说。”
王氏发愁道:“那可如何是好?”
“且不要杞人忧天了,横竖现在是不必的。”停了半响,薛老爷沈声道,“薛家贵也贵过,富也富国。当年祖宗为了保家下大小的平安,舍了官爵。如今领着皇商的差事不过是为了安身立命,养活内外一众大小。逢上饥荒年景,可以济贫助弱也就够了。这些年,上上下下的周旋方保了合族的平安,我也看得清楚,如今为官为宰的,为民请命的不多,各自保平安的不少。泼天富贵又如何,你自放心,我薛兆年是断不会卖女儿的。”
王氏听了,想起嫁过来这些年经历的事,挨薛老爷坐了,半天方道:“王家也没有卖女儿的门风。”
薛老爷拍了怕王氏的手道:“我会不知?当年我可是老着脸皮苦求了的。”
王氏脸一红,看丫头婆子都不在身边,方低声嗔道:“几十岁了,还不正经。”
薛老爷也低声道:“可还辱没了你?”王氏脸红更胜,转头不理。
薛氏夫妇这里说笑,却不知一场变故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