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 38 章 ...
-
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帝正月二十二日从京师出发。
珑儿有幸跟随,不过此行所携阿哥不多——大阿哥,太子,十三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
此名单为一早就列好确空的人选。
一路上倒也好,因为此行的人里,大阿哥因上次一事,已经减少出面,凡事以谨慎为主。当然邀功之性仍在,但已不再直接明抢。所以康熙此次把他带在身边,也是为了好好考验他。
太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娇纵妄为,康熙似乎有意任散之,不多以加斥。
珑儿见着太子,也是礼数有加。偶尔也对他抛下两句忠告,希望他明白现在的情势。康熙不骂,并不是一件好事。
太子眼见珑儿日益得宠,对其早已没了当初之心。得不到就嫌恶,对她说的话也不甚上心。
“珑儿,你现在深得皇阿玛欢心,对我说话也不用这么带刺的。”这就是太子的反应,珑儿又能再说什么?
“奴婢失言,太子教训得极是。”
太子仰头扬眉,本欲离去又改变主意,低下来在她耳边声动:“珑儿,你是不是也快要入主后宫了?”
奸笑一笑,带着随从大步迈走。
“这太子,真是什么话都说得出来。”她独自说了一句闷话,却不妨有人听见。
“这次看来未必是糊话。”十三阿哥潇洒现身,自那密疏有致的参天松树中踏步而来。
“珑儿,依我看,皇阿玛可能极有这个意思。”他直梗梗地以目礼视,不遮不掩,正正要把她凝住。
“十三阿哥,你真这么认为?”她与十三阿哥并不常打交道,但他是个爽快言直的人,算是皇子中的异类,颇有一种江湖大侠的风范。
现时交谈的,是甚为忌讳的话题。
虽然身为宫女,自也是皇上的女人,容不得私谈终生大事。只要皇上喜欢,就可以据为己有。别人还当你是蒙受圣宠,为你欢喜助阵,忙称这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份。
但同时身为宫女,也要求修德修身,不能以色诱帝,否则便是另有别心,重罪一项。
在宫中生活,真是险象环生,矛盾重重,步步为营。
所以十三阿哥此话一出,珑儿少不免要揣摩这箇中真情假意各占几分。十三阿哥对四阿哥是忠心耿耿,绝无异意。这在清史上都是出了名的,这次南巡,四阿哥没来,想必也交待他“照顾”她。
正如上次一样,在最危急的时候,十三阿哥对她出手相助,从虎口深潭把她解救出来。
十三阿哥放笑:“此次我们先在静海县杨柳青登舟,泊德州第六屯,再来抵达这江南台庄之地。这一趟走来,皇阿玛都携你而行。登岸见耆老,询问农事生计,你都在场。皇阿玛对你的宠爱可见一斑,我也是有担心哪。如果皇阿玛真要纳你为妃,四哥这心里可要闹翻了。”
她珠目游转侧上,十三阿哥观之而知其思:“四哥想和皇阿玛请旨要了你,也就是最近的事,希望他赶得上。”
“最近?”
“四哥要来了,应该不日内就到。其实这次南巡,本来四哥是不来的,可皇阿玛前些日子下旨命他前来。皇阿玛对你有意之事,四哥一直担忧,总想找个机会和皇阿玛表明心意,如今看来,恐怕此行便是。”
心里钟鼓猛敲,表面沉着冷静,不露声色地道:“十三阿哥请恕奴婢要回去了,先行告退。”
“且慢。”十三阿哥绕到她前方:“上次的事情谢谢你。”
“十三阿哥言重了,奴婢也没能帮上什么。”
“不管怎么说,你若非提早一天通知我,下面的人又再替我上建章,可能我连入兵部的机会都没了。”当时他们想着加多两分力,康熙就会定下人选,不再踌躇未定。
若非珑儿及时差人送信,叫他切记不可妄动,皇上不喜朝廷众人结党联派。恐怕他不会被皇上编入兵部从事。
“十三阿哥曾经救我一命,奴婢感恩却不知如何报答,这次的只能算小忙罢了。十三阿哥着实不用客气。”她要走了,但走之前,心生一计,冒险进言:“十三阿哥,奴婢尚有一事求你。”
“你说。”他对珑儿印象极好,尤其在得知四阿哥的心意之后,已把她当作未来的嫂嫂看待。
康熙清口登陆,详视溜淮套,觉得此地开挖新河工程艰巨,慨叹道:“地势甚高,即使挖成亦不能直达清口,无助于泄出高家堰堤下之涨水。”
阿山等人一听,即露失意之色。这个新河的工程筹谋已久,他们都是八阿哥和九阿哥的门人,想着借此工程为主子争一口气。
如今听得康熙否决,当然落寞。
“皇阿玛。”四阿哥昨天已到,今天就陪着康熙出来视察,他主动提议:“儿臣以为,疏浚洪泽湖各口,以利泄水,挑浚蒋家坝、天然坝一带旧河,以通粮船。”
“胤禛此话有见地。”康熙赞同四阿哥的建议,又责难阿山等人:“你们原议溜淮套开河方案既坏民田庐,又毁民坟塚,无一有利。赶紧把沿途所立开河标杆尽行撤去。”
围观的百姓闻言,均踊跃振臂,欢呼万岁!
“皇上,这米糕做得极好,皇上请尝尝。”珑儿奉上午后点心,室内还有一干人等,一一均分。
康熙心情大好,喻马齐等随行大臣:“凡天下事行之有益,自应速办。无益,断不可轻举。就似人身有病,才可以用药饵针砭。如无病,即使割肉可以延年益寿,也继不能听。”
意在开河道理也是如此。
“开河本是有益民生的好事,但地点选址不好,便是坏事。”
“皇上说得极是。”马齐附和,随即又说:“河道总督张鹂翮不常巡视河堤,导致问题日日俱增,也是失职所在。”
他刚说完,便向四阿哥望去,只见他顿挫一下眉头,随即又平顺开来:“马大人说得极是,这是儿臣的过失。当日提携张鹂翮上任,实以欣赏他治河心得,没想到只是纸上谈兵。儿臣过失了,请皇阿玛恕罪。”
康熙抬手,着他起来:“这事也不怪你,当日朕也觉得他身怀才华。可能是进了宦海,经不住世情,才会慵懒如此。”
随后康熙将与此事有关官员均作革职或降级处理,加以斥责。
珑儿一直在旁,默然在心内盘旋今日之事,着实精彩。
夜风寒,珑儿为康熙备好丝绵被子,准备好安寝事宜。
“一招来一招拆。”康熙任凭李德全和珑儿为其更衣就寝,但口中念念有词。李德全碰了一下珑儿,交了一下眼,珑儿只笑不语。
“李德全,给朕加壶茶。”
“喳。”
“皇上,这么晚了,若是喝了茶恐怕不好入睡,还是热点羊奶吧?”
康熙欣准地点点头,改口说:“李德全,照这丫头说的做吧。”
“喳。”
“珑儿,今日之事,你也看到了。”
“是。”
“胤禛做事虽有力,可人缘实差。但现比前些时候,已有改进。”今天在场的他人也为四阿哥帮口开脱,由此可见。
“是的。”她和应,不会和康熙唱对头戏。
“其实这开河之事是阿山等人的主意,朕出巡之前,胤禩就已上奏此事不可行,还提出了改善方案。”
“太子今日也提倡修护河防。”她说出康熙最想听的话。虽然听得出康熙对四阿哥和八阿哥都有偏爱,但四阿哥处事刚硬,尚欠和睦。八阿哥人缘甚广,却是锋芒毕露。太子虽顽劣,但他始终是康熙心头的一块肉。
“他还算是有点建树。”康熙没有表情地说,但珑儿知他话内含有欣慰之意。
“这些阿哥们啊,唉。”康熙悻悻然地哼了一句,然后平了皱纹,笑颜对她:“可眼下有一件事,朕真倒要问你了。”
“皇上言重。”
“最们他们都在议论着你的事情。”
珑儿笑如银铃,康熙也随之笑出声来:“你笑什么?”
“奴婢笑他们对皇上无甚了解,竟会想到皇上要收了奴婢。”
他神色不动,捻须慢言:“若是真的呢?”
她神色不动,放幔帐落:“那就是奴婢的福气了。”
康熙骄狂地大笑,没再与她纠结这个话题,喝完李德全递来的羊奶,便安然入睡。
珑儿待半夜后回房就寝,经过廊亭道,被人用力一扯,身便向左全倾。她本欲出声,但那人力度留余,知他并想伤害自己。
虽惊却安。
“珑儿。”
是十三阿哥。
“四哥那边我劝过,可他似乎并未改变主意。”
珑儿拜托他的事情未能办妥,心里犹是放不下。而且此事,经珑儿一番论说,他也觉得不可行之。
“四阿哥有说什么吗?”她倒是笃定,不慌不忙。
“我照你的意思,跟他阐明要害。意谓此时欲办此事不可。可他是半声不吭,还叫我不要参手此事。珑儿,你和四哥之间究竟发生什么事?他的心思未免有些操之过急。我从未见他如此,突然说要纳你为侧福晋,还说什么恐夜长梦多?”十三阿哥一腔不解之题,正待她来回答。
“四阿哥在哪里?”她本不想亲自应对,但看来非要出面不可。
他各襟而躺,尚且未眠,已听来人步声。
开门见之。
“四阿哥,你万万不可向皇上提出此事。”珑儿也不和他转弯抹角,直接道来。
“我要娶你,你竟如此忧怕?”四阿哥那黑暗中沉着的毅色,教人憟然。
珑儿发现自己估计错误——她总是能猜对别人的心思,唯独是这四阿哥胤禛。
他总能够杀她个措手不及。
史上传言他是个阴晴不定的主儿,果真不假。
难以捉摸。
珑儿眼下也要打番原来备用的话,想着该如何拆这桥,过此关。
“四阿哥,奴婢忧,非怕。”
“忧从何来?”
“忧皇上之心,忧四爷之路。”
此次改了称喟,看似亲切,实则更远了距离。她在他思路迴转间道出以下说话:“刚才奴婢在皇上那儿回来,皇上提起纳珑儿为妃的事。”
四阿哥立即急切地想要知道结果:“皇阿玛怎么说?”
“皇上根本就没有这个心思。皇上待奴婢好,只是因奴婢事事妥当,并无歪念杂思。现如今外面谣言四起,说是皇上要纳奴婢为妃,皇上对此事厌恶至极,斥为无稽之谈。”
四阿哥一听,由正转侧,来回踱步,计量着这语里涵义。
“你接着说。”他步至窗前,月光透过菱格在他身上粼麟波叠,像那伏睡的长江,暗涌翻波。
“皇上讨厌别人好大喜功,更讨厌好色之徒。”四阿哥肩膀微颤,珑儿再说:“四阿哥若选择在这个时候问皇上要人,对四阿哥的大位之争可是有害而无一利。”
他偏头一瞥,那凌厉如剑的双眼乘着月之精华加冕,更觉有出鞘之势。
小心查看,珑儿摸定这是他改变主意的前兆——四阿哥应该知道如何择优避劣,更加明白他的处境不容有失。
断不会为了小小一个女子搅坏了全盘大计。
他是要当皇帝的人,心装着的是天下。女人对其而言不过是一条清溪小河,与长江黄河巍雄相比,何以并论?
爱江山不爱美人,算得上是位明君。要做一国之君,既得之重,也失之痛。江山美人兼得,自古以来有几许?
不爱江山爱美人,也要看他如何不爱,如何爱。其实也不见得有何值得歌颂。为了一个女人,一己之欢,置豪情壮志于不顾,弃江山,抛社稷,怎能论英雄。
正所谓成王败寇,赢了不一定是光明正大,输了也不一定是光明磊落。
只能说冥冥中自有天定,既成实只能认之。
赢或输,留书一番,自有后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