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不孝之名 ...


  •   五十下戒尺阻挡不了早朝的如期举行,丞相回朝的第一堂早朝,自然与以往会有些不同,赵绍瑜对某些官员的行径看在眼里,其实是极不喜欢的,比方说在李迟素离开的这半个月里,每天的早朝,歌功颂德的话听得他的耳朵都长了茧,文武百官极尽全力地讨好他。
      内侍高声唱诺“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小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端的是一副神态自若的模样,也只有李迟素能看得出来那番自若后头其实藏着隐忍。
      “微臣李迟素有事启奏。”李迟素踏出一步,稳重而自然。
      “讲。”
      “臣此番回渤海,途经济南,看到了一番人间惨境。”
      百官面面相觑,几乎无敢抬头,小皇帝眉头略蹙,只待李迟素继续往下说。
      “皇上可见过千里饿殍?”
      一言出,满堂皆寂,顿时气氛骤降,千里饿殍……
      “千里饿殍!?”
      “沿路去往渤海,未到济南便已见树木荒凉,原本的百倾农田尽化贫地,本事农忙时节却空无一人,一路唯见的,是来不及逃难的妇孺孤苦无依,等待饿死街头。”
      赵绍瑜端坐朝堂之上,脸色越发难看,眼神扫过百官……
      “济南大旱为何无人奏报!?相父所见为何朝中无人提及!”
      百官静寂无声。
      “小席子,取昨日奏折上来!”
      小皇帝坐着俯视众人,只静静地等着,小席子知道情况不妥,所以动作特别快,奏折不过一会儿就呈了上来。
      小皇帝随手摊开一本,念:“承圣上英明,惠泽天下,今四海升平,风调雨顺……”
      “朕倒是成了明君?惠泽天下?风调雨顺!?”缓缓合上奏折,又往桌面上一拍,小皇帝站起来,略显幼稚的眉目此刻闪着为君之威严的灼灼目光,百官俯跪。
      “朕坐于深宫内殿,就由着你们肆意欺瞒?好一个风调雨顺!!”
      当日朝堂之上,李迟素只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赵绍瑜整顿百官风气,户部尚书被责回去闭门思过,杀鸡儆猴的效果很明显,未过几日,满朝对应对旱情的奏折便堆满了御书房的桌子。
      第二天晚上,直到夜晚包裹了整个皇宫,雕栏玉砌的亭台楼阁都在黑夜的怀抱沉睡,在皇宫的中心,皇帝的寝宫徳宇殿,灯火未灭。
      赵绍瑜站在寝宫内殿御案后,手执玉竿笔,桌上放着朱砂砚台和堆积的奏折。赵绍瑜才发现满朝文武其实并不是无才,各个才华横溢各有所长,其中也不乏目光独到的,只是在他这个小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提心吊胆地怕说错话,所以个个缄默,只求明哲保身,所以小皇帝看到的也就只有某几个乐于谄媚之辈的滔滔之言。
      赵绍瑜一手撑着桌面,一手批阅奏折,坐他是不敢坐着的了,大腿后的伤还痛得叫嚣,他怎么敢坐下。
      “皇上,夜深了,您歇着吧。”小席子上跟前来,低声劝道。
      “你们都先下去把,朕多看一会儿。”赵绍瑜目光还未离奏折了,只轻挥了手。
      小席子应了声是,走到外殿把候着伺候的内侍都遣回去歇着了,才回到御案旁,研起墨来。
      “怎么不下去?”皇帝发觉小席子还在一旁,便问。
      “皇上为天下社稷不知劳累,小席子做不了其它的,只陪着万岁。”
      小皇帝点点头,不再说什么,过了一会儿,才恍然抬头,道:“朕记得,你家乡是在济南吧?”
      “是,皇上。”小席子低着头,看不清神情,只是声音似乎有些哽咽。
      赵绍瑜没有再问,只是专心地看起了奏折,批批改改……
      “皇上,太后娘娘到。”未过多久,一侍卫便进来通报。
      “嗯,知道了。”
      如今的太后正是赵清寰的原配妻子,但却并不是赵绍瑜的母亲,赵绍瑜的母亲据说是赵清寰最宠爱的妃子,只是红颜命短,据说她美得世间无双,美人不可见白头,大概是因为如此,也是一场大病将刚生下赵绍瑜的她带走了,所以赵绍瑜自小,也没见过她母亲一面,自小由皇后养大。
      “皇上还在批阅奏折么?”太后是个典型的后宫女子,贤良温柔,生性喜爱安静,凤目丹唇,也不过是三十多岁的年纪,说话轻软得似乎风一吹就散了。
      “见过母后。”赵绍瑜并不喜欢这个母亲,他自小未见生母,便毫无理由地排斥这个‘插入者’。于是也只是放下笔,略点了下头,又开始看起自己的奏折。
      “皇上,夜这么深了,也早些休息,哀家让他们炖了养身子的汤,先喝些吧。”太后似乎不介意赵绍瑜的冷淡,走近几步,命人将炖汤放到皇帝桌上。
      “母后先回去休息吧,儿臣知道分寸的。”赵绍瑜连头都没抬,摆明了不领情。
      “皇上,夜里风寒,也多穿件衣服才好,这汤御寒,先喝点吧,怎么说也不能为国事伤了身子。”
      “母后。”赵绍瑜放下笔,顿了顿,终究还是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只道:“儿臣过会儿喝。”
      “小席子,拿件衣服给皇上披着,夜晚这风都是冰的,皇上要是受凉了怎么办?”太后没说什么,只是又张罗了起来。
      “是。”小席子拿了件外衣,不想到了赵绍瑜身旁,正要帮他披上。
      赵绍瑜迎头盖面就是一番冷言冷语:“拿走。”
      “皇上。”小席子有些进退两难,一面是太后,一面是皇帝。
      “拿走,朕政事繁忙,山东大旱,晚了一刻都是民不聊生,不要拿件衣服来碍事!”小皇帝冷着脸,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明着是对小席子发的脾气,实则呢?
      皇太后怎么着也是深宫里多年养出来的,怎么会不知道赵绍瑜这一番话的深意,终究还是有用那把依旧轻柔的声音说:“皇上政事繁忙,那哀家就先走吧。”
      “恭送母后。”
      ……
      次日上完早朝之后,小皇帝便记得三日之期只剩下一天的时间,回了御书房便马上命小席子铺纸,抄起了贞观政要。
      “皇上,丞相求见。”
      “传!”
      李迟素这两天在朝上也鲜有说话,自那日说了那个饿殍千里的事之后,两天只是默默看着小皇帝如何处理,只在关键时刻说出几句关键的话而已,他从来不想摄政,那样等到他有一日他走了,小皇帝会不知所措……
      只是从今天早上的早朝,赵绍瑜便看李迟素脸色不佳,全程冷着脸,让赵绍瑜甚至都不敢多看他几眼。
      “微臣参见皇上……”
      李迟素是免跪拜的,见皇帝的时候从来就不须下跪,这是先皇的遗诏,但是此次,李迟素这一跪把赵绍瑜跪懵了,若说上一次是因为他犯了错,李迟素故意的,那这一次呢?他又犯了什么错?
      “相父。”赵绍瑜直接从御案后走出来,这几日,只要不是见外使百官,赵绍瑜就没沾过椅子。
      伸手便要扶李迟素起来,未向李迟素只是轻轻甩开皇帝的手,冷眼对之。
      “相父您起来吧,朕做错了什么相父说便是了。”赵绍瑜急了,打心底里他对李迟素的情感并不只是畏的,这是个有天纵之才的老师,那几乎是一种对父亲才有的尊敬跟依赖。
      “皇上错了吗?”李迟素抬头,看着赵绍瑜,嘴角都带着笑意,道:“皇上没错,是臣错了,李迟素教陛下治国之道,却未教陛下忠孝仁义,终是微臣的错。”
      “相父,您先起来吧。”李迟素这话说得有多重,不孝之辈是要遭天下唾弃的,他是一国之君,怎可能背上不孝的骂名,赵绍瑜声音里都带着哀求,就差给李迟素跪下了
      小席子是个激灵的奴才,一见情况不妙,把整个殿里的内侍都遣了出去,自己也只在殿门口候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不孝之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