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遇见荀子 ...

  •   邯郸大街。
      尉迟惠拉了拉半遮面的头巾,这宫女衣裳看着都还显眼。药方泄露她早已料到,王盛怒之下必也不会杀她,废逐倒是很有可能。就算他心中顾念,朝堂后宫也无法交待。没想到竟然只是将她冷置,当然还有那一巴掌,她抚着半边脸,咧咧仍有些生痛的嘴角,也咀嚼不出心中是何种滋味。
      “姑娘,可是尝尝?”卖烧饼的汉子热情招呼。
      “不用了,谢谢。”宫里没有钱币,她只好带了几样首饰,得先换成布币再说。街上贩酒卖饼斗鸡博艺热闹得紧,尉迟惠穿行其中终于看到一家书有“典”字的当铺便走了进去。
      “劳烦您看看,这能换吗?”尉迟惠拿出一支缠丝璎珞金凤簪。
      店主小心接过左右翻看凑过来轻声道:“宫中之物?”
      “不成吗?”
      “出了此门,你我彼此不识。”他想了想,“我只能出这个。”说着伸出五个指头。
      “成交。”能换就不错了,她哪知道多少啊。
      一会儿从后面抬来一筐铜铸的布币,尉迟惠当即傻了眼,这没个百八十斤的也下不来啊,叫她怎么拿又拿到哪里去?这有钱人真不是好当的,腰缠十万贯?谁的钢筋混泥土来试试:“商量一下,能不能我放在你这,用时来拿?”
      “也行,不过,姑娘得付一点布币。”
      “可以。不过我如何来取?”
      “我马上给您做券。”店主取来一块竹木刻上字,再一分为二将右边一半交给尉迟惠,“姑娘收好,来时合券,帐我们记着,您放心。”
      “好,我先拿上一点。”
      尉迟惠边走边看,赵布,方肩、圆跨,铸有阳文“甘丹”(邯郸),她正在研究忽然路人一阵喧哗,她顿时好奇也跟了过去。
      人群中围着一个小男孩,约摸四五岁,模样清秀滴溜伶俐,拿着一面小鼓,用手拍击着,合着节奏念道:“请成相,听吾唱。君子修明不忘乡。少小苦读,壮游四方,封侯将。请成相,君莫忘。列国纷争无相让。烽火狼烟,白骨四野,独凄怆。请成相,道圣王,千里胡地无屏障。佑我父老,护我国乡,胆气壮。”
      “好!”人群爆发一阵阵掌声。
      “请成相……”小孩正在唱,突然挤进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一把拎住他:“你又来胡闹,还不跟我回去!”
      “姊,疼啊。”小孩龇牙咧嘴,众人又笑。
      尉迟惠一面好笑一面惊奇这孩子小小年纪唱得如此之好,不知是谁教的,因问了身旁的人:“谁家小孩教得如此聪明?”
      一人笑道:“荀家小子,名况的,何曾有人教他,自己编来唱,聪明得紧。”
      什么?荀子!少年,不是,儿童时期的荀子!尉迟惠简直激动得不能自已,人群散了,她却赶紧屁颠屁颠地跟了上去。
      “跟你说多少次了,不要到肆集唱这些,掉脑袋的。”少女拉着荀况气呼呼地走着。
      “姊,你不懂。”
      “我不懂,你小小年纪倒懂了。”少女停下来教训。
      “小妹妹,他唱得很好啊。”
      “你是何人?”
      荀况一见有人替他说话立刻得意起来:“比姊明白事理之人。”
      “啪”头上挨了一下被少女拖到身后,她警惕地睁大眼:“小弟无知,并不懂事。”
      “不必慌张,我是外乡人,路过此地,听他唱得好,结果就跟来了。”
      “大姊姊也喜欢我唱的吗?”荀况露出头高兴得很。
      “当然,当然。你会是……”不能说啊。
      “我会是何?”小家伙很期待。
      尉迟惠想了想笑道:“你如此聪明,今后必定扬名天下。”
      “这位姊姊再莫夸他,他已然得意得很呢。”少女咯咯笑道,“我们要回去了,姊姊呢?”
      “我?我这里没有朋友也无亲人。也不知去往何处。”王宫怎么能回去。
      “既然如此,上我们家吧。”
      “真的吗?”先民热心善良,少有心机,真是纯朴啊。
      “就在前面村,快走吧。”姐弟俩拉上尉迟惠高兴地往村里去了。
      村舍茅篱,一个小小院落堆着磨臼石杵竹匾农具,一群小鸡跟在母鸡后叽叽觅食。
      “娘,我们回来了。”
      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村妇走出来,看到尉迟惠一脸惊奇:“这是……”
      “娘,她是我们路上认识的姊姊,外乡的,无亲无故,我就让她上咱们家来了。”
      “好好,家里简陋,姑娘委屈了。”荀娘擦擦手热情地迎进。
      “打扰大嫂,叫我尉迟惠好了,谢谢你收留我。”
      “我长几岁,叫声妹子吧,如今兵荒马乱的,谁在外没个难处,当自己家安心住下。”
      尉迟惠看看这幼儿寡母的不禁问:“大哥呢?”
      “打仗了,再没回来。”
      “对不起。”
      “没事。”荀娘收拾东西,“妹子歇着,这就备吃的。小鱼、况儿去汲水,小心些。”
      “我来帮你。”她赶紧起身。
      “你如何能做这些。”
      “大嫂,蒙你收留已经很感激了,又不是一两天就走,大嫂岂不是将我当外人了。”
      “也好,不说两家话。”荀娘捡起野菜来,“豆叶熬汤,这些不要。”她抬头看了看尉迟惠,“妹子是好人家姑娘吧,看就没做过活儿。”
      “嫂子以后多教我。”
      “这般模样不知多少人疼着,干甚出来吃苦呢?”
      尉迟惠呆了一会儿:“那里容不得我,没亲没故的,只好走了。”
      “也是苦命人,这世道,哪儿容人呢。”荀娘叹气。
      晚饭做好,一人一木碗豆叶汤,荀娘笑道:“乡野粗食,不知妹子可吃得。”
      尉迟惠赶紧给了一个灿烂的笑脸:“不粗不粗,很清新呢。”心里却颤了一下,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她连忙放在嘴边喝了一口,一股苦涩顿时滑到深处,胃里一阵捣鼓,她咬了牙硬硬忍住,嘴角扭上来翻出一个笑容,“好喝,真的不错。”
      几人松了口气,赶紧各自喝开。
      “我上外面喝,风景不错哈。”她抽抽着脸端出来,走到院外转到篱笆下终于忍不住呕了起来。
      半晌直起身一块湿热的布递到面前她脸上讪讪地:“大嫂……”
      “委屈你了。”荀娘善意地望着她。
      “不是的,我路上辛苦,刚歇下来,有点不习惯。真的,真的好喝。”她涨红了脸。
      “别说了,回去吧。”荀娘扶着她进了屋。
      里屋,一长连土炕,荀娘抖抖被子:“乡下也没啥,天黑就歇。你那身衣裳扎眼,不嫌就换了我的吧。”
      “谢谢嫂子。”
      荀况蹦蹦地就往炕上钻被荀娘一巴掌打下来:“边儿上去,晚晌可别尿了。”荀况顿时满脸通红,爬到炕边噘着嘴背朝着躺下。小鱼也嘻嘻笑:“白日里多精神,也有臊的时候。”
      尉迟惠笑得脸抽,荀子尿床?小荀子,不要怪我了。屈原瞅着也快三十,好死不死你才点儿小,不欺负你,就太可惜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