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1992年夏天,她坐在花花绿绿的香烟盒间,像旧上海月份牌上风韵犹存的徐娘。烟行从前溪岸一路迤逦至104国道线,是方圆数十里最大的铺面。老板赵海祥是吃苦耐劳的粗豪汉,改革初年弃农经商,夫妻俩人打拼十年,攒下这爿香烟批发行。他们所在的区是全县的交通要塞、经济枢纽,在浙东南沿海颇负盛名。当1992年的春风从珠江之畔吹来,海祥已经成了区长、书记们的座上宾。透过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光环,他看到了那个名叫金小凤的女子,坐在花花绿绿的香烟盒间,像旧上海月份牌上的美女。与他的妻女姐妹统统不同,她是精致的、娇嗔的、风情的。她拎小巧的皮包,抹一点点的脂粉,一缕若有若无的幽香,于他,是另一个新奇优美的世界。
批发香烟的老客户们渐渐听说了什么,到店里来时,常常喊她“小凤老板娘”。她皱了眉头,扭过身去,不理不睬,这姿态,是轻怒薄嗔,也是欲语还休。在人际间隙近似于零的中国乡村社会,种种香艳的传闻,经了市集闲人的口舌,传到11岁的我耳边。在乡亲们的好奇、探究与无限的想象中,她的丈夫依然埋头抽7分钱的雄狮烟,他的养父渐渐黑了脸,她的养母在街头巷尾听别人提起她的名字,转身便走。1993年至1994年,在区政府的金玉宴上,她是言笑盈盈的解语花;在她经历过童年、少年和青年的村庄里,她是耻辱柱上的狐狸精。赶集的人们总喜欢拐到海祥烟行去看她一眼。他们说,她的笑容越来越光鲜,她的衣装越来越妖娆。
1994年冬天,她与丈夫协议离婚,成了海祥烟行的老板娘。赵家的大女儿当年17岁,将门虎女,有的是胆魄和主见。17岁的女孩红着眼圈,站在母亲的卧房门口对生身父亲说:你要是有本事找个大姑娘,我没话说;可如今,你找个半老徐娘,休想让我妈把房间腾给你们!据说,赵海祥半世枭雄,在妻女面前却也理亏无言。他从与前妻亲手筑成的小楼搬出,与小凤另觅了香闺。一夜之间,赵家长女智斗狐狸精的故事,在坊间传为佳话。
2007年春节,我在104国道线的另一端看到一家与海祥分庭抗礼的烟行。墙上的营业执照上赫然是一个年轻女子的相片,17岁经历家变的女孩成为本地烟草业的新秀。她60岁的母亲坐在柜台后,淡定地聊起她们与海祥烟行的竞争与合作。彼时,我站在花花绿绿的香烟盒间,依稀看见1930年代,黯然告别剑桥的张幼仪在上海金融界风云叱咤。2007年的前溪岸,已是长三角地区的一方重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之列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单位。在中国沿海经济风起云涌的历程中,小凤的故事却在1999年戛然转身,于千里之外的异国演绎另一番人生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