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再生恍如梦 ...
-
深冬浅夏,瀚海栏杆,自那日郦塘战场上一事过后,已经两个年头过去了。宋筝将药材一根根摆在大石上晾干,清风远远的过来了,一边帮着宋筝摆弄草药,一边告诉她外面世界的变化:
“如今上国、玉国和梁国已经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玉国国主,也就是大师兄啦,他上个月立了王后了,是玉国一位大将的女儿,听说是武将之后,也是巾帼英雄,曾与国主在战场上并肩作战……”
听着清风的述说,宋筝的思绪又飞回到郦塘大战的那日,她落崖后,方锦程和月痕后来怎么样了?月痕娶妻了,会是寻文郡主吗?应该不是了,清风说是大将之后。
见宋筝又开始走神的了情风连忙又对她说道:“阿筝,你没有想过再回去吗?已经在这里住了两年了,你的伤也已经痊愈了,我知道你担心映雪,你觉得愧对映雪,可是师父说,你不属于这里了,你早晚都得离开这里的,不是我催着你走,而是我见你这样心里也不好受啊,我知道你心里放不下那个方锦程。”
“好了,清风,我知道你关心我,等我想通了我自然会做出决定的。”
听她这么说,清风也不好再说什么,交代了几句就走了。
宋筝心里茫然,已经两年了吗?不由得感叹时间过的可真是快呀,记得那日挣脱了寻文的手,身子一晃就掉下了那个看不见底得悬崖,她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谁知映雪奋不顾身的跳下来救她,可是悬崖那么高,映雪轻功再好,带着她也飞不上去啊,于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映雪和她一起落入未知的崖底。
就在快要落地之时,映雪突然用了内力急速下坠,挡在她的身下,她来不及惊讶就已经深深的跌在映雪身上了,她和映雪就在那一刻失去了知觉。
后来当她醒过来的时候,淮云先生苍老的面孔出现在眼前,她以为自己在做梦,可接下来,清风、玉露也来到了跟前,见她醒了,都一脸的惊喜。她挣扎着要起身,忽觉全身疼痛,尤其是腹部,她这才记起寻文曾刺了她两刀,那两刀刺得可真深啊,险些当场要了她的命。
她醒来,顾不得自己破败的身子,就追问映雪的情况,如今她仍记得淮云先生说起映雪伤势时紧锁眉头的神情:“映雪虽有轻功护体,可是从那么高的崖顶坠下,再加上为你垫底,她的五脏六腑均已受损,而且左腿已残,情况不容乐观。”
她当时一听就崩溃了,一声声哭喊着“映雪”,都是她,都是她害了映雪!淮云先生见她情绪太过激动,不得已喂她吃了宁神安睡的药丸,这才让她安静下来。
再次醒来的时候,她才从玉露口中得知淮云先生救了她和映雪的事情。
“那几日师父带着我和清风从北国赶往玉国郦塘,我们问师父为何这般匆忙的去郦塘,师父直说你有难,要过去救你。到了郦塘那日正好听郦塘的百姓说上国已与玉国开战,我们来到战场之时,已经是尸野遍地,战争早已结束。我们与师父在哪里找了好久没有找到你的踪迹,后来师父说在崖壁旁寻到了迹象,我们就来到崖底,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你和映雪了。
“当时你的伤口还在流血,再加上从高处坠落,已经命悬一线,映雪更是去了半条命。我们将你和映雪救回玉竹岭,花了半月时间才将你救醒,这半月里,师父为你制药诊脉,都没有好好歇过。映雪在前几日就醒过来了,可是她腿不能行走,师父说她左腿瘸了,以后怕是使不得轻功了。”
她听到这里,心里无比愧疚,映雪是为了就她才弄成这样的,像映雪这样的习武之人,不能使轻功对她来说是多么残酷的事?都是她害了映雪,她对不起映雪!
映雪的内伤足足养了一年之久才痊愈,那期间宋筝每日替她熬药送到映雪的床前,令映雪感动不已。伤好之后,映雪虽左腿留下隐疾,但是行走并不受限制,这已经是淮云先生尽最大努力的治疗。映雪并没有为此抱怨过什么,反而庆幸自己和宋筝都能活着。她不是没有想过出岭寻找月痕和侍雨,只是宋筝没有离开的打算,她也不会离她而去。映雪没有在宋筝面前提过方锦程的名字,也没有提过月痕,她知道提了宋筝会难过,目前的而生活很平静,很适合宋筝,她更愿意看到宋筝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上,远离那些权势的相争。
而在宋筝心里,也不是没有想过去找方锦程,只是突然眷念起这样宁静的日子,她害怕回到那样尔虞我诈的世界里,先是砚香,再是寻文,她怕了,她不敢想象以后还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所以她宁愿在玉竹岭上安安静静的生活,每日采药、炼药,陪着先生多好!那些俗世的一切,暂且忘记吧。
上国方府里,方相望着花树下独自舞剑的方锦程,一阵叹息,多年以前,他自己梦想着将方锦程培养成一代武将,以弥补方家有文缺武的遗憾,如今,方锦程终于一朝为将,光耀门楣了,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欣慰了。现在的方锦程不像两年前的他了,自从郦塘一站之后,七公主落崖身亡,他整个人就变了,边得沉默寡言,变得一身肃杀之气,让他这个做父亲的万分惆怅。曾今有意为他介绍好友家的千金,却惹的他大发脾气。这让方相怎能不忧心呢,可也只能摇头叹息着离去了。
方锦程练完剑,平歌赶紧上前递上帕子,方锦程接过帕子擦汗。平歌在一旁直犯愁,如今的少爷再不像从前那样风流不羁了,从前的少爷哪会舞什么剑啊,可如今的少爷,一手剑花舞的那叫一个好看啊,可是这个好看中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落寞。自从宋姑娘去世后,少爷就成了现在这么冷漠的样子了,都不跟他一起嬉闹了,为此平歌满心怨念,接过少爷擦过的帕子,眼看着少爷径自朝玉霞阁去了,平歌忍不住也是一声叹息:少爷又去独自想念宋姑娘去了!
方锦程来到玉霞阁,这里曾是宋筝住过的地方,每一处都有宋筝的气息,两年来,他每天都要来玉霞阁坐一坐,想一想他的阿筝。
取出那只竹笛,这是阿筝送他的竹笛,世上独一无二的竹笛,将竹笛移至唇边,哀婉寂寥的曲子缓缓流出,脑海中又回想起与阿筝在一起的画面,她的一颦一笑,她的哀怨悲怒,都叫他无比思念。突然笛声铿锵,似要爆发心中无限愤懑,那日郦塘之战阿筝坠崖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想起阿筝掉落悬崖的那一幕,心,又开始隐隐作痛。他当时正应该随着她一起掉下去,也好过两人阴阳两隔,他曾一度不愿相信阿筝死去的事实,他亲自跑到崖底寻找,抛下身后万千将士,发疯一般的去找。可是什么都读没有,他在崖底待了七天七夜,不见阿筝的影子。国主亲自来到郦塘,才将他带回了雒州。
国主没有降罪于他,也没有撤他副将的职,反而让他跟在赵响将军身边学习战术。他明白国主也是同样悲伤的,他和阿筝姐弟情深,在崖底,他同他一起四处寻找阿筝,最后发现几匹野兽在撕扯一些碎肉时,发现了阿筝头上戴的珠花,那时,瞬间的绝望让他使出浑身力气打死那几只野兽,他发现国主和他一样,在盯着野兽时,眼里的杀气,以及看见珠花时震惊的模样,是的,这时,他不只是上国的国主,他更是宋煜祺,是阿筝的弟弟。
回到雒州,宋煜祺三日没上早朝,待在御书房里,任大臣、宫人们怎么求都不出来。最后还是方相以七公主的在天之灵激他,他才步出御书房,从此和方锦程一样,变得不苟言笑。其实谁能体会他的痛苦呢,那么疼爱他的姐姐,不远千里从玉竹岭去梅都找他的姐姐,也是这世上他唯一的亲人,就这么死去了吗?连个全尸都没有。当初不让她去郦塘多好,当初执意留她在王宫多好!可是全都迟了,不是没有怨过方锦程程,他连姐姐都保护不了,可是怨他又有什么用?他心里和他一样难过,姐姐在天之灵也不希望他将方锦程治罪吧?他不会治他罪,他要让他自责让他悔恨,这样,他就不会忘记姐姐了!果然,两年了,他的确没有忘记过姐姐,甚至每日都要去姐姐住过的房间静坐,他果真是真爱姐姐的,这样,也算是对得起姐姐了。
方锦程一曲终了,眼中已是蒙上一层水雾。吟墨在一旁看着,也替少爷感到难过,宋姑娘过世都两年了,少爷命她照看这间空的玉霞阁,只因这是宋姑娘生前住过的地方,少爷对宋姑娘真是情深似海,令她这个不懂情爱的小丫头都感动直哭。见方锦程起身,连忙上前安慰着。
“少爷对宋姑娘的一片痴心,相信宋姑娘在天上一定能感觉到的,少爷。”
方锦程失笑,这个吟墨,每回吹完曲子,总要这般说上几句。可她又怎能明白他内心的痛苦,又岂是三言两语的安慰就能化解的呢?不过这个丫头也算有心了,两年来,将这玉霞阁打理的和以前一样,仿佛阿筝还住在这一样。这次看过玉霞阁,恐怕又要好几月不能来了,国主已经下令,让他领军往衢州,衢州与梁国接壤,各国的商贸往来频繁,乃上国咽喉之地。为防范梁国进攻,常年派有悍将驻守,只是这次奉命驻守衢州的薛良将军突然病逝,在新任上将人选没有定下之前,衢州成的百姓动荡不齐之时,宋煜祺不得不派方锦程这样的良将前去主持大局。
三日后即要赶往衢州,方锦程知觉认为薛良将军的死怕不是病逝这么简单,所以这次赴任也是前途危险不明。可他并没有一丝畏惧,阿筝不在了,他独活了两年之久已是空寂无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吟墨看方锦程不语,以为他舍不下宋筝,便继续安慰道:“少爷此去衢州,可不比挂怀宋姑娘,吟墨定会好好看管玉霞阁的,不会让人碰坏了屋里的东西,少爷可安然离去。”
方锦程笑笑,当初选吟墨服侍阿筝还真是选对了,这个丫头心思单纯,又忠心事主,确是难能可贵,不禁赞她道:“吟墨你做的很好,难得你一直以来还能记挂着阿筝。”
“宋姑娘人好,吟墨服侍宋姑娘一场,为她做这些也是应该的。”吟墨虽心无城府,为人率真,也是极为识大体的。
方锦程不在说话,其实在这府中,也就吟墨还能与他说几句知心话了,许是吟墨和她同样对阿筝存着情谊的吧。
离开了玉霞阁,方锦程便回了书房,自从砚香被他刺死后,就没有再让人在书房服侍了,那样的话,会让他想起砚香谋害宋筝的事情,他不允许。
书桌上摆着作战图,这两年,他跟着赵将军在外南征北战,从最初的文质儒雅磨砺的英俊勇武,也从最初的小小参战到如今在战场上独当一面。这中间的种种困难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如今天下三分,玉国于两年前终于灭了吕国,后来又与上国、梁国联手灭了北国,这么以来,玉国、梁国的国势大增,竟能与上国平起平坐了。要说玉国和梁国当初灭掉北国的情景,真是灭的不费吹灰之力,当时北国的国主整日花天酒地,十日里倒有七八日呈迷醉状态,简直腐败至极,北国国主不但自己腐败,还号召大臣与他一起腐败,大有将腐败进行到底的趋势。原本方锦程有意要请凑国主带兵助北国的,可是得知北国国主竟是这番景象,不由得心冷,罢了,由着他被灭吧!有君主如此,北国百姓之悲,早该换代了。可是光让玉国和梁国占便宜了,总是心有不甘,便也去凑了个热闹,分了杯羹。从此后,天下只剩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