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同学?战友?还是劲敌? ...

  •   话说这方孟晓老方,在军校时和老兵17是一个区队的同学。俩人身高只差两公分,只不过一黑一白。黑的呢,是老方,白的呢是老兵17。在军校的时候,老兵17排老六,老方排老四。下连以后,私下里,两人仍会这么称呼。
      老方稍微有一点点结巴,只要不着急,一般不会误事。在军校第一次参加考试,出过俩很经典的口误。
      那天考试科目是擒敌,下口令,本来应该喊“立正——”的,大家见老方在那做沉默状,都着急地在下面说“下口令、下口令”,果然,老方破口而出“下——口令!”把□□都听懵了说“谁下口令?是你下口令!”
      老方还狡辩:“是啊,我,下——口令!”
      考试的第二个口令应该是“准备格斗”,当然,无论谁摆出准备格斗的动作,都要拉开架势。你说你心知肚明这事不就完了吗?干嘛偏偏当口令给喊出来。
      结果,老方应该喊口令“准备格斗!”很自然的就变成了很高亢的“拉开架势!”
      差一点把□□给气死。
      不过,像这些段子,如果要从老兵17的嘴里说出来,老方是万万不承认的。
      某次,他俩在宿舍摔跤玩,每一次到了最后都把桌子椅子铁架子床什么的弄翻,每次动静都挺大。当然,一般来讲,有100次,有一次是老方赢。
      老兵17从来不承认那一次的输,说自己让着他。
      老方也不承认,也说是自己让着老兵17。
      有一次,老方把老兵17翻在地上。老兵17从地上爬起来以后,极其郁闷地连声嘟囔“没劲真没劲……”
      当天晚上,老方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写下:我明白了,要想让别人有面子,自己就得丢面子……
      军校毕业后,俩人都回A团,但不是一个营的。
      老方在一营可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那地位与老兵17在三营的时候不相上下。训练一把手,考核拿第一;每逢“八一”、“十一”营部搞活动联赛,他指挥的足球队从来没拿过第二名,一直是冠军。
      黑黑壮壮的老方,心挺细,有段时间还养几条小金鱼,每天都喂,每天都喂,过几天就拿俩铅笔做筷子状下水夹条小鱼出来,仔细地观察一番,“妈的,还不长”。“啪”的一下又把孤独的小鱼扔回水里。
      要说老方在连里“横行”,一连指导员有时也都让着他,连部开会,副连长不爱洗脚且是特臭的那种,熏得大家忍无可忍,且屡教不改,自己还声称“这叫男人味”。某次老方趁他穿拖鞋去厕所,拿着暖水瓶往他把鞋里倒满了开水……
      后来,一连开会就再也没听说谁因为副连长那大臭脚熏晕了的新闻。
      当然,老兵17从三营调到一营,并且调到他一连的地盘上,老方早就知道消息了。只是俩人一直没在正式场合碰面。
      见老兵17站到团长身后,老方上前耳语;“老六,现在怎么样?”老兵17微微一笑:“轻松加愉快,等于自在。”
      老方:“哈哈!”眼睛很快眯成一条缝,明显的不信。
      团长循声回过头,老方赶快闭了嘴。
      团长绕着这块被一排长整了两天两夜的菜地,前前后后地琢磨了许久,最后,站在田埂上,对老兵17和一排长说:“三连这块地,不仅是你们连队的最高标准,也是全团的最高标准!当然,也是我从军以来看到的最高标准。”
      团长这番话讲完,在场的人都使劲地拍起巴掌。
      这可是三连在团里的第一个“第一”呀。
      一排长的眼圈又红了。幸亏老兵17及时地并且狠狠地盯了他两下,才把他那多情的泪腺给憋住。
      这一拨人马要走了。老方使劲地拍了一下老兵17的后背。这一掌意味深长。其他连队的主官们,纷纷穿过空气与老兵17对眼神。
      老兵17莫名的兴奋起来。
      男人,对来自于同性的挑战或挑畔气息,分外敏感。
      特别是老兵17。
      晚饭后,炊事班长又找到一排长取经,俩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菜地上。
      一排长以恰到好处的愤怒说:“妈的,太过分了。整块菜地都让老子返工了7次,两天两夜啊。不过,我终于明白了,要想比别的连队强,就要比别的连队多想多做。”
      炊事班长:“我说,连长还真是强,这几天下来让咱们都明白,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要用集体的力量。所以,那个大回环它有什么窍门吗?”
      一排长立刻警惕地望着炊事班长……

      整整一个星期,三连没有发生什么事件。基本上按照老兵17的步子往前走。尽管,速度不是太快。偶尔,也让老兵17心里小急一下。三连的老指导员在这周正式调走了。新任的指导员到位。老兵17松了口气。
      这一天,接到营部通知,第二天晚上全连集合到团部礼堂看教育电影。老兵17在食堂快速地塞进俩馒头,扒拉几口菜,准备找指导员商量商量细节。对老兵17来说,这回算是他俩在全团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不能轻视。
      只是,指导员还没来得及与老兵17布置安排就被家里的紧急电话招了回去。指导员忙着逐级请假,留给老兵17一大堆未行事务。两个人的连队是最怕出问题的,指导员的意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出事,出事意味着会有很多衍生出来的意外烦恼。
      挺郁闷,也没办法。在老兵17的军旅生涯中,类似于这种独自挑摊的局面不是一次两次了。
      第二天傍晚,老兵17和老徐集合好队伍,刚一出营区,三连就在通往营部的小道上与老方的一连遭遇了。
      老方见了老兵17,大老远地打了个很公开场合的招呼:“三连长!”声音洪亮,很像从一道窄窄的小门里猛然泼出的一大桶水。
      看着晃着膀子的老方,老兵17也不含糊:“一连长!”
      俩人很不厚道地给了对方一口面积过大的大白牙,权当笑容,擦肩而过。
      一连的兵们目视前方,耳朵听着八方。随着自己连长的那声煞有介事的招呼落地,就跟事先排练好了一样,本来还好好端着的肩膀,好家伙,立刻晃得这叫一个有范儿,同时两臂伴着高两个分贝的声音出现——“唰、唰唰、唰”,下巴颏仰得超出正常肢体语言范畴。
      老方得意非凡,下意识地晃动了双肩。
      一连把三连甩在后面。

      电影放映前按老规矩是要拉歌的。三连入场的时候,一营其他连队已经拉开架势,吼声震天了。
      几个熟悉的身影,在老兵17眼前晃过去。
      三连到达指定位置,值班排长扯嗓子高喊口令:“立——定!放马扎”,全体向右跨出一步,下身,放马扎,保持姿势不动。老方几个在远处瞄着。
      “好!”值班排长又一个口令,只听“唰”的一声,兵们整齐地回过身子,双手一拍双膝,“啪”,一齐坐下。
      三连的这一个亮相还算圆满。
      老方眯了眯眼睛,又扭头拿眼神找二连连长老金。
      二连连长金注册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典型的闽南人。接了老方的眼睛,大眼睛立刻把意思“多米诺”给了二营一连连长老平,然后依次传递眼神,依次“多米诺效应”……
      部队拉歌开始。
      “三连那个……吼嗨!来一个呀嘛……吼嗨……”很有秩序,但明显是有“预谋”的拉歌——开始了——“军营男子汉”。
      部队拉歌不叫唱,那叫吼。吼的不是旋律和歌词,一个连的精神气儿神,全在哪几声吼里,拉歌要是拉不过,也跟打了个败仗差不多。
      三连不服软,接招。兵们扯嗓子吼。眼见着陆老兵脸都吼红了。
      各连开始轮番轰炸。
      几个连长戳在地上,脸上平整心里开花儿——不整老六整谁,这要是在班里,想整谁就拉紧急集合,这会拉不了紧急集合拉歌成吧?
      三连拉歌,寡不敌众。一负。
      电影结束,兵们无声地听口令起立散场。三连散场后的地盘上一个纸屑都没有。老方暗想,也难怪团长都偏向这小子呢。
      三连“撤兵”,不留痕迹。一胜。
      礼堂外面是几辆绿色军用大卡车,棋子儿似的散在广场上。各连的兵们按秩序上车。三连听口令整齐迅速,“唰唰”,上车的兵拉着下一个兵,紧凑。车里早就排好位置,一共坐成四行,两两相对,坐在车尾的是安全员。老兵17的要求要正襟而坐,安全员一定要坐有坐相,目不斜视。
      “突突突”,几辆大卡车开起来首尾相连,出了团部广场。
      晴朗的天空,暖暖的太阳。
      三连的兵们心情出奇的好。
      不一会,大卡车越过俩骑车的漂亮姑娘。俩姑娘并排骑车跟在汽车后边,一连有两个兵看见后鬼使神差地“嗨”了一声,正赶上三连乘坐的大卡车超车并线。
      老方脸上挂不住了。瞟了一眼驾驶舱里的老兵17。
      老兵17不看他,目视前方,嘴角微微向上一弯,继而在右侧脸颊上露出一点点面积的白牙,发自内心的得瑟,连余光都满是笑意,嘿,老方心里这个不自在。
      很快,三连的大卡车与老方擦肩而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同学?战友?还是劲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