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事件 ...


  •   “如果你没什么别的要说了,就去休息吧。我相信跟人聊天是一件及其辛苦,也及其有意义的事情。”果然,从小生活在明星媒体包围中的小孩子,就是对八卦这类东西有无可抑制的好奇心,这也是各种媒体赖以生存的消费群。
      “还有最后一件事。”
      “什么?”我相信我开始咬牙切齿了,“又有哪个祭司喜欢棕发灰眼四肢发达没大脑的家伙,然后跟你表白了吗?”
      “别激动,神甫,你要宽容,被打了右脸还要把左脸伸出来搞平衡,是吧。”你这个乱用宗教典故的家伙!“这个消息很重要。”
      “说……”
      “美国的报业大亨,霍华德•韦恩,要亲自驾临祈神教祭坛,预计晚上到达。”
      “什么!”那你刚才胡扯那么多没用的做什么!笨蛋!
      “这么重要的会面,我相信他们不会让外人,还是异教徒参与的。”
      “那你有什么办法?”
      “几个备案:1.用我偷运来的窃听器,现在不要提你那没用的隐私保护法和维权法案了。2.我们亲自去偷听,这里全部是石质材料,连现代涂料都没用,我只要把这个,”这是他掏出一个不知名、细长型的工具,“通过石头缝隙捅到里面,就能听得一清二楚了!”
      上帝啊,我眼前的这个家伙是机器猫还是weasly兄弟?
      “那就选2,先去查一下他们在哪里见面。”
      “你选2?为什么?反正你都下决心要侵犯他人隐私了,用窃听器不是更方便么?”
      “先不说他们会不会有反窃听装置。窃听器装上了就不会拿下来,那就是永久的对他人隐私进行威胁。你不要摆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我说的是事实,你需要对他人有起码的尊重,就算不得已而为之,也要适可而止。”
      “这算什么,学者式的虚伪?还是人性化的侵犯?在我看来都是一样,‘偷听’而已。”
      “或许,但是涉及了不同层次的伦理问题。或许你觉得是五十步笑百步,但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也好,如果要用窃听器的话我还要想想怎么找借口送进去。”
      “…………”
      “直接去偷听就方便多了!”
      “…………”
      “好吧,弗里安。”他无可奈何的耸耸肩,“到时候你的腿脚伶俐点。”
      “……好……”这家伙从来就想不了深层次问题!
      或许,正如利恩所说,两者都是偷听,在实质上没有差别。但是,权利或者力量如果不加节制、不加考虑的乱用,会造成很大后遗症的。比如杀人和嗜杀,消耗和浪费,必需和奢靡,正当防卫和蓄意谋杀,这些事件所引发的结果或许一样,但前者有节制,造成的是必然的损失,而后者造成的是不必要的破坏。600年前,人们对美洲大陆的入侵是那么迅速与彻底,造成当地文明的消失殆尽,1800年前亚历山大大帝的进犯太多迅速,最终他死后第二年帝国土崩瓦解。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是因果循环也好,是自然的制约也罢,总之,我总认为,冥冥之中是有天理在循环往复的,节制才是长久共存的方式。

      霍华德•韦恩,每次想到那他,首先就会反应出前一段时间的结婚消息,那对极端失衡的老夫少妻都感到非常不能理解。72和27岁的差距,上下级的工作关系。记得曾经一个同事开玩笑一样跟我分析说,那是一个双赢的买卖,女方得到了社会地位快速的提升、并且由于生活圈的扩大、手里资金的增多开始展露以前被埋没的气质;而男方得到了年轻姑娘心甘情愿的陪伴,和晚年的安详,要知道,那个年轻的妻子可以说是他身边唯一没有资格、以及企图继承他庞大遗产的年轻人了。
      那么,这个美国传奇的报业大亨,霍华德•韦恩,如今功成名就,千亿资产,身体康健(以70多岁老人的标准),美女在侧,儿女成群(而且麻烦不断),能吸引他的,应该只有长生不死了吧,难道美国人也信这个?基督教义不是应该教导他们安详的迎接磨难直至生命终结么。
      我跟着利恩沿着内部回廊转啊转,终于找到了利恩之前就看好的偷听地点。看着他熟练操作各种粗暴侵犯他人隐私的机械,再次为美国这种一面倡导人身自由,一面非常乐意破坏它的行为默哀。
      “……大人,我诚挚的请求您再次显示神的奇迹……”
      “韦恩先生,正如我所说,您现在的生命已经是神的恩赐了。我丝毫不怀疑您的虔诚,但您不能要求一次又一次的跨越生死界限。”
      “彭格列大人,我现在不能死。我的三个孩子现在根本无法就集团的经营与权利分配达成共识,在我死后一定会让我的事业分崩离析;我还有一位年轻的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女儿,如果我现在死了,谁都不会出面保护她们的。我不能在这种时候死去!”
      “韦恩先生,您一直是一位虔诚而且睿智的信徒,我相信您一定了解生与死都是自然的恩赐,我们唯有感激,不能要求。两年前您需要时间陪伴您刚出生的女儿,这个理由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设法为您延长了两年的寿命。”
      “是的,我一直感谢神的赐予,但是……”
      “人总有太多舍不得、放不下,但也有不得已。韦恩先生,您应该放手了,安心的迎接神所赐予的永久的休息。”
      “我如果现在离开人世,我的事业,我的孩子……”
      “请相信您的妻子和孩子吧。您的三位年长的孩子对您的崇敬之心会使他们尊重您的事业,您的妻子是一位母亲,她会很好的保护您的小女儿,让她长大成人的。神会祝福那些凭着自己努力生存的人,我们也会……”

      “你们在做~什~么~”正当我在努力消化信息的时候,突然感到一只手轻轻的搭在我肩上,同时听到了一句非常悦耳的问句,如果不是我的行为只有“窃听”两个字可以形容,我会非常乐意回答他的问题。而更可悲的是,我对这句话的即时反应,竟然只有“天使美男”这四个字,显然我被利恩带坏了。
      “……”半转身,看着利恩满脸面无表情的无奈,再转半个身,果然,是格兰•吉赛尔芬。
      “吉赛尔芬先生,请理解身为神学学者的好奇心。”我承认这个借口已经烂到胡说八道的地步了,显然利恩也这么认为,所以他翻了翻眼睛看天,作出事不关己状。
      “神学学者最重要的是虔诚,我的神甫。”格兰•吉赛尔芬一针见血的戳穿了我的胡扯,但是却没有呼叫保全人员的意图,“如果不介意的话,请给我的客人和大祭司一些隐私和私人空间。您们二位可以跟我来这边。”
      认命的跟着格兰•吉赛尔芬转来转去,看看旁边的利恩貌似也没有打晕目击证人逃逸的倾向。我决定整理一下刚才听到的信息。果然对霍华德•韦恩那样的人来说,缺少的只有时间。但像他那种活在现代,而且显然没有得老年痴呆症的阅历丰富人士怎么会相信那种“延长生命”的无稽之谈,又会对“2年”这个时限深信不疑呢。宗教的存,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是为大多数因为现实的压迫的人们提供一个可以依赖的精神寄托,并不是相不相信的问题,而是需不需要。古代各种宗教信仰、神灵崇拜的盛行,除了科学认识的盲点,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的物质生活太匮乏,满足不了精神需要,所以才需要超自然信仰。但霍华德•韦恩显然两者都不属于,排除祈神教真的能够提供“2年”时间的可能性,难道他们已经强大到控制韦恩的医疗团队,使他相信他确实得到了2年时间?但如果是如此,为什么现在要拒绝继续提供“时间”呢,就算他时日不多,难道继续哄骗他不是一个更有利益的选择么……

      “落神甫,暂停一下您持续运转的大脑吧,让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
      “吉赛尔芬先生,我个人并不觉得我们刚才在进行谈话。”总之,2年,应该是一个关键。
      “或许您的思维还停留在‘偷听’这个环节上,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吧,落神甫和柯尔特先生。我刚才说‘神学学者最重要的是虔诚’,您们不觉得这句话还没说完么。”
      “我可以向上帝发誓我的导师,尊敬的弗里安•落神甫是完全虔诚的!”利恩突然用非常正经的表情向着吉赛尔芬,说;“或许我们的信仰和您不同,但请尊重它。”
      “…………”不得不承认利恩认真的语气很有说服力,但是同样,这个借口也和我刚才的胡说八道同等级,要知道,梵蒂冈就是世界上最不尊重“其他信仰”的信仰。
      “我不是这个意思,”吉赛尔芬不为所动,完全没有因为利恩的打岔而放弃他的话题。“神学学者需要的永远不会是好奇,而相反的,科学家却需要,还要我继续说么,弗里安•落博士。”
      “…………”上帝啊,这是那种用猜想来引导出真话还是有证据的指控,难道祈神教的情报网络已经比梵蒂冈还要进步了么。
      “还有利恩•柯尔特先生。冒险家也需要好奇的。”吉赛尔芬不间断的给予下一次打击。
      “…………”好吧,我想他确实是有这句的指控。侧眼看了看利恩,果然一副“梵蒂冈这群靠不住的老东西”的表情。再一次感叹祈神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程度。难道他们真的建立了一套比梵蒂冈还强大的情报体系?现今,非主流、新兴教派扩张势力靠的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再加上霍华德•韦恩的信息,难道他们靠的是收买医疗团体?难度未免太大了,实在是不可思议。
      “你们不说点什么,两位?”
      “现在不是我们说话的时候吧,吉赛尔芬先生。”既来之,则安之,他们应该会把我们送回梵蒂冈示威,毕竟我们是罗马教廷直接送过来的。“是我们该问,您们打算怎么处理我们的问题?”
      “怎么说呢,如果是我的大主教来处理,不外乎两种方法。第一种,先审问审问,再扔出去……”
      “……”果然。
      “第二种,也可能会直接扔到祭坛上活祭了哦。”
      “……”?!!!
      “宗教总是需要牺牲的,你知道。”吉赛尔芬若有所思的说。“而种种牺牲与其说为了信仰,倒不如说是为了强调神的伟大。想想看,在那无数生命、鲜血,死亡之上的神啊,该是多么的神圣和充满力量,才值得追随,才值得延续。”
      “你……开玩笑的吧。”利恩说。
      “你说呢,柯尔特先生。之前我的信众都反应你是一位可爱而虔诚的学徒,对比一下您的真实身份,倒是很有意思。”
      利恩看上去倒不是很紧张,以他那种经常身临险境的人生经历,对威胁的感知还是可以信任的。格兰•吉赛尔芬真的很奇怪,他不仅仅是对“神”这个广义概念的不以为然,他对自己的神都并不信奉。总是用一种讽刺的态度说起宗教和信仰。相比之下,吉尔德•彭格列倒是一个典型的新兴宗教负责人,把宗教经营的像生意一样,所以他打的所有官腔都跟没说是一个概念。而吉赛尔芬倒是非常诚实的把他的想法到处宣泄,这种人能够得到信众的认同?而且他刚才的话,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彭格列还不知道我们的真实身份,而他也不准备说出去。难道吉赛尔芬个人掌握着情报来源?看来我要重新估计祈神教内部的权利分配了。
      但是这些都是内部的细节,而那个“2年”到底怎么回事……
      “吉赛尔芬先生,既然您已经知道我们的身份,想必也猜到了我们的目的。”我决定开门见山,或许他会是一个突破点。“其他的先放在一边,我对霍华德•韦恩来此的目的实在好奇。”
      “好奇?我想该听到的您们已经听到了。”吉赛尔芬无辜的睁大眼睛,摊摊手,表示‘就是如此’。
      “我听到了‘2年’的寿命延长,您自己不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么。”
      “亲爱的弗里安,让我猜猜看,您会怎么看这个问题。用各种神乎其神的宗教仪式迷惑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假造医学报告?以兴奋剂假装成药品使他重获短暂的青春并快速燃尽生命?可能性很多,但都已经被各种历史上的小教派用过了。我们都知道韦恩先生没那么天真,虽然已经面临生命最后的时光但是智力依旧正常,阅历仍然敏锐。以上那些小手段只能去骗骗绝望得完全丧失理智的可怜人,决不可能蒙骗韦恩先生。那么,那个‘2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在等待您提供解答,吉赛尔芬先生。”
      “相信我,您可以自己找到答案的。只是您从不考虑它。历史是不会消失的。无论在时间长河中历经多少磨难,真实永存。这些您都知道,只是少了‘相信’的力量罢了。”
      “……您相信么?”
      “我当然相信,我想您从梵蒂冈得到的资料应该明确注明我是祈神教的精神象征,我自然是相信我的‘神’的。”
      “坦白说,从您的态度上,我看不到尊敬。”
      “尊敬?我以为您会懂的,博士。”
      “…………”难道说,他也是从社会学角度看待宗教?但他同时又在“相信”。这根本是两个完全相反的立场!
      “无所谓,您可以回去慢慢想。我不会说出去的,您们完全可以自由的调查您们感兴趣的事情,小心吉尔德就好。”
      “……”他是什么意思?
      “你……该不会是被彭格列逼迫的吧。”沉默了很久的利恩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那个家伙把你从贫民窟里拣出来,假装是什么天使之类的角色,利用你蒙骗人民?”
      “……柯尔特先生,现实世界并不总是美国电影。”吉赛尔芬好像觉得利恩的好莱坞式思维很有意思,开心的笑了,好像初融雪水的冰山所迎接的第一个日出,那么纯洁、美好:“我从出生开始就在祈神教了,我是在这里长大的。吉尔德就比我大十几岁而已。”
      “什么?我还以为他该有50了呢。不是说面无表情不容易长皱纹的么,他怎么会那么沧桑……”
      “天生吧我猜,我从小就觉得他像30岁,一直管他叫叔叔……”

      看着这两个已经全无紧张气氛,跑题到讨论“论衰老与面瘫的绝对关系”的命题的这两个家伙,我决定无视他们!按照吉赛尔芬刚刚的话,他在完全否定了宗教信仰的神圣性之后仍然相信其存在?一般来说,除了从小浸淫在宗教环境中,深深相信神性存在的都是有过宗教经验的人,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承认宗教的神圣与神的至高无上。不可能像吉赛尔芬那样毫不在乎的评论“神的作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事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