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回归 ...
-
过了2点,店里便不再有什么客人。
童一拿出方才收到的翻译稿,开始在电脑上码字。如同大学时代,手边一杯水,便可以渡过一个人的下午。因为稿子要得比较急,所以不得不牺牲掉打扫门面的时间。原先,每日下午,童一定会清理一遍桌椅,地板,包括消毒一遍用过的餐具。收拾得如此勤快,大部分是因为自己有洁癖的关系。再者,由于店的面积本就不大,招牌又是精致私房菜,本就没有可能太过脏乱,收拾起来自然也就比较轻松。一般,4点钟清扫就能完工。之后,准备一下食材和要播的影片,6点钟的客流高峰期才不至于太过手忙脚乱。
童一低头看了眼题目,心下暗叹一声。这篇稿子讨论的主题是光纤电路。且不说有一堆专业词汇要查阅,另外,还要简单注解所有的理论。毕竟,不是各个读者都懂物理和电学的阿。虽说,这种稿子对自己本身的知识扩充有益无弊。但,除去上班和翻译的时间,恐怕这两天连睡觉都是奢望了。
转念,又想,五千元的稿费。终是心甘情愿地干了起来。
时光静谧,天色已从金黄转为绛红。
指针慢慢指向四点。3页长的文章,2个小时便完成了初稿,是极高的翻译效率。不过,这不算完。晚上还要审查一遍,并将那些专业名词各别注释,算一算,至少2个小时。对童一而言,文字间的逻辑和通顺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2、3遍的推敲又是少不了的。
并未意识到时光走得多急。伸一个懒腰,抬头便就是一片刺目的红。从橘黄到紫红,变幻的云彩,似水墨般层叠而不分你我的侵染。不禁看呆了。
记得那时在美国也是如此景象。
那么冷的冬天却依然有美不胜收的红林和紫霞,连成一片。双休日,常常跑去学校的图书馆读书。抬头时,早已过了晚饭的时间,只剩下一片娇阳与我互诉衷肠。然而,那段日子却是我最开心的时光。整日读书,忙碌着拓宽自己日后的脚步。浩瀚的天空成了我的唯一慰藉。
思路被铃铛声打断。4点,还很早呢。
原以为是另一个被“任申”这个名字吸引的人。一回,一家子来这儿吃饭,坐下来点菜时,全都傻了。只说,某一次路过,一看这名和木质的装修,便一心认定是以药膳为主的食疗馆。看了菜单,才知道卖的是典型的上海家常。
我看那老奶奶有些失望的样子。想了想,说,“虽不是药膳馆,但我自己倒是习惯炖二苓粥。若你们要留下来吃,我是不介意招待你们这道粥的。”刚说完,那位老奶奶就拍着儿子的臂膀说,“这粥好,健胃消脾,健胃消脾的”。我笑了笑,便顺着他们的口味又推荐了几道清爽的小炒。
童一转过头,不想是一张熟面孔,“张楠。”
他笑开了,右嘴角挂着一个深窝,和我say hi.我调侃他,“你如今倒是人模人样的”。张楠今天很潮,某家名牌T恤,牛仔翻边裤,搭一双黑白涂鸦的帆布鞋。六年不见,倒是变了很多,不再穿掉裆裤了。
六年前,20岁,读大学的最后一年。接到高中朋友打来的电话,之后,又收到个文档,记录了“张楠”全部基本资料,还附了照片,圆润的脸,却是无可抵挡的青春气息。说是她的弟弟刚进了我在的大学,读大一。横竖嘱咐我照顾着点他。
大四一年,除了论文,翻译,社团工作,便全部捐献给张楠了。他租的公寓就在我隔壁,没事了,便来我这蹭饭看电影。完全是小孩子心性,我又喜欢他对周围人的热情。于是,很愉快地接受了彼此的亲密。
可有一阵子,不知道他受了谁的影响,尽穿大T恤和掉裆裤。随时准备绕舌唱pop的样子,还带歪一顶顶的鸭舌帽。那些美国女生哈的要死,我却始终欣赏不来。可也不愿当他的老妈子,去干涉他的品味。
偶尔也在网上视频,聊聊他乐疯的大学生活。可也不知道他回国的消息。
“一一,干嘛一直盯着我啊。”他的睫毛一闪一闪,果然还是原来的那个小孩子。“什么一一,叫姐。你再大还小我3岁呢。”我看着他,突然觉得好笑。小孩子也来装大人了。
“什么时候回来的?”边聊边给他找可乐,刚准备帮他找个被子装。他便一把拿了过去,迅速得扒开易拉罐,喝了一口,说“就前天。本来昨天就准备找你的,我姐说别打搅你。”他一脸你开店怎么不告诉我的表情。“不就换了一个工作么,有什么要紧的。”说着,起身给他找了根吸管。
他抿嘴笑了笑。“这点倒是没变,什么都要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