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求佛 ...


  •   狄沫哪知自己随意的几句话,竟引得其余人各怀心思。此时已行至积善庵前的长阶脚下,寥寥钟声清晰入耳,鼻间也飘荡着淡淡的香烛气味。狄沫仰头望去,只觉积善庵比远观更为雄伟,周围树木郁郁葱葱。单建筑而论,积善庵腰比寻常庵堂宏大许多,而且自阶梯直上,每隔十米,便有两名身着明黄服饰的侍卫手按刀柄分立两侧,此番景象,令狄沫啧啧称奇。
      “沫儿可是不知积善庵的由来?”羽冰凌循着狄沫的目光,见她惊讶,于是开口相询。见狄沫点头,她轻声续道:“此庵隶属皇家,是先皇特为韩王所建。韩王聪慧机敏,博古通今,可惜先天孱弱,身体不太硬朗。先皇十分疼爱这位皇子,封王之后仍将他留于京城,并在他府邸不远处建了这所积善庵,为他积善修福。喏,那面便是韩王府。如今奉旨归京,驻守金川门的谷王也住在那儿。”
      “哦,怪不得会有这么多皇家侍卫呢。”狄沫恍然。顺着羽冰凌所指看去,积善庵东南处,果真有一群皇家园林建筑,在树荫覆盖下,看得并不真切。
      这时羽翼宸转过身来,提醒道:“石阶陡峭,记得脚下留神……”说话间,他目光抬起,望向身后远处。
      众人不解,随即回望。方肇云问道:“羽兄因何惊讶?”
      羽翼宸收回目光,歉然道:“哦,没什么,只是见到后面有位故人。请方兄和狄姑娘先行一步,我和凌儿在此处待他,与他叙叙旧。”
      方肇云抱拳道:“也好,那咱们便分作两路,稍后再见。”
      狄沫也与二人点头作别,然后随方肇云拾阶而上,片刻已登上石阶,迈过庵前空地,走至庵堂门口。只见庵门两旁贴有楹联一幅,上书——
      栩栩三千世界,若掌中视果,陶匠抟泥,蓦然呈现眼前,真妄皆空穷本际。
      如如一念菩提,胜梦里入槐,樵夫观弈,刹那贯穿无限,始终双泯证圆融。(注)
      狄沫一眼便知此联效仿羲之楷体,临摹得竟十分相似,不禁暗自赞叹。
      “此联乃觉清亲笔提成,字语间佛意盈然,书迹则从道家上清派《黄庭经》,寓意深远,隐有大成之意。来,沫儿靠左进庵,莫要踩踏门栏。”方肇云柔声道,领着狄沫迈入庵堂前殿。
      这庵堂前殿高大宽敞,面积少说也有六七百平米。硕大的佛祖金身庄严肃穆,端坐于大殿前方,殿两侧供奉着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像,殿中和罗汉像前均摆放着若干蒲团,上面跪着不少信徒,或在闭目摇签,或在向佛祖罗汉虔诚叩拜。右边最远一尊罗汉像旁修有一道偏门,内里似乎另有空间,或是条通道通往某处。殿内可见数位侍奉佛前的女尼,年岁不等,大多一手捻珠,一手有节奏的击打木鱼,还有两位正在解签,却不知觉清师太是否身在其中。
      此乃佛门圣地,狄沫不敢放肆打量,只匆匆环顾了一圈。想了想,低声朝方肇云问道:“大哥,这里这么多香客,还不住有人新来,我们能见到觉清师太吗?”
      方肇云小声答道:“我也不知道,但倘若半柱香内未得觉清师太请见,便是今日无缘,再呆亦无用,只能下月再来了。”
      狄沫略感失望,哦了一声,道:“那就随缘吧。”
      方肇云点点头,向近处的女尼索了筒卦签递与狄沫。两人上前几步,在功德箱捐了些银两,然后至邻近的两个蒲团,整衫跪下。狄沫刚要摇签,右边偏门忽然开启,从里面走出一名满面笑容的书生,略有些面善。未及狄沫仔细观察,他已回过头去长长一揖,恭声道:“借师太吉言,小生若有幸得中,定沐浴斋戒三日,再来向您还愿。”
      殿中一名年轻女尼走上前去,双手合十做出请行的手势,接着步进旁门。那人躬身又是一揖,这才转身离开。
      “那不是那日在家见到的杨子荣杨公子么?”狄沫认出他来,忍不住想笑。
      方肇云压低声音笑道:“正是。他怎么来了,竟还见到了觉清师太。”
      “肇云兄!”杨子荣目光一扫,很容易便望见了位置稍靠右的方肇云。正要过来,却见方肇云微微摇头,示意此处不宜交谈。杨子荣颔首一笑,指了指外面,随即朝殿外走去。
      狄沫刚收回眼神,那年轻女尼已直直行至自己身前,一宣佛号道:“阿弥陀佛。这位施主,请随贫尼入偏殿与主持一见。”
      狄沫愣了愣神儿,发现她确是在和自己说话,不由大喜过望,赶紧起身回礼:“多谢这位小师太。请问,可否让家兄陪我一道去?”
      女尼合十道:“请施主见谅,主持只愿见你一人。”
      方肇云拿过狄沫手中的卦筒,柔声道:“沫儿快去,别让觉清师太久候。我与子荣兄说会儿话,便在庵门外等你吧。”
      狄沫随即暂别方肇云,跟着女尼往偏门走去,忽听身后传来一阵哭声。一名跪在最近处的老妪泪水纵横,绝望的看着狄沫和女尼。搀扶她的是位中年妇人,满面悲戚,哀声低诉:“奴家和婆婆每月都来积善庵诚心跪拜,想求觉清仙人告知小儿安危。先夫早已身死沙场,家中人丁稀薄,只剩我儿一个男丁……”她越说越委屈,抽泣道:“佛家不是讲究慈悲为怀吗?为何师太不能发发慈悲,可怜可怜奴家,见奴家一面……”
      狄沫欲语无言,只得求助似的看向身边女尼。那女尼一宣佛号,平静的道:“二位施主既诚心向佛,该明白凡事自有因果机缘。机缘未到,不可强求。二位今日已候过半柱香时间,还请早些回去休息。这位施主请进。”
      狄沫暗叹一声,拱手谢过,然后迈入偏门。那女尼停留在外,伸手将房门掩合。
      这是一间简洁的小禅室,里面只有一方摆放着文房四宝的长几,一名闭目捻珠的白眉女尼,还有她身后墙上那幅斗大的“佛”字。此室隔音效果绝佳,殿堂之声毫不入耳,清净之余,显得有些神秘。狄沫敛起心神,放轻脚步走至几前,恭敬一礼:“狄沫见过觉清师太。”
      觉清缓缓睁开双眼,微笑道:“施主请坐。”
      狄沫依言正襟危坐,眼神不自觉的观察对面的觉清。这觉清虽是满脸皱纹,但面容红润,皮肤光泽,看上去至多四五十岁。可她浑身散发出的从容气态,还有白眉善目的方外感觉,却绝非那年岁的普通女尼所能拥有。
      觉清笑容依然,目光淡定柔和:“贫尼冒昧请施主前来,还望施主不要见怪。”
      狄沫忙道:“师太您何出此言?久闻您佛法高深,为人又是善举广施菩萨心肠,能得您面见,狄沫实在求之不得。不瞒您说,狄沫心中正有几事不明,想求您指点迷津。”
      觉清道:“施主尽可直言。然天机不可多泄,贫尼只能为施主解答三个问题。”
      才三个而已啊,而且爹爹的归期,是必须要问的。
      狄沫略作思考后道:“狄沫养父因事出京,本说上月月底即回,却是至今未归。狄沫第一个问题,想问父亲何时才能无恙回来。”
      觉清笑道:“狄小施主一问解两惑,果真聪慧。来,在纸上随便写上一字,贫尼依字求解。”
      狄沫还以为自己问得巧妙呢,无恙归来这四个字,既问了吉凶,又求了归期。谁想觉清如此精明,当即便觉察了出来,幸好她不以为忤,看样子应是接纳了这一问。狄沫不好意思的笑笑,拿起毛笔想了想,在纸上规规矩矩的写了个楷体“孺”字,随之将纸旋转,朝向觉清。
      觉清眼前一亮,颔首赞道:“方而不呆,凝而不滞,施主写得一手好字啊。”
      狄沫笑道:“狄沫班门弄斧,让您见笑了。之前在庵门看到您题的那副对联,笔画神韵,几近书圣真迹,让狄沫驻足惊叹了好些时间。”
      觉清抬头一望狄沫,后又垂首,口中感慨道:“贫尼此生虚活近百岁,自问已逃离世间贪嗔痴等众多幻象,只有此好,始终难以放下,也算是命中劫数吧。”
      她顿了顿,缓缓接道:“‘孺’左侍立一子,却不平整,施主养父名中应带此字。‘子’左‘需’右,紧紧相连,想来他是离京东往,而且出门不远,至多便是浙东一带。‘雨’至头顶,却有一横相护,他此行必定遭遇坎坷,但有惊无险,终能逢凶化吉,安然度过。右下四竖并列,顶上略微冒头,那么离行期有个四十二三日,他便能归来。”
      狄沫刚听完前两句,已对觉清的能耐由衷叹服,此刻亦知爹爹一周之后就能安然回家,心中不禁大石落定,诚挚拜道:“师太仅以一字为凭,竟能断出这许多事情,实令狄沫大开眼界。”
      觉清淡淡一笑:“还有两个问题,施主可想好了?”
      狄沫点点头,深呼一口气,在纸上重新写了一字,递与觉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十六章 求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