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出游 ...

  •   对一个彩民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发现不经意间丢弃的一张彩票居然中了头奖。对一个考生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在开卷考试中竟然忘记了带书和笔记。而对此时的狄沫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没能好好研究下明史了。
      要说中学貌似也或多或少学过一点点明代历史的,可会考之后又过了四年之久,她早就全部还给了老师。其实她大学学的专业相当不错,科技英语,听起来相当能忽悠人。只是到了这里,别说科技英语了,就算是超级无敌高科技英语,也毫无用武之地。
      哎,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当初想着要“以史为镜”,充实充实自己,还忍痛买了套《中国上下五千年》呢,现在还放在床头的书架上。要是能带了来,虽不至于像诸葛先生一样名垂千古,至少也能咋呼咋呼,在皇城里摆个摊儿算个命啥的,瞧准了人胡诌一番,说不定也能有番作为。再不济还能大致捕捉到朝廷动向,帮在朝为官的父亲兄长消灾解难,出上一把力吧。
      想想,好好想想。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好像真名叫朱重八还是朱重九,贫民出身,还去寺庙当过小沙弥。狄沫对他的认知大多来自《天龙八部》,因此不是很喜欢他。来这里之后又得知他大兴文字狱,瓜蔓抄诛杀忠臣,对他的印象更是大打折扣。他的老婆为人还不错,大脚马皇后嘛,很是有名,长的酷似吕丽萍……
      反正这老俩口儿都已离世,如今是建文二年,当朝皇帝是他们的孙子朱允炆。天子面狄沫不久前倒是见过,但这名儿她可是真没印象。别说这个名儿她没印象了,整个明朝她有印象的名词也是屈指可数:朱元璋(No.1),马皇后(No.1’s wife),魏忠贤(武功高强的太监头子,大坏蛋,武侠电影里看过),土木堡之变(皇帝被抓,仿佛是中期的事情?名词解释考过,忘了),靖难之役(好像是某个藩王造反打到了中央,具体也忘了,在列的原因同上)……
      还数什么呀,数也白数,一点儿有用的都没有。就像是爹爹的名字吧,肯定在哪儿读到过,可偏偏想不起来。
      哎,方孝孺,方孝孺,真是越念越熟,抑或是因为默念太多的缘故?
      “书到用时方恨少,米虫多日也闲烦啊!”狄沫无奈的一翻白眼,长声一叹翻身坐起,又呆坐片刻醒了醒盹儿,才一伸懒腰,下地起床。
      推开窗户,金色的阳光和着清爽的晨风扑面而来,令她精神为之一爽。空气中带有淡淡的花草香气,呼吸起来格外舒服,耳畔隐约可闻人声嘤嘤,蝉鸣彼伏,更为这夏日添上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多么优美的环境,多么惬意的生活,还有什么好烦的?管它呢,记起来是赚的,记不起来也不赔,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算一步,混吃等死也是一种生活。
      狄沫心情大好,抬眼往院中一望,只见月竹一身新装,正端着水盆朝这走来,于是离了窗台去到外屋,一边在月竹服侍下洗漱梳妆,一边上下打量,笑兮兮的道:“瞧瞧,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啊,我们家月竹竟如此打扮起来,难道是约了什么人?”
      月竹小脸一红,羞道:“小姐又打趣我来了。您忘了啊,今天是六月十五,月竹一会儿想去积善庵叩拜佛祖呢。”
      狄沫微微一愣,随即恍然。月竹曾和她提起过,城北金川门附近有一所庵堂名为积善,建成于洪武年间,已近十年。这庵中众尼心地善良,为人谦和,对穷家困口多有救济,在京师口碑极好。庵主觉清师太更是精通佛理,修为奇高,相人断事无所不准。可惜觉清平日于内院清修不见外客,只每月十五才去庵堂前殿寻些有缘之人,耳提面命,传机授杼。今天正是觉清开门迎客的好日子,也难怪月竹精心打扮,跃跃欲试了。
      开门迎客?呃……狄沫连呼罪过,暗恼自己用词不当。
      “小姐,您也一起去吧,您福气好,说不定能得觉清师太亲自指点呢。”月竹手拿一支珠花,寻到个合适的角度,别入狄沫的发髻,“我听说觉清师太可厉害了。咱厨房肖妈的远方三侄女的夫婿的二表哥的丈母娘去年夏天有幸得见了一次师太,问她女儿何时才能怀胎。觉清师太双眼一闭,又那么一睁,然后就说——‘贵千金已然有孕,十月之后可获龙凤双胎’。结果十月之后,那家果真生了对双胞胎,正是一男一女!”
      月竹越说越来精神,干脆直接蹲到狄沫面前,睁着大眼兴致勃勃的道,“还有啊,隔壁黄大人家的小姐几年前突然得了癫病,痴痴傻傻的,请了许多郎中也不见治好,二十有二了仍然待字闺中。黄大人心急如焚,便去了积善庵,刚巧得了机缘向觉清师太求教。师太又是双眼一闭,再那么一睁,之后居然双手合十,恭喜起黄大人了。原来那黄小姐根本没病,她与一名寒门举子终身私定,可又知父亲门户之见甚重,因此故意装疯,想拖到那举子参加完会试再说。老天有眼,那举子中了贡士,即将入翰林院,却并不忘黄家小姐。这几日黄府上下张灯结彩筹办婚礼,便是为这事了。您说觉清师太厉不厉害?”
      这种神啊鬼啊的把戏,也就能骗骗单纯到可爱的古代人吧。这觉清每月只解一日签,谁知是不是专门找了托儿呢?作为一名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者,岂会这么容易被骗到!
      狄沫撇了撇嘴,讪讪一笑,正想出言调侃,却倏地想起自己的遭遇。这个……
      倘若这觉清真如此法力无边,去见见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她主意已定,大声说道:“好!我们今日便来个主仆二人积善庵一日游!”
      月竹用力的点点头,突然想起来什么,咯咯笑道:“不过,要是小姐想去求姻缘,那就大可不必了。”
      狄沫不解,疑惑道:“为何?”
      月竹眨眨眼,佯作深沉的道:“我瞧着少爷最近啊,对小姐可是在乎得紧。你的姻缘还用求么,倒不如把机会留给月竹呢,呵呵!”
      话音始毕,月竹已笑着跳到一旁,眼神不经意间掠过狄沫投到了身后,正见方肇云负手立于门口,俊脸似笑非笑,表情古怪。
      “你这丫头,是我太宠你了吧,居然敢开我玩笑了?”狄沫反应过来,又羞又怒,起身追打月竹。却见月竹前一秒还轻巧得紧,后一秒却眨着眼睛老老实实的呆在原地。再后一秒……
      “少爷早。”
      狄沫尴尬不已,微垂的面颊瞬间飞起两片红云,她狠狠瞪了月竹一眼,窘声道:“大哥来了哦。”
      方肇云干咳一声,点点头,接着问道:“沫儿想去积善庵?”
      “嗯。”狄沫抬起俏脸,迎着他的眼神,“爹爹出门已有月余,上次来信也未提几时回来,我心里记挂,想去卜一卜爹爹归期。”
      方肇云想了想道:“也好,顺便能到处逛逛,你也有好几个月没出府门了。今儿日头不毒,还有些凉风,出去走走正合适。不过女装出门多有不便,我那有一身娘做的衣服,过小了不合身,我也没穿过,估计你穿正好。记得用过早饭再走。”
      狄沫大为感动,不禁甜甜笑道:“多谢大哥。”
      见方肇云微笑着摇摇头,转身欲走,狄沫忍不住唤他道:“哥哥今日可有安排?要是没有,不如与我们一道去吧。”
      去!为何不去?方肇云暗自思量。
      那我就不去了。月竹眼珠儿一转,掩嘴窃笑。
      半个时辰后,两名公子并肩从方府走出。一人一身浅青长衫,青玉结发于顶,潇洒俊朗,风度翩翩;另一人身材稍小,头戴进贤冠,一袭翡色袍子,五官更显精致俊美。只是他仿佛不似前一人那般舒坦,一边走着,一边还嘟着嘴小声叨叨:“死月竹,臭月竹,有那么多衣服要洗么?哼,想做红娘想疯了吧你,干脆学孟飞去非诚勿扰当主持人算了……”
      “沫儿,你说什么?”
      “没没没,我说,那个,呵呵,刚才没太吃饱,一会儿我们再去吃点什么吧。”

      俩人渐渐走远。又过了个半时辰,一行十数人来到方府门外。一个人抱着一个长方形的包袱,叩开门向方府下人问了几句话,又颠颠儿的跑了回去,朝其中一人弯腰道:“主子,方家公子和狄姑娘出门去了积善庵。”
      “哦?”失望之色在那人脸上一闪即逝,他微微一笑,拂了拂袍脚,“也好。把琴留下,走吧。”

      要说和二十一世纪的大城市相比,此时的南京自是少了许多科技与现代化的气息。没有耸立的高楼,没有盘旋的立交桥,也没有如蚂蚁般密集的车辆。然而眼前的她——街纵道横,桥媚河曲,园亭廊舫各展风姿,更是美轮美奂,多了一种清爽灵动。一眼望去,金辉闪闪的皇宫傲然立在城市中央,清晰可见,其余的建筑虽均不过两三层,却也不乏外型精美,构造独特之处所。
      狄沫看看这儿,望望那儿,目不暇接的随方肇云缓步而行。令她吃惊的是街上竟有不少女子,有的有家人朋友陪伴,有的是独身一人,甚至连店铺中也不时可见老板娘或“女招待”,与她想象中纯男性的场面大不相同。
      她哪里知道,明初的风气并不像明朝中后期那样保守,对女子的禁锢也不似之后几十年那般厉害到令人恐怖,甚至连裹脚之风也只限于极少的官宦贵族之家。狄沫论出生,本也逃不掉这命运,只是家道中落,来没来得及有计划有规律的裹脚,便被方肇云收养。方肇云疼惜故友之孤女,又打算好了肥水不流外人甜,因此并未强求。幸亏如此,狄沫才能有幸保留住她那对儿漂亮小脚丫儿,才能在今日走了快一个时辰还没累趴下。
      虽没累趴下,但确实也累得够呛了。她的的确确高估了这具身体的能力,十七年没运动,突然走上个两小时,哪有不累的道理。出门之前,方肇云还提议让她坐马车的,可她好奇心重,想好生浏览下金陵城的繁华,秦淮河的风光,坚持要步行前往。哎,真是咎由自取。往旁一瞧,身边那位居然还在笑。

      “喂,大哥,我不就是不知道秦淮河在城南么,就这么点儿事儿,你干嘛笑个不停!”
      “好了好了,我不笑了。等回去我便将京师地图给你拿去一份,你好好看看。”说不笑了,眼睛还是弯的,嘴角还是扬的。
      狄沫整了整头上略大的冠帽,轻哼一声:“也不是非得去看那秦淮河,这金川河也不错嘛。瞧前面那道石桥多漂亮,啊,那里有个茶肆呢!我们去喝口茶,歇歇脚再走吧。”
      她眼睛一亮,一吞唾沫,脚步也轻快了起来。方肇云展眉瞧去,只见桥头正是个露天茶铺,诺大的“茶”字布幔在阳光下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他微微一笑,点头赞同。
      其实这离积善庵就还一炷香的行程,庵外的食铺茶肆比此处自然强上百倍不止,可他就是不忍,或是忍不住,想陪她停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 出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