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迷雾 ...

  •   闲若一行刚从车驾上下来,便有一个宫人匆忙上前引领。
      “陛下怎么样了?”见来人这般神色,平陵王大概也猜到了皇帝的情况很有可能熬不了多久了。
      “陛下病情加剧,今晚更是咳了不少血。宰相们和在京中的诸王公主都已奉诏在长乐宫正殿守候。陛下现在正在单独召见太子殿下。”
      “是吗?”
      平陵王侧首对妻子使了个眼色,王妃也马上心领神会地拉过闲若道:“闲儿,舅舅要先去见皇上,你跟舅母先在正殿候旨吧。”
      闲若似是有些恍惚,顿了一下才回神,她稍点了点头。然而还没等平陵王走出几步,她又忙叫住他。
      “舅舅,这次的事是我自作主张,您无需为我挡着,我自会与陛下解释。”
      “你是说?”平陵王有些诧异地看向闲若,作为一直以来把妹妹的女儿当作亲生女儿看待的他很清楚外甥女虽然才智过人,但毕竟年纪太小,做事难免冲动,要是在这个紧要关头去质问九五至尊的皇帝,不知会有什么后果。
      闲若自然看出了平陵王的担忧,她浅笑着安慰道:“我有分寸的,你们两位就不必太担心了。”
      “劳烦公公向皇帝陛下通报一声,就说我要见他。”闲若正对宫人说着,却见内监总管刘序迎面而来。
      刘序一见她,似是看到了救星一般地快步上前:“郡主,陛下宣你觐见,老奴正想着去哪里找你,没想到你已经入宫了。”
      “这样正好,就有劳刘公公引路了。”

      长乐宫对闲若来说并不陌生,但今日走在这瑰奇华丽的宫殿,比起往日却平添了几分意味不明的气息。随着刘序的通报声响起,闲若的脚步也不自觉地放慢。也许,连自己都没想过该说些什么。
      “陛下。”
      “你来了。”皇帝摆了摆手示意左右退下。
      “是。”闲若简单行了一揖。
      皇帝等了半响,不见其有什么话要说。这似乎与他一开始所猜想的不同,却又说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闲若,你对朕有什么不满的吗?”
      “闲若不敢。”
      “不敢?朕都到了这般光景,不想再听任何假话了。这次是朕那道无关紧要的诏书,差点害得你丧命。你难道没有一点怨恨吗?”皇帝毫不避讳地道出了关键,虚弱却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闲若。
      “陛下是一国之君,为了江山安稳所做的一切都无可厚非。事已至此,就当是闲若晦气,平白地当了一回死人。”再平淡不过的语气,却处处透着自讽。
      皇帝心下暗度着是否是自己多虑了,无论怎样始终都是个黄毛丫头。
      “罢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朕也不想提了。朕知道你的心思多,这虽未必是坏事,但是凡事都是过犹不及的啊!”
      “过犹不及,”闲若一字一顿地重复了一遍,清渺的黑瞳变为混沌,“纵然我因此而犯下什么祸事,陛下难道会在乎吗?若是没有独孤家的五十万兵权,陛下又怎会把我放在眼里?”
      皇帝显然对闲若的一语道破感到很意外,的确,作为君主,他第一要考虑的便是皇位的平稳交接。宋王等人虽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却是他掌控之内的。他真正担心的是自父亲开国七十余年以来各功臣家族在地方上形成的诸侯势力与自己的异母兄弟勾结,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威慑他们,很可能造成地方割据,使中原陷入内乱。而北辰延所掌握的军队虽然名扬天下,却是牵制突厥的主要兵力,大部分都是不可轻易调离边境的。在这种情况下,新皇获得同为将门世家且一直与皇室保持姻亲关系的独孤家的支持是及其重要的。
      “看来还是不能小看了你啊!”皇帝笑得晦涩,“平陵王虽无篡权的野心,但由于你母亲之事也难免对太子心存芥蒂。对朕来说,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辅佐新皇的良臣,而闲若你,正是那个可以左右他的人。”
      皇帝声音低沉,苍老的面孔现出几丝决绝:“如果当日朕和你直说,只怕你不会轻易回京。所以朕才设下这个局,那道诏书不能影响皇位的传承,却是促成独孤家无二心的关键。”
      听了皇帝这番陈词,闲若不由冷涩地苦笑道:“陛下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作为您手中的棋子,闲若无话可说。至于舅舅,我想陛下是低估了他,感情和大局,他分得很清楚,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左右的。”
      “你还和小时候一样,得理不饶人啊!平陵王暂且不提,你又如何•••”皇帝正欲说下去,却止不住地咳了起来。他勉力抓起榻旁的方巾凑到嘴边。
      闲若直觉不对,也顾不得其他,忙近前探视,却见白色的方巾上一滩鲜血。
      “陛下!我去传御医。”
      “等一下,”微弱的声音叫住了正转身欲走的闲若,皇帝挣扎着坐起,“不必•••传什么御医了,朕···没有那么多的功夫了,宣宰相及大将军觐见。”
      闲若稍稍踟蹰,仍是俯首退出。刚走近殿门,后面却传来了皇帝带些深远的声音。
      “有些事只有放下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闲若默然停下了脚步。良久才平静地说道:“陛下多虑了,正如陛下所言,我也只是想要好好地活着罢了。”

      这边是急匆匆入内的宰相重臣,而殿外的一干妃嫔王孙无论是真的悲伤还是惺惺作态都时不时地拭着几滴眼泪。看着这般景象,闲若只觉得心中越发森寒。她迫不及待地出到外面喘口气,却正好瞧见廊上站着两个女子。其中一个的打扮应该是宫里的女官,而另一个人的身影竟有些像汐凛。
      “你们在这干什么?”闲若近前问道。
      那女官一见来人,忙行礼解释道:“刚才奴婢看这个丫头形迹可疑,一盘问她竟说是您府里的人。不知是否•••”
      “她是我早年在宫外收下的侍女,本就没什么规矩,还望见谅。”
      闲若也不管那女官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拉起汐凛便走。
      两人到了一块僻静处,汐凛从袖口掏出一封书信递给闲若道:“小姐,这是在你吩咐我去的地方找到的。那里早已荒废了,只有这封信,似乎是原先的主人特意留在那里的。”
      听了她的话,闲若缄默不语,只是迅速地拆开信件。却见纸上仅写着八个字:寸纸常存,永无相忘。
      “小姐,你要找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啊?”
      “把这烧了吧,此事以后不得向任何人提起。也许离开对他来说,会是一件幸事。”闲若把信件交给汐凛,面上却难掩怅然之色。
      她一步跨上汐凛安置在该处的坐骑,道:“我要先出宫去,你等会随舅舅他们一起回去吧。”
      “小姐,你的伤势未好•••”汐凛的话音未落,那一人一骑已飞驰出几十米开外。她也只得无奈地读出一口气。
      闲若一路奔驰,广阔的御道上因刚平息的政变四处弥漫着火把燃烧后的烟味和血腥味。各道宫门之间仍驻守着无数禁军,整个皇宫在黑夜下显得更为沉静。然而这沉寂的氛围始终还是被打破了,伴随着从内宫里传出的一声声由远及近的‘圣上驾崩’,四处的军士纷纷放下兵器伏跪在原地。
      “陛下•••”几滴泪水无声滑落,闲若下意识地勒了一下缰绳回头望去,却见一道白光穿过夜空呼啸而来。下一瞬,在场的人只听到空旷的御道上人从马上重重摔落的声响。
      闲若用仅剩的几分意识看向不远处的殿檐,只见一个手持弓箭的模糊身影一瞬间消失于视线中。
      “有刺客!”四周的军士好不容易晃过神来,几个禁军头领迅速奔上前去。
      “你们几个随我护送郡主,其余人加紧搜查刺客,务必加强戒备。”一个头领一边喊令着一边从地上抱起已昏厥的闲若。
      “竟有如此内力。”禁军头领惊异于箭头刺入之深,“然而却是未中要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