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风起于青萍之末 ...

  •   第四章

      信用社的门脸比邮局要小一些,绿色的招牌也有些褪色,但那种属于“国家单位”的肃穆感,还是让我这个农村少年在门口踌躇了一下。玻璃门映出我有些局促的身影,以及旁边苏雯那张平静得过分的脸。

      “走吧。”她低声说,率先推开了那扇略显沉重的玻璃门。

      里面比外面凉快些,吊扇在头顶吱呀呀地转着。柜台是深色的木头,上面竖着铁栅栏,几个工作人员坐在里面,有的在打算盘,有的在写写画画。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纸张和油墨混合的特殊气味。

      来办业务的人不多,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人,慢吞吞地存钱取钱。我们两个半大孩子进来,显得有些扎眼。一个穿着白衬衫、看起来像是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注意到了我们,走了过来。

      “小朋友,有什么事吗?”他语气还算和蔼,但眼神里带着审视。

      我心头一紧,手心有些冒汗。苏雯却上前半步,仰起脸,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点腼腆的笑容:“叔叔您好,我们想问问,这里收国库券吗?”

      “国库券?”中年男人愣了一下,推了推眼镜,打量着我们,“你们要买国库券?”

      “不,我们想问问,如果有人想卖手里的国库券,你们这里按什么价格收?”苏雯纠正道,语气清晰,不卑不亢。

      男人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料到这个小姑娘会问得这么专业。“这个嘛……要看是哪一年的,面值多少。一般来说,我们按票面价值收,或者略低一点。”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现在很少有人来卖这个了。”

      “略低一点是多少呢?”苏雯追问,眼神专注,“比如,一百块的,九八折?九五折?”

      男人被她问得有些迟疑,可能觉得跟两个孩子说这些没什么意义,但还是回答道:“差不多吧,看情况,九七、九八都有可能。”

      “谢谢叔叔!”苏雯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礼貌地道谢,然后拉了一下我的衣袖,示意离开。

      走出信用社,来到街边的树荫下,我才长长舒了口气。刚才在里面,我感觉空气都凝滞了。

      “问这个干嘛?我们又没国库券。”我不解地问。

      苏雯的眼睛在阳光下闪着光,像发现了猎物的狐狸:“我们现在没有,但很快就会有。林晓宇,你听到了吗?信用社收券的价格,一般是票面的九七折、九八折,甚至按面值收。”

      我点点头,还是不明白。

      “但是,”她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带着一种揭秘般的兴奋,“我刚才在邮局门口,听那几个闲聊的老人说,很多人急着用钱,私下里转让国库券,往往只愿意要票面的九折,甚至八五折!”

      我脑子里“嗡”了一下,一道闪电仿佛瞬间划破了迷雾!

      “差价!”我脱口而出,心脏又开始不争气地狂跳起来。九折收,九七折甚至原价卖给信用社?这中间有七个百分点甚至更多的利润!一百块就能赚七块以上,一千块就是七十!这比卖那个信封来得更直接,更……规模化!

      “对,差价!”苏雯肯定地点点头,眼神锐利,“这就是信息差!我们知道信用社的收购价,也知道民间急售者的心理价位。我们要做的,就是当这个中间商,吃下这个差价!”

      她的话语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我从未想象过的大门。原来赚钱,还可以这样!不需要体力,不需要土地,只需要信息和胆量。

      “可是……本金呢?”我立刻想到了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只有卖信封得来的五十块,这点钱,能收多少国库券?

      苏雯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她蹙着眉,沉吟了片刻,目光再次投向街对面那家更大的、门面气派的工商银行。

      “信用社规模小,收购量可能有限,价格也压得低。大银行……或许不一样。”她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我说,“走,我们去工行问问。而且……”

      她顿了顿,看向我,眼神里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林晓宇,你敢不敢,回家跟你爹娘借点钱?就说……就说你想学着做生意,倒卖点山货,需要本钱。赚了钱,马上还他们,还能贴补家用。”

      跟我爹娘借钱?我愣住了。家里那点钱,是爹娘省吃俭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攒下来的,是他们的命根子。我去开口借钱“做生意”?他们能信吗?会不会把我腿打断?

      看到我脸上的犹豫和恐惧,苏雯语气放缓了些,但依旧坚定:“我知道这很难。但是,想要快速积累财富,光靠我们这五十块,太慢了。机会就在眼前,错过了,可能就没有了。想想看,如果我们能有五百块本金,哪怕只做一次转手,就能赚三四十块,顶你爹忙活大半个月!”

      三四十块……爹在田里辛劳的身影,娘为几分钱跟菜贩讨价还价的样子,瞬间在我眼前闪过。一股混合着愧疚和强烈渴望的情绪涌上心头。是啊,如果真能赚钱,让爹娘轻松点,我挨顿打骂又算什么?

      “我……我试试。”我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发干,但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勇气。

      苏雯拍了拍我的胳膊,眼神里流露出赞许和鼓励:“好!那我们分头行动。你去工行打听他们收国库券的具体政策和价格,越详细越好。我去邮局门口和菜市场那边转转,看看有没有人想出手国库券,摸摸底价。”

      她将卖信封得来的五十块钱,抽出十块塞到我手里:“这十块你拿着,万一……万一需要坐车或者应急。剩下的四十块,是我的活动资金。记住,多听,多看,少说话,机灵点!”

      说完,她像一尾灵活的鱼,瞬间汇入了街上的人流,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攥着手里那带着她体温的十块钱,站在人来人往的县城街头,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巨大的、独立面对世界的压力,但与此同时,一种名为“野心”的东西,也如同春草般,在我心底悄然萌发。

      我知道,从答应她的那一刻起,我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风,已经起了,而我,这株卑微的青萍,必须学会顺势而动。我深吸一口气,转身,朝着那家气派的工商银行,迈出了坚定而又有些颤抖的步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