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一个破信封,竟能换来回城路费? ...
-
黑暗并未持续太久,我手忙脚乱地又划亮了一根火柴。火光再次映照出苏雯那张苍白却写满笃定的脸。
“怎么赚?”她重复了一遍我的问题,嘴角似乎勾起一丝极淡的、与她年龄不符的成竹在胸,“信息差。利用你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或者……别人暂时不了解其价值的东西。”
信息差?这个词对我来说太陌生了。我茫然地看着她。
她没再多解释,而是话锋一转:“先不说这个。林晓宇,你想不想先赚到去县城的车费,以及我们第一笔小小的启动资金?”
“想!”这次我回答得毫不犹豫。虽然心里依旧充满疑虑,但她话语里那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好。”她点点头,目光扫过柴房角落堆着的几个破麻袋和杂物,“你家有没有……嗯,比如旧的报纸、杂志,或者你爹娘不用的、带图案的信封、旧书本之类的东西?”
旧报纸?杂志?我家确实有,多是爹用来引火或者糊墙的,能卖钱?
“有是有……在那边墙角。”我指着柴房深处。
“带我去看看。”她行动力惊人,完全不像个刚刚还蜷缩在柴草堆上、浑身湿透的柔弱女孩。
我举着摇曳的火柴,带着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墙角。那里堆着不少爹攒下来的旧报纸和几本我翻烂了的连环画,还有一些不知哪年哪月的旧杂志,封面都泛黄了。
苏雯蹲下身,丝毫不顾地上的尘土,开始快速而仔细地翻捡起来。她的动作很专注,手指在旧纸堆里灵活地拨动,眼神锐利得像在寻找金子。
火柴又灭了。
“啧,”我听到她轻轻咂了下嘴,“太不方便了。”
就在这时,她似乎在自己的口袋里摸索了一下,然后,我听到一声轻微的“咔哒”声。
一道明亮、稳定、纯白色的光柱骤然亮起,如同利剑般刺破了柴房的黑暗!
我吓得差点叫出声!这是什么?!手电筒?不可能!我见过村长家的手电筒,发出的光是昏黄的,而且需要装两节巨大的电池,光线也绝没有这么亮、这么集中、这么……刺眼!
那道光来自苏雯手中一个巴掌大小、扁平的银色金属物件。她正用它仔细地照射着那堆旧书报。
“这……这是啥?”我的声音带着惊骇。
苏雯头也没抬,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哦,小手电。别在意这些细节,快帮我找,重点是信封、邮票,或者纸张特别、印刷清晰的老杂志。”
她的话把我从对这神奇“小手电”的震惊中拉了回来。小手电?我看着她手中那超越我认知的造物,心脏砰砰狂跳。这个苏雯,绝对不简单!
但我按捺住了追问的冲动,学着她的样子,在光柱下翻找起来。贫穷让我对任何可能赚钱的机会都抱有极大的渴望。
很快,她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欢呼:“找到了!”
我凑过去看,只见她手里捏着一个泛黄的牛皮纸信封,信封一角贴着一套邮票。那邮票看起来普普通通,图案是工农兵的形象,颜色有些暗淡。
“这个……能卖钱?”我怀疑地问。这种信封我家可能还有好几个。
“当然。”苏雯小心翼翼地捏着信封的边缘,仿佛那是什么易碎的珍宝,“记住,品相很重要。林晓宇,我们明天不去卖鸡蛋了。我们去县城,去邮电局门口,或者旧货市场,把这个卖掉。”
“这能卖多少?”我忍不住问。
苏雯沉吟了一下,看着我:“如果运气好,碰到识货的,也许……够我们俩去市里一个来回的车费,还能剩下几块钱。”
去市里?我长这么大,只跟爹去过一次县城,市里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存在。这一个破信封,就能换来去市里的路费?我感觉自己的认知在被一次次颠覆。
“相信我。”她看着我瞪大的眼睛,语气无比肯定,“这只是开始。等我们有了去市里的车费,那才是真正赚钱的开始。我听说……”她压低了声音,那束稳定的白光映着她的侧脸,显得神秘莫测,“市里的国库券价格,和下面县城的有差价……”
国库券?差价?这些词对我来说如同天书,但她眼神里闪烁的光芒,却让我莫名地相信,那背后藏着巨大的机会。
那一刻,柴房外是1995年贫穷而寂静的乡村夜晚,柴房内,在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和她手中超越时代的光源指引下,一个十五岁的农村少年,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的全新世界的大门,正在他面前缓缓开启。未来,似乎不再仅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重复,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财富的诱惑。
“好!”我听到自己用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说,“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县城!”
苏雯笑了,那笑容在明亮的光线下,清澈而充满力量。她关掉了那个神奇的“小手电”,柴房再次陷入昏暗,但她的声音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走吧,先出去见见你爹娘。记住,我是你远房表妹,来借住几天。”
我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我知道,从我决定相信她的这一刻起,我的人生轨迹,已经彻底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