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琴声暖东城1 ...

  •   琴声暖东城1
      刘姚姚的指尖在钢琴黑白键上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时,陕西春节晚会的直播镜头正牢牢锁住她眼中的光。聚光灯下,她藕荷色的演出服泛着柔和的光泽,与琴身的檀木色相映成趣,尾音在一号演播大厅的穹顶盘旋三匝,才恋恋不舍地消散在雷鸣般的掌声里。当主持人用激昂的语调宣布“本次晚会一等奖得主——刘姚姚,奖金一千两百万元”时,她站起身鞠躬,鬓角的碎发随着动作轻晃,嘴角弯起的弧度里藏着十年练琴生涯磨出的从容。
      后台的化妆间里,手机铃声几乎要被祝贺的人声淹没。刘姚姚接起电话时,指尖还带着琴键的微凉,电话那头是母亲哽咽的声音:“姚姚,妈在电视上看着你了,你爸要是还在,肯定要哭出声来。”她嗯了一声,眼眶发热,却笑着安慰母亲:“妈,等我回去给你弹新练的曲子。”挂了电话,经纪人递过来一杯温水,笑着说:“姚姚,这下可真是熬出头了,接下来商演、代言的邀约肯定踏破门槛。”刘姚姚捧着水杯,望着窗外长安街的灯火,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县城赶集,路过东城那片低矮的平房时,总能看见一群背着破旧书包的孩子在土路上奔跑,他们的课本用线缝了又缝,却依旧挡不住求知的眼神。
      回县城的那天,刘姚姚特意绕路去了东城。十几年过去,这里的变化不算大,只是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可那所希望学校的校舍依旧是当年的老样子——红砖墙上布满裂痕,窗户蒙着厚厚的灰尘,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她站在校门口,看着孩子们在狭小的操场上上体育课,篮球架的篮板已经变形,却丝毫不影响他们追逐跳跃的热情。校长办公室里,老校长正戴着老花镜批改作业,见有人进来,抬头笑着起身,得知眼前就是刚拿了春晚一等奖的刘姚姚,惊讶得合不拢嘴:“刘老师,我知道你,你小时候还在这附近住过吧?”刘姚姚点头,目光扫过墙上泛黄的奖状,轻声问:“校长,学校现在最缺的是什么?”老校长叹了口气,指着窗外:“教室不够用,初三和高三的学生挤在一间大教室里上课,住宿更是别提了,家远的孩子得走两三个小时山路……”
      离开学校的路上,刘姚姚给经纪人打了电话:“所有的商演邀约先推了,我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做。”第二天,她带着拟好的捐赠协议去了县教育局。办公室里,屈春芽和李娟娟校长正在整理新学期的教学计划,听说刘姚姚要捐五百万给东城希望学校建教学楼和宿舍楼,两人都愣住了。屈春芽扶了扶眼镜,反复确认协议上的数字:“刘老师,这可不是小数目,你再考虑考虑?”刘姚姚笑着把协议推过去:“屈局长,李校长,我考虑得很清楚。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是靠着好心人资助才得以继续学琴,现在我有能力了,也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李娟娟眼圈发红,紧紧握住她的手:“姚姚,太谢谢你了,你这可是给孩子们铺了一条光明大道啊!”刘姚姚看着两位校长激动的神情,想起自己当年在昏暗的灯光下练琴的日子,心里忽然变得格外踏实。
      捐赠仪式办得很简单,就在东城希望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一双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刘姚姚。当她把捐赠牌递给屈春芽和李娟娟时,孩子们齐声喊出“谢谢刘老师”,声音清脆得像林间的鸟鸣。刘姚姚拿起话筒,轻声说:“孩子们,知识能改变命运,音乐能温暖心灵,希望你们能在新的教室里好好学习,也别忘了给自己的生活添点琴声。”那天下午,她坐在临时搭起的舞台上,为孩子们弹了一首《童年的回忆》,琴声穿过人群,落在每一张稚嫩的脸上,也落在正在破土动工的地基上。
      接下来的几个月,刘姚姚只要有空,就会去工地看看。看着钢筋水泥一点点搭起教学楼的框架,看着工人师傅们顶着烈日铺设地砖,她心里的期待也一天天膨胀。有一次,她碰到几个来工地捡废钢筋的孩子,一问才知道是附近村子的,因为家里穷,早就辍学了。刘姚姚当即联系了教育局,帮这几个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还承担了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屈春芽得知后,特意给她打电话:“姚姚,你这真是帮了大忙了,这些孩子要是能好好读书,将来肯定有出息。”刘姚姚笑着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能看着他们走进教室,比我拿任何奖项都开心。”
      深秋的时候,教学楼和宿舍楼终于竣工了。崭新的红砖楼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教室里配备了全新的课桌椅和多媒体设备,宿舍里铺着干净的床单被罩,还安装了热水器。开学那天,孩子们背着新书包,小心翼翼地走进教学楼,抚摸着光滑的墙壁,脸上满是兴奋。李娟娟校长带着刘姚姚参观校园,指着墙上的宣传栏说:“我们特意留了一块地方,用来展示你的照片和事迹,让孩子们都记住这份爱心。”刘姚姚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只要孩子们能在这里好好成长,比什么都强。”正说着,一群孩子跑了过来,围着她叽叽喳喳地问:“刘老师,你什么时候再给我们弹琴呀?”“刘老师,我长大了也想当音乐家!”刘姚姚蹲下身,摸摸一个小女孩的头:“等你们期中考试考好了,我就来给你们弹琴,好不好?”孩子们齐声答应,声音里满是憧憬。
      那天晚上,刘姚姚坐在新教学楼的音乐教室里,弹起了那首在春晚上获奖的曲子。琴声透过窗户,飘向寂静的夜空,也飘向那些已经进入梦乡的孩子。她想起自己当年在破旧的小屋里练琴的日子,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要让琴声温暖更多人”,想起屈春芽和李娟娟校长握着她的手说谢谢时的神情,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奖项会褪色,奖金会花完,但用爱心建起的教学楼会一直矗立在这里,用琴声种下的希望会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没过多久,刘姚姚收到了一封来自东城希望学校的信,信封上是孩子们稚嫩的笔迹,里面装着几十张画,画的都是崭新的教学楼、弹琴的刘老师,还有阳光下的笑脸。信的末尾,是李娟娟校长的亲笔签名:“姚姚,谢谢你为孩子们做的一切,东城的每一朵花都因为你而开得更艳了。”刘姚姚把信和画小心地收好,然后拿起琴谱,开始练习一首新的曲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东城的光》。她想,下次去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把这首弹给孩子们听,让他们知道,总有一束光,会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后来,有人问刘姚姚,捐出五百万会不会后悔,毕竟那是她十年心血换来的奖金。刘姚姚只是笑着弹起钢琴,琴声悠扬而温暖。她知道,那些崭新的教学楼里,正孕育着无数个未来的希望;那些孩子的笑容里,藏着比任何奖项都珍贵的回报。而她的琴声,也会一直在这里回荡,陪着孩子们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把爱心和希望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像屈春芽和李娟娟校长常说的那样,姚姚的这份爱心,不仅建起了教学楼,更建起了孩子们通往未来的桥梁,这份温暖,会在东城这片土地上永远流传下去。屈作者说:用爱心奉献社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也要感谢李校长,当初她在难中遇到了好心人李娟娟,刘姚姚留在了希望小学,对学校帮助不少,她要用感恩对待生活,用努力追求幸福,坚持不懈,用知识充实自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刘老师勤学苦练,一举成名,终于看到成功的曙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