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第 55 章 ...
-
医疗室内,消毒水的味道似乎更加浓重了,混合着两人之间无声的、高度紧绷的紧张感。顾遥的指令清晰而冷静,像一道冰冷的溪流,瞬间浇灭了林笙心中翻腾的恐慌和混乱。
将计就计。试探与反试探。在这艘看似救赎实则可能是囚笼的船上,她们必须成为最狡猾的猎手,也是最谨慎的猎物。
林笙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点了点头。她重新坐回椅子,大脑飞速运转,开始构思如何在不暴露核心秘密的前提下,抛出一些“诱饵”,观察秦教授的反应。
“我需要一些时间整理思路,回忆母亲的研究。”林笙低声道,“他提到的那种‘特殊同位素’和‘古老智慧’,我需要一个合理的切入点。”
顾遥闭着眼,似乎在积蓄力量,声音微弱却清晰:“从……学术困惑入手。提出假设,寻求他的‘指导’。示弱,但展现价值。”
林笙立刻明白了。她需要扮演一个对母亲研究一知半解、充满好奇又略带迷茫的年轻学者,在“偶然”获知秦教授的研究方向后,主动“请教”,从而引出更多信息。
“我明白了。”林笙的眼神重新变得专注,带着一种学者陷入思考时的纯粹光芒,但这光芒之下,是冰冷的算计。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医疗室陪伴顾遥,但她的加密平板始终亮着,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分子式、地质图谱和神经信号模拟图,偶尔还会调出几篇她母亲早年发表的、相对边缘的论文。她在精心准备“诱饵”。
顾遥则全力对抗着伤痛和虚弱,努力恢复体力。她配合着医生的治疗,吞咽下所有药物和营养剂,甚至在无人时,会强忍着剧痛,用右手辅助,轻微活动受伤的左臂,刺激肌肉和循环。每一次动作都让她冷汗淋漓,但她眼神中的火焰却从未熄灭。她知道,必须尽快恢复至少基本的行动能力,否则一旦变故发生,她将成为林笙的累赘。
期间,有护士前来检查,医生也来换过一次药。秦教授没有再来,但林笙能感觉到,无形的监控始终存在。
傍晚时分,林笙觉得准备得差不多了。她帮顾遥擦拭了一下额角的冷汗,低声道:“我去了。”
顾遥睁开眼,看着她,眼神深邃,极轻地动了一下手指,那是“小心”的意思。
林笙深吸一口气,端起一副带着些许学术兴奋和困惑的表情,走出了医疗室。
她直接来到了上层秦教授的书房外。这一次,她没有犹豫,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秦教授温和的声音传来。
林笙推门进去。秦教授正坐在书桌后,对着一台高分辨率的显微镜观察着什么标本,手边还摊开着几本厚重的古籍。看到她,他似乎有些意外,随即露出笑容:“林博士?找我有事?是顾女士那边……”
“不,顾遥情况稳定,谢谢您关心。”林笙连忙摆手,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混合着兴奋和不好意思的神情,“是我自己……有些学术上的问题,想了半天没头绪,冒昧想来请教一下您。”
“哦?学术问题?”秦教授放下手中的工具,显得很感兴趣,“坐下说。是哪方面的困惑?”
林笙在之前的椅子上坐下,双手有些紧张地交握着:“是关于……您白天提到的,那种可能存在于极地冰层中的、影响神经系统的特殊同位素。”
她顿了顿,仿佛在组织语言:“我回去后,试着调取了一些母亲早年关于极地微生物耐寒神经毒素的研究数据,还有……她的一些未完成的笔记。”她小心翼翼地抛出第一个诱饵,观察着秦教授的反应。
秦教授的神情没有任何变化,依旧带着鼓励的微笑,眼神专注,仿佛只是一位乐于指导后辈的学者:“嗯,静书教授在那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你发现了什么?”
林笙心中微凛,对方接得太自然了。她继续道:“我发现母亲的一些模型预测显示,某些特定频段的极地地磁扰动,可能会与这种假设中的同位素产生共振,从而……放大其对于特定神经受体的影响。但这只是理论推测,缺乏实证,而且……和她后期的一些研究方向似乎有些矛盾。”她适时地流露出困惑的表情。
“地磁扰动……共振放大……”秦教授轻轻重复着这几个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光芒,“很有趣的联想。静书教授后期的研究确实更加偏向于……内在的神经编码与外部信息场的直接互动,而非依赖物质媒介。但这未必是矛盾,或许是不同层面的探索。”
他看向林笙,语气带着引导:“你认为,这种‘共振’,是需要特定的物理条件,还是……某种更抽象的、与意识状态相关的‘调谐’?”
问题变得更深了,直接指向了“织网”计划的核心——神经编码与外部场的互动!
林笙的心脏猛地一跳,但脸上却露出更加困惑和思索的表情:“我……我不知道。母亲的笔记里提到过‘意识场’和‘频率密钥’的概念,但非常模糊,更像哲学思考而非科学假设。秦教授,您觉得……这种‘调谐’,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吗?比如……某种特定的声波或电磁序列?”
她将问题抛回给对方,并引入了“频率密钥”这个危险的概念,试探他的反应。
秦教授沉默了片刻,目光似乎穿透了林笙,望向窗外变幻的极光,声音变得有些悠远:“技术手段……或许可以模拟其形,但难窥其神。真正的‘调谐’,往往需要更本质的……共鸣。就像古老的祭祀,需要的是虔诚的心,而非完美的祭品。”他的话语再次充满了隐喻。
祭祀?祭品?林笙感到一股寒意沿着脊椎爬升。她几乎可以肯定,秦教授绝对知晓“织网”计划甚至“牧羊人”的真相!
她强迫自己保持镇定,甚至露出一丝被高深理论吸引的向往:“您是说……意识本身才是关键?那……如何才能找到这种‘共鸣’呢?”
秦教授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她,笑容变得有些深邃:“这就需要我们去找寻了。或许,答案就在喀拉海的冰层之下,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顿了顿,仿佛不经意地问道,“林博士,你对《霓裳叠》这支古曲的现代演绎版本有了解吗?据说其中蕴含的声波频率模式,非常独特。”
《霓裳叠》!他直接提到了这个名字!
林笙的呼吸几乎停止!巨大的震惊让她差点失控!她用了极大的意志力才压制住身体的颤抖,脸上努力维持着茫然和好奇:“《霓裳叠》?是那支快失传的古曲吗?我……我只在档案馆听过一点原始录音,现代演绎没听过。它的频率……有什么特别吗?”
她完美地扮演了一个只知皮毛的学者。
秦教授仔细地观察着她的表情,几秒后,笑容似乎放松了一些:“只是偶然看到的一些边缘研究,提过一句,说其旋律结构可能对某些深层脑波有影响,当不得真。”他轻巧地将话题带过,但那双眼睛里的探究却并未减少。
“原来如此……”林笙适时地表现出些许失望,仿佛为一个有趣话题的终结而惋惜。
“好了,学术讨论先到这里。”秦教授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份文件,“既然你对这个方向感兴趣,这份是我们本次关于喀拉海古地磁与生物元素异常关联性的初步勘探方案,不算机密,你可以拿去看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来和我讨论。”
他递过文件,动作自然,仿佛只是正常的学术交流。
林笙双手接过,感激地道谢:“太感谢您了,秦教授!我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去吧,顾女士还需要你照顾。”秦教授温和地送客。
林笙再次道谢,拿着文件,保持着兴奋和感激的表情,离开了书房。
直到走出很远,回到医疗室走廊附近,她后背的冷汗才唰地一下冒出来,浸透了内衣。刚才的交锋,看似平静,实则凶险万分,每一句话都走在悬崖边缘!
她快步走进医疗室,反锁上门,靠在门板上,剧烈地喘息,脸色苍白。
顾遥立刻睁开眼,投来询问的目光。
林笙走到床边,将文件递给顾遥,用极低的声音,语速极快地将刚才的对话和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
“……他绝对知道!他知道《霓裳叠》!他知道频率密钥!他甚至暗示了‘祭祀’和‘祭品’!他在试探我知不知道核心秘密!”林笙的声音带着后怕的颤抖,“他给我这份文件,恐怕也是个试探,想看我能从中分析出什么,或者……会不会试图用这里的设备做些什么!”
顾遥静静地听着,眼神冰冷如极地的寒冰。她艰难地抬起右手,翻了翻那份文件,目光锐利地扫过上面的图表和数据。
“他比我们想象的……知道得更多,藏得更深。”顾遥的声音沙哑而凝重,“他在船上,可能不是研究者,而是……‘看守’或者‘引导者’。确保‘祭品’和‘钥匙’顺利抵达‘祭坛’。”
这个结论让林笙不寒而栗。
“那我们……”
“继续演。”顾遥打断她,眼神锐利,“他试探,你就继续请教,展现你的‘学术价值’和‘困惑’,麻痹他。同时,想办法从这份文件里,找到真正有用的东西——比如他们的勘探具体坐标、钻井深度预测、或者……他们真正在寻找的东西的蛛丝马迹。”
她将文件塞回林笙手中:“小心甄别,可能有陷阱。”
林笙重重地点了点头,将文件紧紧抱在胸前。她知道,这是一场走在刀尖上的智力游戏,每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
就在这时,船上的广播突然响起了一个通知,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全体成员注意,我是船长奥拉夫。我们即将进入喀拉海核心勘探区域。未来二十四小时,船体将进行数次定位调整和钻井平台锚固作业,可能会有较大震动和噪音,请大家做好准备,非必要请不要在甲板逗留。再重复一遍……”
喀拉海!已经到了!
林笙和顾遥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深深的凝重和决绝。
目的地已到,最后的舞台,即将拉开帷幕。而她们,必须在恶魔的注视下,跳完这场死亡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