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 53 章 ...
-
红色的信号弹如同垂死之鸟最后的悲鸣,在漆黑冰冷的极夜天幕中燃烧、坠落,最终被无边的黑暗吞噬。浮冰之上,林笙紧紧抱着信号枪,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撞碎肋骨。她死死盯着远方那几盏微弱的灯光,每一秒的等待都如同在深渊边缘徘徊。
来了!灯光改变了方向!正朝着她们而来!
希望如同脆弱的火苗,在凛冽的寒风中骤然点亮!
“顾遥!有船!有船来了!”林笙冲回简陋的冰窝,声音因激动和寒冷而剧烈颤抖,她小心翼翼地扶起意识模糊的顾遥,让她能看到远方的光点。
顾遥的眼睫颤动了几下,艰难地睁开一条缝隙,涣散的目光循着林笙所指的方向望去。那逐渐清晰的灯光倒映在她深不见底的瞳孔中,仿佛注入了一丝微弱的生气。她极其轻微地动了动没有血色的嘴唇,似乎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用冰冷的手指微微攥紧了林笙的衣袖。
林笙感受到那微弱的力道,心中酸楚与希望交织,将她裹得更紧:“坚持住!我们得救了!”
她再次冲出窝棚,用尽全身力气挥舞着信号枪和手电筒,试图为来船指引更明确的方向。同时,她飞快地检查了一下突击艇上的应急照明灯,将其调整为闪烁求救模式,固定在浮冰最高处。
远处的船只似乎收到了信号,航速明显加快,灯光越来越亮,轮廓也逐渐清晰。那是一艘中等大小的破冰科考船,船体线条硬朗,通体白色,侧舷喷涂着蓝色的“AURORA FORCE”(极光号)字样和一串国际科考组织编号。它破开浮冰,沉稳地向她们靠近。
希望越来越大!是正规的科考船!
然而,经历了“北风号”的背叛和追杀,林笙心底那根警惕的弦依旧紧绷着。她快速将重伤的顾遥半挡在身后,右手悄悄按在了腰间隐藏的手枪握柄上,目光锐利地审视着逐渐靠近的船只。
“极光号”在距离浮冰约五十米处缓缓停下,避免撞碎冰体。一艘充气救援艇被放下,三名穿着厚重橙色救援服、戴着防寒面罩的人员驾艇快速驶来。
“坚持住!我们来救你们了!”救援艇上有人用带着北欧口音的英语喊道,声音透过风雪传来。
救援艇小心地靠上浮冰边缘。两名救援人员跳上冰面,动作专业而迅速。他们看到林笙戒备的姿态和身后重伤的顾遥,立刻放缓脚步,举起双手示意无害。
“我们是‘极光号’科考队的,收到你们的求救信号。别担心,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为首一人说道,他的防寒面罩上结满了冰霜,但露出的眼睛看起来沉稳而可靠。他示意身后的队友,“医生,快!”
另一名提着医疗箱的救援人员立刻上前,蹲到顾遥身边,开始检查她的伤势。
林笙没有放松警惕,目光紧紧锁定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们装备和动作的细节。这些人的动作过于训练有素,甚至带着一丝军人的利落感,不像普通的科考队员。但此刻,救治顾遥是第一位。
“她失血过多,严重失温,左臂枪伤感染!”医生快速检查后,语气凝重,“必须立刻回船进行手术和输血!小心搬运!”
听到“枪伤”二字,几名救援人员的眼神几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但动作没有丝毫迟疑,迅速而专业地将顾遥固定在担架上,抬向救援艇。
林笙紧随其后,手枪的保险悄然打开。
很快,她们被安全转移到了“极光号”上。温暖的船舱、明亮的灯光和消毒水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外面冰海的残酷形成了鲜明对比。
顾遥被立刻送往医疗室进行紧急手术。林笙想跟进去,却被一名看似船副的男子礼貌而坚定地拦在了外面。
“女士,请放心,我们的船医是顶尖的外科专家,设备齐全。手术需要无菌环境。请您先跟我来,做一些必要的登记和检查,您也需要处理一下冻伤。”船副的语气不容置疑。
林笙心中警铃大作,但看着紧闭的手术室门,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点了点头:“好。但我需要第一时间知道她的情况。”
“当然。”船副示意她跟上。
林笙被带到一间温暖的休息室,一名女医生为她处理了手上的冻伤和划痕,并提供了热饮和食物。期间,船副看似随意地询问了她们的遭遇。
林笙早已准备好了说辞,隐瞒了所有关于“织网”、伊万和“北风号”的真相,只声称她们是遭遇海难的私人科考队员,被浮冰困住,同伴不幸中枪。
船副听着,脸上带着同情,记录着,但林笙敏锐地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审视和怀疑。这艘船,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小时后,手术室的门打开了。主刀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脸色疲惫但舒缓:“手术很成功。子弹取出来了,感染已控制,输了血,生命体征稳定下来了。但她需要绝对静养至少24小时。”
林笙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一半,重重松了口气:“谢谢您!我能去看看她吗?”
“可以,但时间不能太长,她需要休息。”
林笙立刻走进医疗室。顾遥躺在病床上,脸色依旧苍白,但呼吸平稳了许多,左臂被重新专业固定,连接着监护仪器。她似乎睡着了,但林笙走近时,她的睫毛颤动了一下,缓缓睁开了眼睛。
目光交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顾遥的眼神依旧虚弱,却恢复了往日的锐利和警惕,她极轻微地扫视了一下周围环境。
林笙俯下身,假装为她整理被角,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音极快地说:“船名‘极光号’,表面科考船,船员训练有素,有疑点。你安全,静养。”
顾遥的眼睫几不可察地眨动了两下,表示明白。
这时,休息室的门被敲响,船副再次出现,身后还跟着一位穿着考究的防寒服、气质儒雅、年约五十岁左右的亚裔男子。
“林博士,这位是秦岳教授,我们本次科考的首席科学家,也是‘极光号’的学术负责人。他想和您谈谈。”船副介绍道。
秦岳教授?林笙的心猛地一跳!这个姓氏……!是巧合吗?
秦教授走上前,脸上带着温和而关切的笑容,目光却深邃得仿佛能看透人心:“林博士,听说你们遭遇了不幸,真是万幸被我们及时遇到。北极航行,危险总是猝不及防。”他的中文非常流利,带着一点南方口音。
“非常感谢您的救援,秦教授。”林笙保持警惕,礼貌回应。
“不必客气。同是科研工作者,守望相助是应该的。”秦教授摆摆手,目光落在病床上的顾遥身上,“你同伴的情况稳定了就好。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我们可以将你们送到最近的格陵兰港口,或者……如果你们的研究课题与我们有交集,也可以暂时随船活动,等伤势稳定再决定。”
他的提议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林笙却感到一丝不安。这艘船的目的地是哪里?他们真的只是普通的科考队吗?
“我们……”林笙正想婉言拒绝,先到港口再说。
秦教授却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微笑道:“不必急着决定。我们此次的任务是勘探喀拉海冰架下的古气候沉积岩芯,航程还有一段时间。你们可以先休息,恢复一下。或许,我们还可以交流一下学术问题。我对你之前那篇关于‘神经频率调制与极地环境适应性’的论文很感兴趣。”
林笙的瞳孔骤然收缩!那篇论文!是她早期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笔记之一!只在极小的学术圈内流传过!他怎么会知道?!
巨大的震惊和疑虑瞬间淹没了她!这个秦教授,绝对不简单!
秦教授似乎没有注意到她的失态,依旧温和地笑着:“好了,不打扰病人休息了。林博士,你也需要好好睡一觉。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们。”
他礼貌地点点头,带着船副离开了医疗室。
门关上后,林笙站在原地,浑身冰冷。秦教授最后那句话,听起来像是关心,却更像是一种……警告和掌控。
她缓缓走到顾遥床边,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顾遥看着她,用眼神询问。
林笙深吸一口气,俯下身,用极低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可能……刚出狼窝,又入虎穴。这个秦教授,他知道我未发表的论文。这艘船的目的地……也是喀拉海。”
顾遥的眼中瞬间爆发出锐利的光芒,尽管身体虚弱,但那股属于战士的警觉已然彻底苏醒。
冰冷的绝望尚未完全褪去,新的、更深的迷雾已然笼罩。这艘看似救星的“极光号”,究竟要将她们带往何方?而那位神秘的秦教授,又与林笙的母亲,与“织网”,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北极的航程,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