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 34 章 ...

  •   安全屋内,刺耳的警报声与无人机群逼近的嗡鸣交织,如同死神的催命符。特遣队员们各司其职,空气紧绷如弦。
      林笙全神贯注于主控台,指尖在触控屏上划出残影,调动电子对抗单元,试图干扰无人机的控制信号或导航系统。她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屏幕上的频谱图如同暴风雨中的海面,剧烈波动,对方的反制手段极其强悍。
      顾遥守在第二监测岗,强忍着左臂的剧痛和眩晕感,目光锐利地扫过多个分屏,快速汇报:“无人机群呈分散突击队形,速度提升!三号机偏离主群,疑似携带高精度扫描装置,正朝安全屋西侧薄弱点迂回!”她的声音冷静清晰,仿佛身体的痛苦不存在,但苍白的脸色和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实情。
      “收到!西侧防御增强!”“山猫”立刻下令。
      就在这时,主控台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杂音,林笙面前的屏幕猛地一花,数个数据流窗口瞬间崩溃!
      “对方启动了强电磁脉冲干扰!我们的主动电子压制系统宕机了!”技术员惊呼。
      无人机的嗡鸣声骤然放大,仿佛已近在咫尺!
      “切换至备用光纤通讯!启动光学迷彩伪装!全员准备接敌!”“山猫”的声音带着决绝。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笙眼中猛地闪过一道锐光,她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双手以更快的速度在备用终端上操作起来,完全不顾系统过载的警告。
      “等等!不要硬抗!”她突然喊道,声音带着一种发现破绽的急切,“它们的信号加密模式有规律可循!不是军事级随机跳频,是‘织网’特有的神经拟态混淆算法!我能破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需要多久?”“山猫”急促地问。
      “三十秒!不,二十秒!”林笙的指尖几乎要在键盘上擦出火花,屏幕上一行行代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顾遥!帮我监控三号无人机低频载波的相位偏移,我需要实时校准!”
      “明白!”顾遥立刻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三号机的信号监测上,无视了其他所有警报,快速报出一连串极其专业的数据:“相位偏移正0.3,负0.7,正0.5……波动周期2.1秒……现在!”
      “就是现在!”林笙几乎同时按下回车键!
      一道无形的、经过精确调制的反向干扰波以安全屋为中心,骤然发射出去!
      窗外,正气势汹汹逼近的无人机群如同被瞬间施了定身法,动作猛地一滞,在空中剧烈地晃动起来,发出杂乱无章的嗡鸣,仿佛失去了方向的没头苍蝇。几秒后,它们像是接到了混乱的指令,突然调转方向,毫无章法地朝着来的方向歪歪斜斜地飞了回去,很快消失在密林上空。
      危机……解除了?
      安全屋内陷入一片短暂的、难以置信的死寂。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仿佛刚从水下浮出。
      “干得漂亮!林博士!”“山猫”率先反应过来,重重地拍了一下控制台,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赞赏。
      队员们也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林笙却没有丝毫放松,她快速追踪着无人机撤退的轨迹,同时加固着安全屋的防火墙,防止对方杀个回马枪。“只是暂时干扰了它们的导航和识别系统,它们会恢复的。我们必须尽快转移备用据点。”她的声音依旧冷静,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
      直到确认威胁暂时远离,她才缓缓吐出一口一直憋着的气,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下意识地转头看向顾遥的方向。
      只见顾遥仍僵坐在监测岗前,一只手紧紧按着左臂伤处,脸色白得吓人,呼吸略显急促,显然刚才高度紧张的应对和精准的数据汇报耗尽了她本就勉力支撑的体力。
      林笙的心猛地一揪。她立刻起身,快步走到角落的医疗箱,取出一支新的镇痛注射剂和一片舒缓神经的药物,又接了一杯温水,走到顾遥身边。
      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注射剂和药片递过去,眼神里带着不容拒绝的坚持和一丝清晰可见的担忧。
      顾遥抬起眼,对上她的目光。这一次,她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任何别扭,默默地接过注射剂,熟练地给自己注射,然后吞下药片,接过温水喝了一大口。整个过程安静无声,却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说的信任与默契。
      “谢谢。”顾遥的声音低哑,却比之前多了几分温度。
      “数据很准,不然来不及。”林笙简单地回答,目光扫过她依旧紧蹙的眉头,“你需要休息半小时。这是强制指令。”她的语气带着技术官特有的、基于数据分析的权威性。
      顾遥罕见地没有反驳,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逼近极限。
      林笙帮她调整了一下座椅的靠背,让她能更舒适地靠坐,然后才回到主控台,继续处理后续的安防漏洞和数据分析,但眼角余光始终留意着顾遥的状态。
      其他队员开始忙碌地收拾装备,准备转移。安全屋内恢复了有序的紧张。
      “山猫”走到林笙身边,压低声音:“林博士,多亏了你。那种加密算法,你怎么这么快就能破解?”
      林笙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低声回答:“不是破解,是模拟。我调取了之前捕获的、苏洛手环和‘清道夫’装备的残留信号特征,进行了逆向拟态。对方的无人机控制系统,很可能与它们是同源技术。”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凝重,“这意味着,苏洛……或者她背后的人,不仅知道我们来了,还能调动‘织网’的武装力量对我们进行精确试探甚至清除。”
      “山猫”的脸色沉了下去。
      这时,负责分析“穿山甲”失联前数据的队员带来了新的发现:“报告!对声纳回波的增强处理完成了!可以确定,隧道深处确实存在大型人工闸门开启的机械声!而且……在信号中断前的最后一刻,‘穿山甲’的震动传感器捕捉到了极其短暂的、规律性的脚步声,非常轻微,但至少有两个不同频率的来源!”
      隧道里有人!而且很可能听到了“穿山甲”的动静!
      这个消息让刚刚缓解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废弃隧道并非无人区,它很可能是“赫斯提亚”研究所的一条秘密通道!
      “必须立刻派人进去确认!”“山猫”果断决定,“既然无人机来试探,说明我们可能摸对了路,他们急了!林博士,顾队,你们怎么看?”
      顾遥强打精神坐直身体:“我同意。但里面情况不明,需要小型精锐小组潜入侦察,避免打草惊蛇。”
      “我可以提供实时地形扫描和生命信号监测支持,”林笙接话,“但隧道内干扰极强,通讯可能会断续续续。需要侦察小组携带高功率中继器。”
      “好!立刻组建侦察小组,一小时后出发!”“山猫”雷厉风行。
      命令下达后,安全屋内再次忙碌起来。
      林笙回到顾遥身边,看着她依旧不佳的脸色,沉默了几秒,忽然低声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请求:“这次……你不能去。”
      顾遥抬眼看着她。
      “你的身体状况不符合潜入条件,强行进入只会成为队伍的负担,增加暴露风险。”林笙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目光坦诚而坚定,“你需要留在这里,和我一起进行远程技术支持。这才是最优方案。”
      她说的是冰冷的事实,但眼神里却藏着更深层的担忧——她不能让顾遥再冒险进入那种未知险境。
      顾遥直视着林笙的眼睛,看到了那份不容置疑的专业判断,也看到了那之下深藏的关切。她沉默了片刻,紧抿的唇线微微松动,最终缓缓点了点头:“……好。我听你安排。”
      这不是妥协,而是对战友专业判断的绝对信任。
      林笙似乎微微松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安心。她将一个轻便的加密通讯耳麦递给顾遥:“频道已经加密锁定。你负责监听侦察小组的通讯,进行战术环境分析。我负责技术数据和远程传感。”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一小时后,三名经验丰富的特遣队员组成侦察小组,携带装备,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通往废弃隧道入口的密林中。
      安全屋内,顾遥和林笙并排坐在监测台前,屏幕上是侦察小组头盔摄像头传回的晃动画面和各项生理数据。隧道内一片漆黑,只有头灯的光柱在布满灰尘和碎石的狭窄空间里晃动,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通讯信号果然如预料般极不稳定,充满了杂音,时断时续。
      顾遥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断断续续的音频,试图从队员的呼吸声、脚步声和偶尔简短的报告中判断前方的环境和潜在风险。她的侧脸在屏幕微光的映照下,依旧苍白,但眼神专注锐利,仿佛又回到了指挥若定的状态。
      林笙则紧盯着地质雷达扫描的实时成像和生命信号监测仪,双手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技术故障,同时还要分心留意顾遥的状态,确保她不会过度劳累。
      时间在寂静和紧张中缓慢流逝。
      突然,侦察小组的通讯频道传来一阵急促的电流杂音,紧接着是队长压低的、带着惊疑的声音:“报告!前方发现……人工光源!还有……金属摩擦声……不止一个来源……等等!那是什么?!”
      话音未落,通讯骤然中断!屏幕上的所有数据流瞬间变成一片雪花!
      “通讯中断!信号完全丢失!”技术员惊呼。
      “启动紧急中继协议!”林笙立刻下令,手指飞快地操作,试图重新建立连接,但所有尝试都石沉大海。
      顾遥猛地站起身,脸色紧绷:“出事了!”
      安全屋内刚刚稍缓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隧道深处,未知的危机已经降临。而她们,再次与深入险境的战友失去了联系。
      阿尔卑斯山的阴影,变得更加浓重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