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山海寻魂·上 ...
-
谢知凛的身体在阮竹清父女的照料下,恢复得比预想中要快些。往日苍白的面容渐渐有了几分血色,月白锦袍虽换了素净的样式,却依旧难掩他骨子里的清冷气度,只是每当看向瓷盘中那叠裹着锦布的青铜碎片时,眼底总会多几分柔肠与坚定。
这日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阮长风拿着刚熬好的药碗走进屋,见谢知凛正坐在床边,指尖轻轻拂过锦布包裹的碎片,神情专注而温柔。“公子,今日的药熬好了,趁热喝了吧。” 阮长风将药碗递过去,轻声说道,“你这几日脉象渐稳,再过三五日,便能动身前往昆仑雪山了。只是那里天寒地冻,我已给你备好了御寒的狐裘,还有一些驱猛兽、治冻伤的药膏,都放在那个青布包袱里了。”
谢知凛接过药碗,仰头将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随后放下碗,对着阮长风深深一揖:“阮神医,此番多谢您与竹清姑娘的救命之恩,若他日能救回丞安,谢某必当涌泉相报。”
“公子不必如此客气,” 阮长风连忙扶起他,“医者仁心,更何况你与那位鬼王的情谊,着实难得。只是昆仑雪山凶险,你与竹清同行,务必多加小心。若是遇到难以解决的困境,可拿着这枚玉佩去西疆的‘百草堂’,堂主是我的旧识,见了玉佩,定会出手相助。”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刻着草药纹路的玉佩,递到谢知凛手中。
谢知凛郑重地接过玉佩,贴身收好,刚要开口道谢,便见阮竹清提着一个竹篮走进来,篮子里装着几样干粮和一些新鲜的野果。“谢公子,阮伯,你们看我带什么来了?” 她笑着将竹篮放在桌上,“这是我今早去山里摘的野山楂,酸甜可口,既能开胃,也能解乏,咱们明日动身,路上正好可以吃。还有我做的杂粮饼,耐饿,也方便携带。”
谢知凛看着阮竹清脸上明媚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轻声说道:“竹清姑娘,此番让你随我前往雪山,实在是委屈你了。”
“委屈什么呀,” 阮竹清摆了摆手,拿起一颗野山楂递给他,“我从小在山里长大,爬山涉水早就习惯了。而且能帮你找到聚魂草,救回你牵挂的人,我也很开心呢。再说了,我还能趁机看看昆仑雪山的景色,听说那里的雪景可美了,比咱们这儿的山景好看多了。”
谢知凛接过野山楂,放入口中,酸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开来,驱散了药汁的苦涩,也让他紧绷的心弦放松了些许。他看着阮竹清灵动的眼眸,轻轻点了点头:“好,明日我们便动身。”
次日天刚蒙蒙亮,三人便收拾妥当,准备启程。阮长风将青布包袱递给谢知凛,又拉着阮竹清叮嘱了许久,无非是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之类的话,直到太阳升起,才不舍地看着两人离去。
一路上,谢知凛与阮竹清晓行夜宿,虽路途奔波,却也并无大碍。谢知凛身体尚未完全康复,走得久了便会有些疲惫,阮竹清便会找一处阴凉之地歇息,拿出干粮和水,陪着他慢慢吃,偶尔还会讲些山间的趣闻,逗他开心。
这日傍晚,两人走到一处山神庙前,见天色已晚,便决定在庙中歇息一晚。阮竹清去附近的小溪边打水,谢知凛则在庙中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将包袱放在一旁,又取出锦布包裹的青铜碎片,放在身前的石块上。
他坐在石块旁,指尖轻轻摩挲着碎片,轻声说道:“丞安,我们今日已经走出了很远,再过几日,便能抵达昆仑雪山了。你再等等,很快,我们就能见面了。”
话音刚落,他手中的青铜碎片突然再次颤动起来,锦布下传来轻微的 “嗡鸣” 声。谢知凛心中一动,连忙将锦布打开,只见那些碎片上的符文竟同时泛起了淡淡的红光,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明亮,红光在碎片间流转,如同一条条细小的红丝带,最终汇聚成一团小小的红光,悬浮在碎片上方,隐约间,竟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轮廓。
谢知凛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他伸出手,想要触碰那团红光,指尖却径直穿过了光影,什么也没碰到。就在这时,阮竹清提着水回来,看到庙中的景象,不由得惊呼一声:“谢公子,这…… 这是怎么回事?”
她快步走到谢知凛身边,看着那团悬浮的红光,眼中满是惊讶。红光似乎感受到了外人的气息,微微晃动了一下,轮廓变得更加模糊,光芒也渐渐黯淡下去。谢知凛连忙将锦布重新裹好碎片,抱在怀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丞安,他的残念感受到了我的心意,方才显现出了轮廓。”
阮竹清看着谢知凛眼中的欣喜与失落,轻声安慰道:“谢公子,这说明你的心意真的传到了,丞安他一定知道你在为他努力。只要我们到了昆仑雪山,找到聚魂草,就能让他的残念更加稳固,到时候,他一定能真正出现在你面前。”
谢知凛点了点头,将怀中的碎片抱得更紧了些。他抬头看向庙外漆黑的夜空,繁星点点,如同丞安曾经眼中的光芒。“嗯,我们一定会找到聚魂草的。” 他轻声说道,语气坚定,仿佛在对自己承诺,也在对那团消散的红光承诺。
当晚,两人在山神庙中歇息,谢知凛将青铜碎片放在枕边,一夜无眠。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丞安相处的点滴,从寒山寺外的初遇,到一起经历的种种磨难,再到铃铛碎裂时丞安消散的模样,每一个画面都清晰无比,让他更加坚定了寻药救魂的决心。
次日清晨,两人收拾好行囊,继续赶路。一路上,青铜碎片偶尔会微微颤动,泛起淡淡的红光,每一次异动,都让谢知凛心中的希望多了一分。他们越过山川,穿过河流,历经十余日的奔波,终于抵达了西疆的昆仑雪山脚下。
站在雪山脚下,抬头望去,巍峨的雪山直插云霄,山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终年不化,寒风呼啸着掠过山巅,发出呜咽般的声响,让人望而生畏。阮竹清裹紧了身上的狐裘,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好冷啊,这雪山比我想象中还要凶险。”
谢知凛也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他将怀中的青铜碎片紧了紧,对着阮竹清说道:“竹清姑娘,接下来的路会更加难走,你若是觉得吃力,我们可以先在山脚下的村落歇息几日,再做打算。”
阮竹清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倔强:“我不碍事的,谢公子。我们既然来了,就早点上山寻找聚魂草,也好让丞安早日安心。而且我从小在山里长大,应对这种山路,还是有些经验的。”
谢知凛看着阮竹清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们先去山脚下的村落补给一些物资,明日一早便上山。”
两人来到山脚下的村落,村落不大,村民们大多以放牧和采药为生,见两人穿着不凡,又带着行囊,便热情地迎了上来。谢知凛向村民们打听昆仑雪山之巅的情况,村民们听说他们要去雪山之巅,纷纷摇头劝阻:“年轻人,你们可千万不要去啊,那雪山之巅凶险得很,不仅有暴风雪,还有凶猛的雪狼,之前有不少采药人上去,都没能活着回来。”
谢知凛心中早已做好了应对凶险的准备,他对着村民们拱手说道:“多谢各位乡亲的提醒,只是我们有要事在身,必须前往雪山之巅,还请各位告知我们上山的路线,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村民们见他态度坚决,知道劝不住,便只好叹了口气,给他们指了一条相对安全的上山路线,又叮嘱他们遇到暴风雪时要及时躲避,遇到雪狼要尽快脱身,还送给他们一些风干的肉干和御寒的草药。
谢知凛和阮竹清向村民们道谢后,在村落中歇息了一晚,次日一早,便带着物资,沿着村民们指的路线,向着昆仑雪山之巅进发。
上山的路果然异常难走,路面结冰打滑,每走一步都要格外小心,寒风如同刀子般刮在脸上,生疼无比。阮竹清虽然熟悉山路,却也从未走过如此艰险的道路,走了没多久,便已经气喘吁吁,脸颊被冻得通红。谢知凛见状,放慢了脚步,时不时地伸手扶她一把,还将自己身上的狐裘解下来,披在了她的身上:“你披着吧,我身体好些,能扛得住。”
阮竹清想要推辞,却被谢知凛坚定的眼神阻止了。她裹紧了身上温暖的狐裘,心中暖暖的,脚步也变得轻快了些。两人相互扶持着,一步步向着雪山之巅攀登,沿途遇到了不少危险,有时是突然滑落的积雪,有时是隐藏在雪地里的冰缝,还有一次,他们遇到了一群雪狼,幸好谢知凛随身携带的佩剑尚在,凭借着精湛的剑法,才将雪狼击退。
历经三日的艰难攀登,两人终于来到了昆仑雪山之巅。这里一片洁白,除了厚厚的积雪,便只有几株顽强生长的耐寒植物。谢知凛和阮竹清顾不得休息,连忙在雪地里寻找聚魂草。根据阮长风古籍中的记载,聚魂草通体雪白,叶片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红光,只生长在雪山之巅的背风处。
两人在雪山之巅四处搜寻,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就在阮竹清有些疲惫,想要歇息片刻时,谢知凛怀中的青铜碎片突然剧烈地颤动起来,锦布下的红光透过布料,清晰可见。“是聚魂草!” 谢知凛心中一喜,连忙顺着碎片颤动的方向走去。
阮竹清见状,也连忙跟了上去。两人走了约莫半炷香的时间,来到一处背风的岩石旁,只见岩石下的积雪中,生长着一株通体雪白的植物,叶片上果然带着一丝淡淡的红光,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聚魂草!
谢知凛小心翼翼地拨开聚魂草周围的积雪,从怀中取出一把小巧的银铲,轻轻将聚魂草连同根部的泥土一起挖了出来,生怕损伤了植株。挖好聚魂草后,他连忙将其放入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玉盒中,妥善收好。
就在玉盒盖上的那一刻,他怀中的青铜碎片停止了颤动,红光也渐渐黯淡下去,却比之前更加温润,不再像往日那般冰冷刺骨。谢知凛捧着玉盒,又看了看怀中的青铜碎片,眼中满是欣喜:“丞安,我们找到聚魂草了,接下来,只要找到凝魄珠,修复青铜铃铛,你就能回来了。”
阮竹清看着谢知凛欣喜的模样,也由衷地为他高兴:“谢公子,太好了!我们终于找到聚魂草了,接下来,我们就去江南墨家探寻铸魂之术,再想办法寻找凝魄珠。”
谢知凛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抬头看向雪山之巅的夜空,繁星璀璨,仿佛在为他们祝福。“好,明日我们便下山,前往江南墨家。丞安,等我,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 他轻声说道,声音在寂静的雪山之巅回荡,带着坚定的承诺,也带着对未来的期许。
次日清晨,两人收拾好行囊,开始下山。虽然下山的路依旧艰险,但心中有了希望,两人的脚步也变得轻快了许多。他们知道,寻找凝魄珠和探寻铸魂之术的道路或许会更加艰难,但只要能救回丞安,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们都不会退缩。而那包裹在锦布中的青铜碎片,如同承载着希望的火种,在谢知凛的怀中,静静散发着温润的气息,陪伴着他们,走向下一段寻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