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他哪来的这么多钱? ...
-
刚才,望着熊美玉和墨剑峰二人背影的是幸巧巧。
她请假回榕城办理银行卡挂失。
晚上,与原来玩具厂的小姐妹郭玉兰一起逛街散心,万万没想到,吃过宵夜后,会撞见墨剑峰和熊美玉。
“巧巧……那,那不是墨剑峰吗……”
郭玉兰也看见了,惊讶地捂住嘴。
幸巧巧脸色惨白,浑身冰凉地僵立在原地,眼睁睁看着二人谈笑着消失在霓虹闪烁的街角。
周围噪声瞬间消失了,只剩下心脏剧烈跳动。
郭玉兰以前也在星辉打过工,她自然是认得熊美玉的。
想起挨过熊美玉的训斥,郭玉兰起了报复心,立刻添油加醋:“哎呦!那不是熊美玉吗?她老是给墨剑峰带水果,没事儿就往技术科跑,俩人眉来眼去的,还真被她搞到一起了!巧巧,分手就对了!这种男的,屁本事儿没有,还学人家花心!幸亏你及时抽身了!”
风言冷语,犹如一颗颗冰雹砸在幸巧巧心尖儿上。
她想起墨剑峰的海誓山盟,想起两人分食一碗云吞面的清贫时光,再看眼前这“如山铁证”,最后一丝残存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
她心灰意冷,死死咬住下嘴唇,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原来……是这样……那也好……”她喃喃自语,下定了决心,以后不会再理他。
第二天。
程国权来取电视时,惊讶地发现不仅修好了,画面更清晰稳定了,连操作界面都从蹩脚的英文换成了全中文。
“咦?这……神了……”
程国权一脸讶异,反复开关电视,啧啧称奇。
吴翰林搓着手,按照墨剑峰事先教好的话,磕磕巴巴地说:“新主板难找……加急调的货……这次不收钱……算了……不收钱了……”
这下子程国权反倒面子挂不住了。
他这人虽然脾气火爆,混迹市井,但也讲究个江湖道义。
自己之前又骂又威胁的,人家不但尽心尽力修好了,还分文不取?那他成什么了?小地痞吗?他可是一向以威水大佬为目标的。
隔日,他拎着一袋进口橙子,别别扭扭地登门道歉来了。
吴翰林本就嘴拙,一口浓重的江浙普通话遇上广味十足的普通话,简直是鸡同鸭讲,二人沟通基本靠猜,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在一旁帮忙整理零件的墨剑峰见状,只好接过话头,厚着脸皮替他寒暄,生怕他那天演的双簧被光头看穿。
“程老板太客气啦,一点点误会,讲清楚就冇事啦。翰林佢就系咁嘅性格,敲极都唔出声嘅,但手艺真系过硬嘎,人都好实在。”
程国权看着墨剑峰,皱起眉头,又很快放下。
他明白了,嘿嘿笑着,给墨剑峰递烟,重重地拍了一下墨剑峰的肩膀。
墨剑峰被拍得身子一晃,可是依然笑脸相迎。
这让程国权心里舒服了些许。
聊了几句闲话,程国权忽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操着生硬的普通话问:“兄弟,讲实话,哩个板子……到底哪搞来的?质量可以啊,比原装的还稳!还有冇路子?”
墨剑峰是多精明的一人啊,眼珠子一转,笑着打太极:“咋?程老板对这有兴趣?路子嘛,肯定是有的。有钱一起赚啦,有生意当然是可以合作的啦。”
程国权也是人精,秒懂。
他拿起桌上那个砖头似的大哥大,说了声“等我一下”,走到门外,嘀嘀咕咕打了半天电话。
回来之后,他脸上笑容更盛,态度也更热络了:“两位兄弟,我堂哥叫程国荣,也在做点小生意。他想请两位明天早上赏脸,一起饮个早茶,好好聊聊,不知肯不肯赏光?”
墨剑峰用胳膊肘怼了吴翰林一下,吴翰林哼了一声,点头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早,二人准时到了城中村最旺的“得意楼”茶市。
程国荣绰号彪哥,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考究的 POLO 衫,手腕上套着串油亮的檀木珠子,说话慢条斯理,眼神却透着商人特有的精明劲儿。几笼虾饺、烧卖、凤爪下肚,一壶菊普喝淡了,话也逐渐聊开。
程国荣泡茶的手法格外讲究,紫砂壶柄上刻着模糊的“昌”字,他倒茶时左手小指会不自觉地蜷缩。
上一世,为了做生意,墨剑峰专门研究过微表情。
那是常年握枪或被手铐铐过的痕迹。墨剑峰试着感知他的想法,只捕捉到一片混乱的念头,诸如“码头、货单、警察”等。。
聊天中,墨剑峰得知。
程国荣在郊区弄了个不大不小的作坊,专门从香江那边通过各种渠道捣腾二手显像管和进口配件,组装成电视机卖往内地乡镇,赚个差价。
不过,他不懂管理,留不住人才,又不懂技术,总被退货,很难盈利。最近又被工商查过一次,心灰意冷,前几天解散了所有员工。
他看了程国权抱去的那台电视,原件集成度高,线路布局合理,主板质量一流,因此,迫切想找个技术过硬的电子代工工厂。
墨剑峰却没有直接答应供货,而是绕着圈子,侃侃而谈当下电视市场的巨大机会,尤其是广大内地市场对低价优质电视的迫切需求,隐隐透出自己有特殊门路能搞到质优价廉部件,甚至暗示他背后有“靠山”。
程国荣听得眼睛发亮,他明白了墨剑峰的潜台词——这小子不甘心只当个小小的供应商,他想合作发展,想自己搞代工!想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程国荣沉吟片刻,他需要稳定优质的板子来源,如果墨剑峰真能搞代工,形成稳定产能,对他而言也是极大的利好。
“程总,以后行业分工会越来越细,想喝牛奶,不一定要自己养奶牛,每个人都要学会只赚自己能赚的那份钱……”墨剑峰的话,让在商场打拼多年的程国荣感到震撼。
“这年轻人不简单啊!”
最终,程国荣被打动了,他笑着举起了茶杯:“自古英雄出少年,墨先生!有魄力,够精明!有机会一起发财!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
回去的路上,吴翰林和墨剑峰边走边聊,对墨剑峰想搞电视组装的计划非常很认可,决定支持他创业。
回到修理铺,关上门。
吴翰林吭哧吭哧地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带密码锁的旧皮箱,打开一看,墨剑峰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里面是一沓一沓钞票。
全是百元大钞,用橡皮筋捆得整整齐齐,每摞一万,足足有十五万!
在这个人均月薪不过三五百元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我……我这两年多……攒的。”
吴翰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修东西……倒腾批发旧电器……翻新……你拿去用吧!我相信你!你脑子活,肯定能成!”
墨剑峰看着一箱子沉甸甸的钱,又看看一脸真诚甚至有些忐忑的老同学,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死死堵住了,眼眶发热,用手摸了摸鼻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吴翰林,平日里不声不响的,像个闷葫芦,两年下来,竟然挣下这般家当,还如此信任、全部托付给他!
“可是……老吴……”
墨剑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眉头紧锁,“光有钱不行啊。没设备,没厂房,没生产资质……咱们这是两眼一抹黑,从零开始太难了。”
吴翰林用手挠了挠下巴,忽然冒出一句:“去……去内地吧,你收购一家……国营电子厂?他们设备是现成的……虽然可能旧点,但便宜啊……很多厂子效益不好……工人下岗,都快垮了。”
这话如同醍醐灌顶!对啊!
九十年代末,大量内地国营厂经营困难,急于改制或出售,那些曾经昂贵的设备如今几乎是白菜价!
这简直是一条通往财富的捷径!
可问题是,去哪找这样的厂子呢?现在网络还不像后世那么发达,他们在这南方都市,对内地的情形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墨剑峰猛地想起一个人——熊美玉!
她是厂办主任,说不定能接触到一些上下游客户的信息。
没办法,求人办事,脸皮得厚。
墨剑峰只好又硬着头皮去找熊美玉。
熊美玉听说他想打听内地濒临破产电子厂的消息,虽然好奇他想干嘛,但是也没多问。
她似乎很享受墨剑峰有求于他的感觉。
她翻箱倒柜,还真从一堆旧的客户往来资料和行业简报里,抄了几十个内地省份电子厂名字和联系方式给他。
拿着那张写着厂名和电话号码的纸条,墨剑峰如获至宝。回到修理铺,他立刻开始趴在吴翰林的工作台旁,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
大多数电话不是没人接,就是号码早已易主,或者对方一听是陌生咨询便不耐烦地挂断。
希望像肥皂泡一样接连破灭。
直到四天后,打到湘南绍州的一家名为“红旗电子厂”的单位时,接电话的人听说他有意了解厂子情况,语气立刻热情起来,连连表示厂子确实在寻求“合作”,欢迎他过来实地考察,细节面谈。
挂了电话,墨剑峰深吸一口气,对正在给一台收录机换磁头的吴翰林说:“老吴,你看好铺子。我这就去托人买火车票,去一趟绍州!”
临行前,那十五万现金像块烫手的山芋,放在修理铺里极不安全。
墨剑峰心思缜密,他找来一辆人力三轮车,又向吴翰林借了顶旧草帽和一件深色外套,稍微伪装了一下,然后将装钱的皮箱塞进一个毫不起眼的蛇皮袋里,坐车前往市区一家较大的工商银行。
银行里充斥着九十年代末特有的忙碌气息,穿着白衬衫的工作人员把算盘珠子打得噼啪作响。
墨剑峰规规矩矩排队、填单,将十五万巨款和自己的五万元存入新开的账户。
他感觉口干舌燥,手心出汗。
当拿着那张薄薄的二十万元储蓄卡片后,他才把一颗忐忑的心放回肚子里。
走出银行大门,午后的阳光很灿烂,他似乎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他正准备摘下草帽透口气。
忽然听到旁边街道上传来女人的尖叫!
他起身看过去。
只见一名中年妇女踉跄着几乎摔倒,一个骑着破旧摩托车的烂仔猛地加速,手里抓着一个女式挎包,绝尘而去。
妇女瘫坐在地,蹬着腿,绝望地大哭喊起来。
墨剑峰心头猛地一紧,下意识地捂紧了放存折和储值卡的口袋,后背惊出一层白毛汗。
他暗自庆幸:“幸亏……幸亏刚才把钱存进银行,这九十年代,也太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