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贵人相助 ...

  •   回到招待所,墨剑峰站在窗前,望着这座城市。
      远处的工地上,塔吊缓缓转动,预示着新一轮的建设热潮即将到来。
      他知道,自己必须在这场经济变革中抓住机遇,而红旗厂就是他立足的第一步。
      “胡文采...”
      墨剑峰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前世商海沉浮的经验告诉他,这种背后捅刀子的人必须一次性解决,否则后患无穷。
      第二天一早,鲁国庆就兴冲冲地跑来招待所:“墨总,有消息了!”
      墨剑峰给他倒了杯水:“慢慢说,什么情况?”
      鲁国庆一口气喝下半杯水,抹了抹嘴:“我昨晚去找了老会计赵师傅,他一开始还不肯说,后来听说胡文采在阻挠厂子复工,气得直接把老底都抖出来了!”
      “哦?”墨剑峰挑眉,“有什么收获?”
      “大有收获!”鲁国庆压低声音,“赵师傅说,不让大家吃饭,那就别怪他不客气!胡文采当采购科长那几年,吃回扣吃得满嘴流油!光是九三年一年,他就通过虚报价格、以次充好,至少捞了五万多!”
      墨剑峰眼神一凝:“有证据吗?”
      鲁国庆得意地笑了:“赵师傅留了一手,当时偷偷复印了几份采购合同和实际付款凭证,就防着有一天胡文采翻脸不认人。这些东西他都好好收着呢!”
      “太好了!”墨剑峰一拍桌子,“这些证据能证明什么?”
      “足够让他进去蹲几年了!”
      鲁国庆冷笑道,“光是九三年那批电容采购,报价就比市场价高了四成,实际到货的还是次品,导致整批电视机返修率超标。这事儿当时压下来了,但证据都在。”
      墨剑峰沉思片刻:“这些东西先收好,不要轻举妄动。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争取区里的支持,让方案顺利通过。”
      鲁国庆不解:“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些交给纪委?把胡文采扳倒,不就没人跟我们争了吗?”
      墨剑峰摇头:“现在交出去,只会让区里觉得红旗厂问题太多,反而可能暂缓改制。我们要等时机成熟。”
      正说着,墨剑峰的 BP 机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是区工业局的号码。
      “是何局长办公室。”墨剑峰立即回拨过去。
      电话那头,何厚土的声音听起来很严肃:“墨总,后天下午两点,区里准备再召开一次专题会,最后确定红旗厂改制问题。你和胡文采都来参加,准备最终陈述。”
      “好的,谢谢何长,我们准时到。”墨剑峰挂断电话,神色凝重。
      “怎么了?”鲁国庆关切地问。
      “后天下午开会,最终决定红旗厂的命运。”墨剑峰站起身,“鲁大哥,麻烦你去找赵师傅,把那些证据准备好,后天过去时,带上复印件。但愿用不上,有备无患吧。”
      两天后的下午一点五十分,墨剑峰和鲁国庆提前到达区政府会议室。让他们意外的是,胡文采和那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子已经坐在那里了,正与参会的几位领导谈笑风生。
      “那个人是谁?胡文采的后台吗?”墨剑峰盯着中年男子左脸的黑痣低声问鲁国庆。
      鲁国庆皱眉看了看:“没见过,看样子不是本地人。”
      何厚土局长主持会议,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请两位来,是因为区里对红旗厂改制有了初步意见。考虑到安置职工的重要性,区里倾向于让能安置更多职工的方案中标。”
      胡文采立即接话:“何局长放心,我们绝对安置八十名职工,一个不少!”他指了指身旁的中年男子,“这位是省城来的李总,愿意投资一百万,全面改造红旗厂!”
      那位李总傲慢地点点头,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何厚土转向墨剑峰:“墨总,你们那边最多能安置多少?”
      墨剑峰平静地回答:“我们经过仔细测算,第一批可以安置六十名职工,三个月后扩大生产,再安置二十人。”
      胡文采嗤笑一声:“看吧,我就说外地人靠不住!我们是一次性安置八十人,他们是画大饼!”
      几位领导交头接耳,显然倾向于胡文采的方案。
      何厚土面露难色:“墨总,区里的原则是尽可能多安置职工,你看...”
      就在这时,会议室门被推开,一个秘书匆匆走进来,在何厚土耳边低语几句。何厚土脸色微变,点了点头。
      “各位,王区长听说我们在研究红旗厂改制,特意过来听听。”何厚土站起身。
      一个五十多岁、气场强大的男子背着手走进会议室,向众人点头示意,正是分管工业的王区长。
      落座后,王区长目光如炬,扫视一圈,目光在墨剑峰身上停留片刻,又先看向额头冒汗的胡文采和李总,不容置喙:“一百万投资,听起来很唬人。但空口白话,谁都会说。区里要看的,是落到实处的方案,和马上能启动的资金。”
      他手指转向墨剑峰带来的那叠详尽的资金计划,“像这样,一笔一笔,清清楚楚。”
      胡文采脸色由红转白,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身边的李总更是眼神躲闪,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身子。
      墨剑峰抓住时机,身体微微前倾,声音沉稳有力:“王区长,各位领导,我们资金已经到位,订单的长期也落实了。只要方案通过,工人们下周就能回到岗位!”
      这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座的几位区领导纷纷动容,低声交换着意见。
      安置职工是政绩,但稳定的订单和即时复产,才是解决眼前困局的关键。
      王区长满意地点点头,视线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何厚土身上:“老何,看来情况已经很明朗了。扶持企业,既要看承诺,更要看实效和可持续性。墨总这边,方案扎实,订单在手,背后还有粤港澳商会的资源,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引入的‘活水’。”
      何厚土连忙点头称是,后背却惊出一层冷汗。
      他暗自庆幸自己刚才没有把偏向表现得太明显,同时心里也在飞速盘算,如何尽快弥补之前的态度。
      “既然如此,”王区长一锤定音,“红旗电子厂的改制,就由墨剑峰墨总的团队接手。相关手续,工业局牵头,各部門开绿灯,特事特办,尽快落实。我希望一个月内,能看到红旗厂重新冒烟!”
      “是!区长,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做好服务!”何厚土立刻表态,语气前所未有的坚决。
      胡文采脸色煞白,急忙说:“王区长,我们是真的有能力...”
      “能力不是靠说的。”王区长眉头一皱,站起身来,用手指着胡文采,“你要敢签政企对赌协议,我现在就可以给你。”
      胡文采瞠目结舌。
      会议结束,王区长率先离席,经过墨剑峰身边时,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年轻人,好好干,别给老程丢脸。遇到什么阻力,可以直接找我。”
      “谢谢王区长支持,我一定全力以赴。”墨剑峰不卑不亢地回应。
      另一边,胡文采和李总面如死灰,灰溜溜地想要趁乱离开。
      “胡科长,请留步。”墨剑峰的声音不大,却让胡文采的脚步钉在原地。
      墨剑峰走过去,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锐利如刀:“胡科长为厂子‘操心’这么多年,辛苦了。以后厂子由我接手,您就可以安心‘休息’了。”
      胡文采猛地抬头,对上墨剑峰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心头猛地一颤。他感觉墨剑峰似乎看穿了他所有的底牌,包括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
      “你…你什么意思?”胡文采色厉内荏。
      “没什么意思,”墨剑峰语气平淡,“只是提醒胡科长,以后采购这块,就不用您费心了。厂里的账目,我也会请专业的审计团队重新梳理一遍,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嘛。”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炸得胡文采耳边嗡嗡作响。
      他腿一软,差点没站稳,被旁边的李总赶紧扶住。两人再不敢多留,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会议室。
      鲁国庆看着两人狼狈的背影,长长舒了一口憋了许久的恶气,激动地抓住墨剑峰的手臂:“墨总,成了!真的成了!”
      第二天一大早,当他们来到工业局准备签协议时,何厚土一脸为难地说:“墨总,不好意思,有个新情况。”
      “怎么了?”
      “昨天会后,有人向纪委举报胡文采的经济问题,纪委已经介入调查。区里觉得在这个敏感时期签协议不太合适,建议暂缓几天。”
      墨剑峰心中一沉:“何局长,这明显是有人故意捣乱!红旗厂近百号人等不起啊!”
      何厚土无奈地说:“我理解,但这是上面的意思。不过你放心,王区长已经表态支持你的方案,只是走个程序,等纪委调查有个初步结论就行。”
      回到招待所,鲁国庆气得直跺脚:“肯定是有人搞鬼!舍卒保帅!”
      墨剑峰沉思良久,突然说:“鲁大哥,你马上联系赵师傅,我们去一趟纪委!”
      “啊?现在去?不是要避嫌吗?”
      “既然有人把这事捅出来了,我们就帮纪委加快调查进度。”墨剑峰狡黠地眨眨眼,“将计就计,趁热打铁,一举解决问题!”
      两小时后,墨剑峰和鲁国庆陪着老会计赵师傅来到区纪委办公室。
      赵师傅将一沓材料交给办案人员:“同志,这是胡文采经济问题的证据,我保存多年了...”
      三天后,区纪委发布通报:原红旗电子厂采购科长胡文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已被立案调查。
      障碍扫除,红旗厂改制协议顺利签署。
      签约仪式上,墨剑峰心潮澎湃。当名字签下的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创业之路,现在正式开始了。
      仪式结束后,王区长特意走过来与墨剑峰握手:“墨总,好好干!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
      “谢谢王区长支持。”墨剑峰诚恳地说,“我们一定不负期望,让红旗厂重现辉煌!”
      走出工业局大楼,墨剑峰对鲁国庆说:“鲁大哥,通知大家,明天一早开工,中午在食堂加餐!”
      接下来的几天,墨剑峰忙得脚不沾地。
      与区里签订正式协议、接收厂房和设备清单、办理各项变更手续……有王区长的批示,流程快得惊人。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鲁国庆召集所有愿意回来的老工人,包括之前被胡文采排挤的那些技术骨干。
      在空旷了许久的车间里,墨剑峰站在一个旧木箱上,面对着下面几十双饱含期待、疑虑、渴望的眼睛。
      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声音透过冰冷的空气,清晰传到每个人耳中:“老师们傅们,工友们!我是墨剑峰,以后就是这家厂的负责人。废话我不多说,就说三点!”
      “第一,以前拖欠的工资,只要是账上有记录的,我认!这个月内,分期补发给大家!”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不少人眼圈当场就红了。拖欠工资,是他们心里最深的痛。
      “第二,从现在起,愿意留下干的,基础工资每月两百块,按时发放,绝不拖欠!熟练技工、老师傅,根据考核,再加技术津贴!干得好的,月底有奖金!”
      清晰的薪酬标准,让众人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待遇,比他们鼎盛时期也不差多少了!
      “第三!”墨剑峰抬高声调,“厂子刚起步,规矩得立起来!以前磨洋工、混日子的风气,必须杜绝!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不服管、达不到要求的,别怪我按规矩办事!”
      恩威并施,条理清晰。没有空头支票,只有实实在在的承诺和不容挑战的底线。
      工人们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议论声。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墨剑峰雷厉风行,当天就组建了临时的生产筹备组,由鲁国庆担任组长,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傅做副组长。清理车间、检修设备、采购首批原料……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他还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他让鲁国庆去找那个之前被胡文采欺负、掌握着证据的老会计赵师傅,不仅请他回来继续管账,还给了他一个财务顾问的头衔,工资按副科长级别发放。
      赵师傅老泪纵横,拉着墨剑峰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自己这把老骨头,还有被重用的一天。
      “赵师傅,厂子的钱袋子,我就交给您了。您熟悉情况,又坚持原则,有您把关,我放心。”墨剑峰诚恳地说。
      这一幕,被很多工人看在眼里,对这位年轻的新老板,更多了一份信服和敬畏。这是个既讲规矩,也重情义的明白人。
      晚上,墨剑峰在简陋的临时办公室里,对着灯光再次审视程国荣发来的订单要求。首批五千块电视主板的订单,要求一个月内交付,时间紧迫。
      他揉了揉眉心,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启动资金像流水一样花出去,成败就在此一举。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鲁国庆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进来:“墨总,忙一天了,吃点东西吧。我让我娘下的面条,加了俩荷包蛋。”
      面条的香气驱散了室内的清冷。墨剑峰接过碗,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谢谢鲁大哥,也谢谢大娘。”
      “谢啥,应该的。”鲁国庆搓着手,脸上是憨厚而充满干劲的笑容,“工人们积极性可高了,都说好久没这么有奔头了!几个老师傅自愿加班,在抢修那台老旧的贴片机呢!”
      墨剑峰点点头,扒拉了一大口面条,胃里暖和了,心也更定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