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半路冒出个对手 ...

  •   第二天午饭过后,鲁国庆来到招待所。
      “墨总,现在区里最头疼的就是下岗职工安置问题,咱们这方案,正好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不过...”
      鲁国庆话锋一转,面色略显凝重,“土地性质变更,国土局口风很紧,说是现在区里对工业用地转商住用地卡得特别严,尤其是无偿变更,基本不可能。”
      墨剑峰双眉微蹙,但很快舒展如常。他早就料到不会一帆风顺,土地是他真正的目标,政府也不是傻子。
      “也不能一概而论吧!一百亩商住用地,就那破地段,有没有人要、暂且不论。”墨剑法笑了笑,继续算账。
      “按一千元钱每亩计算,不过十 万元。十万元能干什么?五十个工人的一年工资。今年发完了,来年又怎么办?”
      鲁国庆一愣,他还真没算过这笔账,“那行,明天我和国栋说,让他反映上去。”
      “土地变性列入接手条件,现在订单更要紧,先集中精力把厂子启动起来。”墨剑峰语气平稳,“职工安置是当务之急。”
      鲁国庆明显松了口气:“你能这么想就好。我还怕你钻牛角尖呢!”
      他笑着拍拍墨剑峰的肩,“走,国栋在区工业局,约了何局今天下午见面。”
      下午两点半,墨剑峰和鲁国庆准时来到青石区工业局办公楼。
      这是一栋略显陈旧的三层小楼,墙面上的藤蔓已经干枯,寒风一吹,哗啦啦作响,和墙上的标语一起彰显出九十年代的特色。
      在二楼局长办公室外间等候时,墨剑峰脱掉棉大衣,放到沙发上,仔细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
      办公室温度有些冷,墨剑峰打了一个哆嗦。
      这套毛料西装是他来之前,特意在榕城最好的百货商店买的,合体的剪裁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成熟几分。
      “何局长请你们进去。”秘书推开门,向二人一挥手。
      办公室不大,简单布置了几件办公家具。
      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坐着一位五十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男子。他正低头批阅文件,听到动静才抬起头来。
      另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坐在沙发上,相貌和鲁国庆很相似,略清瘦一些。
      “沙发上的应该是鲁国栋!”墨剑峰心想。
      鲁国栋见鲁国庆在门口向他指了指墨剑峰,于是站起身,对墨剑峰点点头,开口向何局长介绍。
      “何局,这位就是榕城来的墨总。”
      墨剑峰先和鲁国栋握手,随后上前一步,从容给何厚土递上名片:“何局您好,我是东升电子的墨剑峰。”
      “榕城东升电子科技,副总经理墨剑峰。”何厚土右手接过名片,盯着名片,低声念叨着,然后放下名片,上下打量了几眼,见墨剑峰衣着合体,气质沉稳,满意地点点头。
      “坐吧。”何厚土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自己也拎着保温杯到沙发主位落座。
      三人一阵寒暄过后,何局长对墨剑峰印象又加深了几分。墨剑峰虽然年轻,举手投足不急不缓,态度不亢不卑,为人相当老成。
      “墨总,年轻有为啊。从榕城远道而来,怎么对我们这个小地方的电子厂感兴趣啊?” 何厚土开门见山,意味深长地问。
      电光石火之间,墨剑峰想起了上一世的一个笑话:“都从北上广到县城讨生活了,还牛皮哄哄的。”
      墨剑峰强忍住笑,郑重回应:“何局长过奖了。红旗厂虽然暂时遇到困难,但底蕴深厚。”
      “哦?那你对红旗电子厂有什么具体想法?”何厚土身体微微前倾,似乎很好奇。
      “我在外资电子公司工作过几年,认识了一大堆客户。现在有不少小订单,大厂看不上,其实利润很可观的。公司在榕城做代工,各类成本高,这里更划得来。我们想收购一家电子厂代工,有熟练的技术工人的这种。说时髦点,就是产业转移……”
      “哦,产业转移,这个概念很新颖哦!”
      墨剑峰一愣,不小心说出一个后世的名词。
      “你继续!”何局见墨剑峰被自己打断了思路,一挥手,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墨剑峰心里骂娘,这一打断,他都忘了说到哪里了。
      翻着眼白儿想了想,终于想起来了。
      继续阐述计划,简明扼要地讲了一遍,重点强调接收下岗职工、恢复生产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最后问道:“不知区里对红旗厂的出让条件具体是怎样的?”
      “区常委会定下来的,必须接受六十名职工...”
      何厚土讲述的条件和墨剑峰之前了解的差不多——接收六十名下岗职工,厂房土地白送,地方税费全免。
      二人又聊了十几分钟,何厚土看了看手表,开口说道:“先这样吧,我还有一个会。三天后,区里有体制改革碰头会,我提前把你们的方案报上去,再探探领导的口风。”
      墨剑峰起身与何局握手:“非常感谢何局长的支持,我们静候佳音。”
      和鲁国栋一起离开工业局大楼,鲁国庆迫不及待地问:“墨总、二哥,怎么样?何局怎么说?”
      “比预想的顺利。”鲁国栋沉吟道,“何局长答应把墨总的方案报上去,三天后区里开体制改革会,应该会有个初步结果。”
      鲁国庆兴奋地一拍手:“太好了!何局长在区里很有分量,他肯帮忙,这事就成了一半!”
      墨剑峰也点点头,但心中却没有那么乐观。
      他敏锐地察觉到何厚土虽然表面客气,但言语间始终保持着距离,更像是公事公办的态度,而非真心支持。
      “鲁主任,一起吃个饭吧?”墨剑峰笑着向鲁国栋发出邀请。
      “不了,晚上还要陪梁市长参加一个招商会!”鲁国栋热情地和墨剑峰握了握手,向停车场走去。
      接下来的几天,墨剑峰忙得脚不沾地。
      白天他在厂里与工人们一起检修设备,晚上则忙着做资金规划和市场调研。
      程国荣那边也很快有了回音,同意以外商身份参股,占有三成股份,但要求看到更详细的盈利计划。
      与此同时,红旗厂即将复工的消息在职工中传开,越来越多老工人回到厂里,主动参与设备检修。
      看着昔日冷冷清清的厂房重新热闹起来,几位老师傅湿润了眼眶。
      “多少年没见到这场面了。”张师傅感慨道,“就像回到了厂子最红火的时候。”
      刘师傅点头附和:“要是真能复工,说啥也得让我家那小子回来干活,总比在外面打零工强。”
      厂里的梁工也忙着带人检测电路、检修设备,天天忙到很晚却毫无怨言。
      “国庆,不要让这些人白忙,他们都好久没发工资了,你来负责发放津贴,每人一天按八块钱计算,做好出勤统计。”墨剑峰说。
      鲁国庆点点头,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出工职工。
      “还有,怎么没看到徐厂长和其他领导?”
      “他得了肝癌,上周去上海做手术了,病情不乐观。其他的领导,有的办理了停薪留职;有门路的,早就调走了;现在剩下的,都是中层和职工。”鲁国庆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呵呵呵,这是好事儿啊!”墨剑峰心里乐开了花,抽空我请大家一起吃个饭,认识一下。
      ……
      两天后,就在区里开会的前一天,鲁国庆匆匆找到墨剑峰,脸色凝重:“墨总,有新情况。”
      “怎么了?”墨剑峰放下手中的图纸,搓搓手,湘南的冬天,室内很冷,为了省电,他连电炉子都没开。
      “二哥刚才告诉我,胡文采不知道从哪打听到我们的计划,也找人递了方案,说是要全盘接收红旗厂,而且承诺安置八十名职工。”
      墨剑峰眼神一凝:“八十名?他又没订单,白养活职工吗?呵呵,好事儿啊!我只要熟练工人,可以把剩下的老弱病残给他。土地拿不下来,我们就另租厂房。”
      鲁国庆一愣,完全没想到墨剑峰会不按规矩出牌。他讪笑两声,感觉墨剑峰滑不溜丢的,像一条鳝鱼。
      “他那点家底我还不知道?肯定是空头支票!但问题是,他找的是区里另一个副区长的关系,何局那边压力很大。”
      墨剑峰沉思片刻,问道:“何局怎么说?”
      “何局让我们明天准时参会,要做好面对竞争的准备。”
      墨剑峰点点头,神色平静:“既然这样,我们就去看看胡文采能玩出什么花样。”
      第二天上午,区工业局会议室里,体制改革会准时召开。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区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何厚土局长坐在主位。
      墨剑峰和鲁国庆被安排在旁听席,对面坐着胡文采和一个穿着西装、面目陌生的中年男子。胡文采见到墨剑峰,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墨剑峰心里暗骂,“我已经搭上线了,届时卷走熟练工人,看你怎么玩?”
      会议开始后,何厚土先介绍了红旗厂的基本情况和改制必要性,然后请双方分别陈述方案。
      胡文采抢先发言,夸夸其谈地讲述了自己的“宏伟计划”:不仅要全盘接收红旗厂,还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高科技产品”,承诺安置八十名职工,年创税百万...
      几位与会领导听得频频点头,显然被胡文采画的大饼所吸引。
      饶是墨剑峰两世为人,动用读心术以后,听到几位领导各怀鬼胎,心里也是郁闷。
      分清敌我后,墨剑峰心里有了主意,以后自己可以团结一部分志同道合的,拉拢一部分见风使舵的,打击一部分唱反调的。
      看来,读心术也并非没用,只是要会用,要用对地方。
      就在墨剑峰神游九霄之时,听到有人喊自己发言。
      墨剑峰他站起身,不慌不忙地走到前面,先向与会各位领导鞠躬致意,然后开始陈述起来。
      与胡文采的空洞承诺不同,墨剑峰的方案务实而详细。
      他从市场分析入手,讲到代工业务的可行性和盈利模式,展示了设备清单和资金计划。重点强调——他已经有了代工订单,可以马上开工。最后,他才提到职工安置和未来发展规划。
      当墨剑峰提到已经代发工资,初步检修设备、联系好首批订单时,几位领导明显表现出更大兴趣。
      “也就是说,如果方案通过,红旗厂下周就能复工?”一位领导问道。
      墨剑峰肯定地点头:“设备检修已经完成百分之七十,原料渠道都联系好了,只要方案通过,立即可以开始试生产。”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与胡文采的空头支票相比,墨剑峰的务实方案显然更受青睐。
      胡文采见状,急忙站起来:“各位领导,我想提醒一下,这位墨总来自外地,是否可靠还需要调查。而我作为红旗厂的老职工,对厂子有感情,肯定不会半途而废。”
      墨剑峰心里暗骂:“蛀虫从来都对树木有感情。”
      何局长沉吟片刻,开口道:“这样吧,两个方案都有可取之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今天就不做决定了。”
      会后,何厚土特意留下墨剑峰:“墨总,你的方案很务实,我个人比较看好。但胡文采那边也有领导支持,这事有点棘手啊。”
      墨剑峰平静回答:“何局,我相信领导会做出最符合职工和区里利益的决议。最差的结果,是我另租场地,只要工资高,我相信能招到人。”
      何厚土脸色一沉:“墨总也不用那么极端,市里多次提出,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这时,墨剑峰又听到何厚土的心声:“牛什么?在这里,你就是想另租厂房开厂,也得我们点头!”
      走出会议室,鲁国庆急不可待地问:“怎么样?何局长怎么说?”
      墨剑峰望向远处天空,目光深邃:“他说还需要研究。但我感觉,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胡文采那个王八蛋,净会捣乱!”鲁国庆愤愤不平。
      墨剑峰拍拍他的肩:“别急,鲁大哥。既然明面上走不通,我们就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什么办法?”
      墨剑峰狡诈地眨眨眼:“找出胡文采的软肋。他在红旗厂这么多年,不可能屁股干干净净的。”
      鲁国庆恍然大悟:“对啊!我这就去找老会计聊聊,肯定能挖出点什么!”
      看着鲁国庆远去的背影,墨剑峰深吸一口气。
      商海沉浮,总是要和政府打交道的,像何厚土这类尸位素餐的人,一抓一大把。
      墨剑峰就算了一下,自己已经来了半个月,现在进展太慢了:“看来,需要上点手段了,否则,这些人拖也会把自己拖死。”
      就在墨剑峰心里恼火之际,此刻在这个城市的另一个角落,胡文采正对着电话那头的人点头哈腰:“老板你放心,我已经按您说的做了...区里那边暂时拖住了...是是是,我知道时间紧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