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十一月的沈阳,初冬的寒意悄然而至。教室的窗户上开始出现细密的水汽,校园里的银杏树已经落光了最后一片叶子,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指向灰蓝色的天空。
期中考试的成绩单发下来时,沈潇桐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后排的辛瑾瑜,发现他正对她眨眼睛,嘴角挂着那抹熟悉的狡黠笑容。
“恭喜啊,数学终于及格了。”下课后,辛瑾瑜走到她桌前,手指轻轻敲了敲她的试卷。
“这都要感谢某人的耐心辅导。”沈潇桐小心地收起试卷,注意到辛瑾瑜的校服外套里穿着一件深蓝色的毛衣,领口露出白色的衬衫领子,看起来比平时更加清爽。
苏馨恬凑过来看了看分数,惊叹道:“进步好大!你俩的学习小组效果这么明显?”
“是某人开窍了。”辛瑾瑜说着,习惯性地想揉沈潇桐的头发,却在半空中停住,转而拍了拍她的肩膀,“继续保持。”
这个细微的变化让沈潇桐心里泛起一丝涟漪。她发现,自从郊游回来后,辛瑾瑜的那些亲昵举动似乎都多了几分克制,却又显得更加真诚。
---
周五的学习小组,辛瑾瑜带来了一本厚厚的相册。
“这是我爷爷留下的老照片。”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相册,里面是些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大部分都是在延安时期拍的。”
沈潇桐和苏馨恬好奇地凑过去。照片上的人们穿着朴素的军装,脸上却洋溢着坚定的笑容。有一张照片特别引人注目——一个年轻士兵站在窑洞前,手里拿着一本书,眼神明亮。
“这就是我爷爷。”辛瑾瑜轻声说,“他曾经是抗大的学生。”
“抗大?”沈潇桐好奇地问。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辛瑾瑜解释道,“那时候条件很艰苦,但爷爷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充实的时光。”
苏馨恬仔细端详着照片:“你爷爷长得和你好像,特别是这双眼睛。”
辛瑾瑜笑了:“我奶奶也这么说。”
沈潇桐看着照片上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忽然理解了辛瑾瑜对历史的痴迷。那些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他家族的记忆,是流淌在他血液中的传承。
“你爷爷一定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她轻声说。
辛瑾瑜的眼神柔和下来:“是啊。他经常告诉我,年轻人要有理想,但也要脚踏实地。”
那一刻,沈潇桐在辛瑾瑜眼中看到了少见的认真与深沉。
---
随着期末的临近,学习小组的氛围也紧张起来。然而辛瑾瑜总有办法在枯燥的复习中制造一些小惊喜。
这天,当沈潇桐被一道复杂的数学题难住时,辛瑾瑜突然合上课本。
“休息十分钟。”他宣布,然后从书包里掏出三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我奶奶说的,学习累了要吃甜食补充能量。”
红薯的香甜气息立刻弥漫了整个房间。苏馨恬惊喜地接过一个:“你怎么知道我最爱吃烤红薯?”
“ENFJ的喜好不难猜。”辛瑾瑜得意地挑眉,把最大的那个递给沈潇桐,“小心烫。”
沈潇桐捧着温热的红薯,感受着从掌心传来的暖意,忽然觉得冬天的寒冷也不那么难熬了。
“其实,”辛瑾瑜一边剥着红薯皮一边说,“我爷爷和奶奶就是在延安的冬天认识的。那时候物资匮乏,我爷爷经常省下自己的口粮,换红薯给我奶奶吃。”
“好浪漫啊。”苏馨恬感叹道。
辛瑾瑜笑了:“我奶奶说,那时候的感情很单纯,就是彼此扶持,共同进步。”
沈潇桐默默地吃着红薯,甜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她看着辛瑾瑜被热气熏得微微发红的脸颊,忽然明白了什么是“单纯的感情”。
---
十二月初,沈阳下了第一场雪。
清晨,沈潇桐推开窗,发现整个世界都被纯净的白色覆盖。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飘落,像无数轻盈的羽毛从天空洒下。
到了学校,她发现辛瑾瑜早就到了,正和几个男生在操场上打雪仗。看见她,他立刻跑了过来,鼻尖冻得通红,眼睛里却闪着兴奋的光。
“沈潇桐,快来!我们组了个雪仗联盟!”
看着他孩子气的模样,沈潇桐忍不住笑了:“你都多大了还打雪仗?”
“在雪面前,人人都是孩子。”他理直气壮地说,突然从背后拿出一个小雪人,“看,这是我做的修勾勾。”
那个小雪人确实有几分ENFP修勾勾的神韵,特别是用树枝做成的笑脸,简直栩栩如生。
“你怎么做到的?”沈潇桐惊喜地问。
“这是秘密。”辛瑾瑜神秘地笑着,把雪人轻轻放在窗台上,“送给你。不过它可能活不过今天中午。”
果然,随着气温升高,小雪人在第三节课间就开始融化了。沈潇桐看着它渐渐变小,心里竟然有些舍不得。
午休时,辛瑾瑜又来了,这次手里拿着一个用毛线织成的修勾勾挂件。
“这个不会化。”他把挂件递给沈潇桐,“我奶奶织的。我说要送给一个很重要的朋友,她就连夜赶工。”
沈潇桐接过挂件,发现它和小雪人惊人地相似,连那抹俏皮的微笑都如出一辙。
“帮我谢谢奶奶。”她轻声说,感觉心里暖暖的。
辛瑾瑜看着她把挂件小心地收进笔袋,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
期末考前最后一周,辛瑾瑜提议学习小组去市图书馆复习。
“换个环境,效率更高。”他如是说。
市图书馆的阅览室安静而温馨,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在木质桌面上。三个人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开始了紧张的复习。
休息时,沈潇桐在书架间漫步,偶然发现了一本精装的《非人哉》画集。她正想伸手去拿,另一只手也同时伸向了那本书。
是辛瑾瑜。
两人的手指在书脊上轻轻相触,又同时缩回。
“你先看。”辛瑾瑜轻声说。
“一起看吧。”沈潇桐鼓起勇气说。
他们在窗边的座位上并肩坐下,一起翻阅那本画集。当翻到九月和精卫的合影时,辛瑾瑜突然说:“你知道吗?我觉得精卫和九月很像我们。”
沈潇桐惊讶地看着他。
“一个执着坚定,一个活泼开朗,”他解释道,“但都在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
沈潇桐低头看着画页,心里泛起涟漪。她从未想过,辛瑾瑜会把他们和漫画角色相提并论。
“我觉得你更像海燕。”她轻声说,“总是在探索新的可能,永远不知疲倦。”
辛瑾瑜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这个比喻我喜欢。”
窗外,雪花又开始飘落。阅览室里温暖如春,两个少年并肩而坐,分享着同一本画集,也分享着这个冬天最温暖的时刻。
沈潇桐知道,考试结束后就是寒假,他们要有一个月见不到面。但此刻,她并不觉得伤感。因为她知道,有些感情就像冬天的种子,在冰雪下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到来。
而她和辛瑾瑜,都在为了更好的自己努力着。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