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十月的沈阳,秋意渐浓。校园里的银杏树开始泛黄,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在风中摇曳。沈潇桐最喜欢这个季节,尤其是当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的时候。
周五放学后,三人小组照例在沈潇桐家学习。辛瑾瑜一进门就注意到窗台上新添了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
“这是精卫。”沈潇桐见他在看,便解释道,“我给它取了这个名字,因为它总是努力地长出新的叶片,就像精卫填海一样执着。”
辛瑾瑜凑近仔细观察那盆多肉,嘴角微扬:“确实很像。你还记不记得《非人哉》里精卫第一次见到大海时,疯狂往海里扔石子的样子?”
“记得!”沈潇桐眼睛一亮,“她丈夫还特意给她建了个填海工程现场呢。”
苏馨恬在一旁无奈地摇头:“你俩的对话总是这么天马行空。”
这时,沈潇桐的妈妈端着一盘刚烤好的饼干走进来:“孩子们,先休息一下,吃点东西。”
辛瑾瑜礼貌地接过饼干,轻声道谢。等妈妈离开后,他小声对沈潇桐说:“你妈妈真好,还会给我们烤饼干。”
“你妈妈不会做这些吗?”沈潇桐问。
辛瑾瑜摇头:“她太忙了。除了上课,还要带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他的语气很平淡,但沈潇桐还是听出了一丝失落。
“那...”沈潇桐犹豫了一下,“以后你们常来,我妈妈很喜欢热闹的。”
辛瑾瑜看着她,眼神柔和:“好。”
---
下周一的班会上,老师宣布学校要举办文化节,每个班都要准备一个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
“我们可以演《精卫填海》!”沈潇桐脱口而出,随即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更让人惊讶的是,辛瑾瑜主动要求扮演精卫的丈夫——那个一直默默支持精卫的海燕。
排练过程中,辛瑾瑜展现出了惊人的认真。他不仅仔细研读了《山海经》中关于精卫的记载,还特意去查了海燕的习性。
“海燕是一种很执着的鸟,”排练间隙,他认真地跟大家分享,“它们会一直在海上飞翔,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沈潇桐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辛瑾瑜在某些方面也很像海燕——看似自由不羁,实则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方向。
文化节当天,他们的表演大获成功。当辛瑾瑜扮演的海燕在舞台上说:“无论你要填平哪片海,我都会陪在你身边”时,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沈潇桐。
那一刻,沈潇桐感觉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
表演结束后,辛瑾瑜来到后台,递给沈潇桐一本装帧精美的《山海经》插图本。
“送给你,”他的耳根微微泛红,“谢谢你提议演这个节目,让我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沈潇桐接过书,发现书签正好夹在“精卫填海”那一页。书页的空白处,还有辛瑾瑜用铅笔轻轻画的一只海燕和一只精卫鸟,它们并肩飞翔在云端。
“你画的?”沈潇桐惊喜地问。
辛瑾瑜难得地有些不好意思:“随便画着玩的。”
苏馨恬凑过来看了一眼,挑眉道:“随便画能画这么好?你俩真是...”
她没说完,但那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让沈潇桐的脸又热了起来。
---
文化节过后,沈阳迎来了第一场秋雨。雨丝细细密密的,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纱。
课间,同学们都聚在走廊里看雨。辛瑾瑜不知从哪里变出一把伞,对沈潇桐说:“走吧,去操场走走。”
“下雨天去操场?”
“雨中的操场别有风味。”他眨眨眼,“ENTP的直觉。”
果然,雨中的操场安静得出奇,只有雨点打在伞面上的声音。银杏叶被雨水打湿,在地上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看那边。”辛瑾瑜突然指向操场角落的一棵大树。
沈潇桐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发现树下的长椅上坐着一只橘猫,正淡定地舔着爪子,丝毫不受雨水影响。
“它好像《非人哉》里的九月,”沈潇桐笑了,“下雨天也不忘保持优雅。”
辛瑾瑜看着她开心的侧脸,轻声说:“有时候我觉得,你也像九月——看起来软萌可爱,其实内心特别坚强。”
这是辛瑾瑜第一次这么直接地夸奖她,沈潇桐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好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
雨渐渐小了,阳光从云层缝隙中透出来,在湿润的操场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该回去了。”辛瑾瑜收起伞,“下节课是数学,不能迟到。”
回教学楼的路上,他们的肩膀偶尔碰在一起,又很快分开。那种若即若离的触感,像极了这个季节的温度——不冷不热,恰到好处。
沈潇桐知道,有些感情不需要说破,就像秋天的雨,来得悄然,去得自然也恰到好处。而他们现在这样,就很好——一起看雨,一起追梦,一起在青春的路上相伴前行。
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