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笼中佛·巢穴深处 ...

  •   Gamma-7竖井底部的黑暗,浓稠得如同实质。霍殊背靠着冰冷潮湿的混凝土井壁,关闭了头灯,让自己的感官在绝对寂静中无限延伸。那扇带有龙形标记的气密门,像一枚冰冷的徽章,镶嵌在巨大的金属挡板上,无声地宣告着此路不通。
      强行突破是自杀。电子锁、生物识别、以及几乎必然存在的物理和震动警报,会让他在打开门的瞬间就暴露无遗。他需要另辟蹊径。
      他的目光从气密门上移开,如同最精密的手术探针,开始一寸寸地扫描周围的环境。头灯的光束再次亮起,以最低功率扫过金属挡板与混凝土井壁的连接处,扫过头顶的拱顶,扫过脚下缓慢流动的污水。
      挡板与墙壁的接缝处处理得极其完美,几乎看不到缝隙。拱顶是古老的砖石结构,湿漉漉的,布满了深色的水渍和凝结的水珠。脚下,污水在黑暗中泛着微光。
      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挡板上方约一米五处,拱顶与金属挡板顶端交接的那个角落。那里,有一个不起眼的、边长约三十公分的方形检修口盖板,颜色与周围的混凝土十分接近,几乎融为一体,若非他刻意寻找这种可能的维护通道,极易被忽略。
      盖板边缘没有明显的锁具,只有几个内六角螺丝固定。这看起来像是一个通风或管道的检修口。
      霍殊心中一动。他仔细检查了盖板周围,确认没有可见的传感器或警报线。然后,他从防水背包里取出一套微型工具,选用了合适尺寸的内六角扳手。螺丝锈蚀得并不严重,在渗透润滑油和稳定而均匀的力道下,被一颗颗无声地旋开。
      他小心翼翼地托住盖板,将其取下。一股比下水道污浊空气更显干燥、带着淡淡金属和机油味道的气流,从洞口涌出。洞口后面,不是想象中的管道,而是一条狭窄的、仅容一人匍匐通过的通风管道。管壁是光滑的金属材质,向内延伸,一片漆黑,但能感觉到有微弱的气流在流动。
      通风管道!任何大型封闭设施的生命线,也是安保系统往往相对薄弱、却又四通八达的“钢铁血管”!
      这无疑是比那扇坚固的气密门更好的切入点。风险同样巨大——管道内可能有气流传感器、红外探测器,甚至巡逻的清洁机器人。但比起正面突破,这里至少提供了一丝迂回潜入的可能。
      霍殊没有立刻进入。他再次用“蜂鸟”对管道内部进行了初步侦察。管道内壁光滑,向前延伸约五六米后出现了一个直角弯道。蜂鸟传回的红外和简单电磁扫描显示,这段管道内似乎没有活跃的能量信号,但弯道之后的情况未知。
      他深吸一口气,将背包重新捆扎紧实,确保不会在爬行中发出声响或卡住。然后,他将那截肋骨匕首用防水胶带固定在顺手的小臂位置,双手戴上防滑手套,调整了一下头灯的角度,毅然决然地钻进了那个狭小的洞口。
      管道内空间极其逼仄,霍殊只能靠手肘和膝盖的力量,一点点向前挪动。金属管壁冰凉的触感透过衣物传来,每一次移动,身体与管壁的轻微摩擦声在封闭空间里都被放大,让他不得不将动作放到最缓、最轻。空气流通不畅,弥漫着机油和静电的味道,呼吸略显困难。
      他爬得很慢,像一只谨慎的壁虎,每前进一段距离,就停下来,用“蜂鸟”探查前方的情况,倾听远处的动静。管道并非笔直,不时出现弯道和岔口。他根据对蓝图的大致方向感,以及气流微弱的流动方向(通常从外部流向内部核心区域),选择着路径。
      爬行了大约二十米,穿过一个向上的竖管后,他进入了一段明显更粗、气流也更稳定的主管道。在这里,他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极其微弱但持续不断的低沉嗡鸣声,与他在实验室外感受到的振动频率吻合。他正逐渐接近核心区域。
      就在他准备继续向前时,“蜂鸟”传回的实时画面显示,前方约十米处的管道顶部,悬挂着一个不起眼的、硬币大小的装置——一个气流压力传感器。
      一旦有较大物体(比如人)通过,引起气流压力的显著变化,警报很可能就会被触发。
      霍殊停下动作,屏住呼吸。他仔细观察着那个传感器的位置和管道结构。传感器正好安装在管道截面略有收窄的位置,显然是精心设计过的。直接爬过去必然触发警报。
      他沉吟片刻,从背包侧袋取出一卷极细的、近乎透明的钓鱼线,以及一小块可塑形的、类似橡皮泥的惰性密封材料。他小心翼翼地用钓鱼线牵引着那小块密封材料,如同进行一场微创手术般,缓慢地将材料送到传感器前方的管道壁顶部,轻轻按压,暂时部分堵塞了管道上方的气流通道,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微小的、稳定的压力扰动。
      然后,他等待了几分钟,让系统适应这个新的“背景噪音”。接着,他调整姿势,将身体尽可能扁平,紧贴着管道底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从传感器下方那个气流影响最小的区域,一点一点地挪了过去。
      整个过程耗时将近十分钟,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精神高度集中。当他的双脚完全越过传感器区域后,他才缓缓松了口气,将钓鱼线和密封材料小心收回。
      继续前行。嗡鸣声越来越清晰,空气中那股淡淡的化学试剂味道也隐约可辨。他又遇到了几个岔路口,根据声音和气味的方向,选择了一条向下的支路。
      爬行了不知多久,前方似乎出现了微弱的光亮。霍殊关闭头灯,放缓速度,悄无声息地向前挪动。光亮来自管道下方的一个格栅式出风口。
      他爬到出风口边缘,小心翼翼地向下望去。
      只看了一眼,他的呼吸便为之一滞。
      下方是一个巨大的、挑高至少十米的空间。与其说是房间,不如说是一个地下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数台庞大而结构复杂的仪器,形态与他之前在304室隔断后看到的那个圆柱形仪器类似,但规模更大,连接着更多的管线和能量导管,发出低沉的运行嗡鸣。幽蓝色的光芒在这些仪器表面流动,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
      广场四周,是数层带有环形走廊的金属结构,分布着多个独立的透明实验室单元。一些穿着全封闭防护服、看不清面目的人员在走廊和单元间无声地走动,操作着各种设备。
      这里,就是LBP层。龙渊集团隐藏在海德堡地下的真正核心!
      霍殊的目光急速扫视,很快锁定了一个位于广场侧面、相对独立的单元。那个单元的门牌上,清晰地标着:5-4-0。
      单元5-4-0的观察窗内,似乎有更加密集的管线接入,内部的光线也呈现出一种异样的、不稳定的闪烁状态。
      而更让霍殊心惊的是,在广场中央那几台巨大仪器环绕的区域内,地面上铭刻着一个直径数米的、巨大的、发出微弱荧光的图案——
      正是那个被圆圈环绕的龙形图腾。
      佛珠在腕间,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强烈而持续的温热,甚至带着轻微的震颤,仿佛与下方那个庞大的能量源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霍殊屏住呼吸,将自己完全隐藏在通风口的阴影里。
      他终于找到了巢穴的核心。而真正的危险与秘密,才刚刚露出冰山一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