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准备行囊 ...

  •   决定一旦做出,家里便弥漫开一种比往日更沉重、更无言的氛围。象是暴风雨来临前,那种令人心悸的、粘稠的平静。李桂兰不再流泪,也不再劝说,她象是被抽走了所有抗争的力气,只剩下一种认命般的、机械的忙碌。
      她翻箱倒柜,将家里那床最好、也是唯一一床还算厚实的棉被抱了出来。被面是多年前结婚时置办的,大红牡丹的图案早已褪色发白,边角也磨出了毛边。她将它拆开,露出里面颜色灰黄、板结发硬的棉絮。她把这些棉絮一点一点地、极其耐心地撕扯开,在午后短暂而无力的阳光下,用一根细竹棍反复拍打。灰尘和细小的纤维在光柱中狂舞,象是为这场离别举行的、卑微的祭典。她拍打得那样用力,仿佛要将里面所有潮湿的、冰冷的、属于北方的晦暗气息都驱逐出去,只留下蓬松的、或许能抵御南方未知寒冷的温暖。
      张建设默默地看着,想搭把手,却被妻子无声地推开。她那沉默的、近乎固执的背影,比任何哭闹都更让他揪心。他知道,她在用这种方式,做着最后的、无言的挽留和抗争。
      邻居王婶的身影,适时地出现在门口,倚着门框,手里抓着一把瓜子,嗑得“咔吧”作响,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屋里扫视。
      “哟,桂兰,这是干啥呢?这么大阵仗?”她吐着瓜子皮,声音带着惯有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腔调,“哟,连压箱底的被子都拆洗了?这是……真要打发建设去南边那个火坑啊?”
      她不等回答,自顾自地往下说,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屋里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要我说啊,南方那地方,乱着呢!人生地不熟,被人骗了卖了都没处说理去!报纸上不都登了?黑厂!克扣工钱!哪比得上咱们北春,好歹是家门口,穷是穷点,踏实!”
      她的话,像阴沟里泛起的沼气,毒辣而刺鼻。
      李桂兰拍打棉絮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甚至更加用力,只是脊背挺得愈发僵硬。张建设则别过脸去,盯着墙角那一片水渍留下的污痕,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王婶见没人搭腔,觉得无趣,又转向张建设,假惺惺地叹道:“建设啊,不是婶子说你,你这把年纪了,还去遭那个罪?不如就在家附近找个零活,桂兰也能放心不是?听说……南边还有那种传染病,吓人着呢!”
      她说完,拍了拍手上的瓜子屑,扭着身子走了,留下满地的瓜子皮和一屋子更加凝滞的空气。
      李桂兰仿佛没听见,她将拍打蓬松的棉絮重新絮好,又一针一线,细细地缝制起来。针脚密实而匀称,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不安、所有的牵挂,都缝进这床被子里。昏黄的灯光下,她的侧影单薄得像一张纸,却承载着难以想象的重负。
      第二天,李桂兰又从那个藏得紧紧的米缸底层,摸出一个小布包,里面是她攒了许久、原本想给女儿添置过冬棉鞋的鸡蛋。她将鸡蛋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洗干净,然后烧开一锅水,将它们煮熟。煮熟后,她并没有立刻捞出,而是做了一件让张建设眼眶发热的事——她翻出过年时写对联剩下的一小张红纸,用水化开,将那点可怜的红颜料,仔细地、一个个地涂抹在洁白的蛋壳上。
      鸡蛋被染成了淡淡的、不均匀的粉红色,在昏暗的灶间里,像一串笨拙而脆弱的希望。这是北方的老习俗,出远门带上红鸡蛋,图个平安、吉利。她做得那么专注,那么虔诚,仿佛这简陋的仪式,真能护佑丈夫穿越千山万水,一路平安。
      张建设看着妻子染红的、带着颜料痕迹的手指,看着那一个个粉红色的鸡蛋被小心地码放在行囊的角落里,和那床重新缝制的、似乎还带着阳光味道的棉被放在一起。他喉咙哽咽,一个字也说不出。
      行囊,就在这压抑的沉默、邻居的冷语和妻子无声的劳作中,一点点地被打点起来。那里面,装着的不仅仅是衣物和被褥,更是一个女人所有的担忧、一个家庭最后的希望,以及一份沉甸甸的、用沉默包裹的、近乎绝望的爱。
      北春火车站的站台,从来不是个温情脉脉的地方,而在这个灰蒙蒙的清晨,它更像一个巨大的、冰冷的、充满离愁别绪与混乱喧嚣的修罗场。
      空气里混杂着煤灰刺鼻的硫磺味、人体汗液的酸腐气、劣质烟草的辛辣,还有某种即将远行或送别带来的、无形的焦虑与悲伤。巨大的蒸汽机车像一头黑色的、沉默的巨兽,匍匐在铁轨上,不时喷出一股股浓郁的白色蒸汽,发出“噗嗤——噗嗤——”的、沉重而压抑的喘息声。这白雾迅速弥漫开来,笼罩了整个站台,将一张张模糊的面孔、一声声嘶哑的呼喊都裹挟其中,更添了几分迷茫与不安。
      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动、推搡。扛着巨大编织袋的农民工,拖着行李箱神色匆忙的出差者,哭喊着舍不得父母的孩子,还有更多像张建设一样,背着简单行囊、脸上写着茫然与决绝的下岗工人。叫嚷声、哭喊声、列车员的哨声、小贩的叫卖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头皮发麻的声浪,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
      张建设穿着一身他最体面、却依旧难掩寒酸的深色外套,背着那个被李桂兰塞得鼓鼓囊囊、几乎要裂开的旧帆布包,手里还提着一个网兜,里面是几个染着笨拙红色的煮鸡蛋。李桂兰紧紧跟在他身边,一只手死死攥着他的衣角,仿佛一松手,他就会被这汹涌的人潮瞬间吞没、卷走。张小梅被母亲另一只手牵着,小脸冻得通红,大眼睛里充满了对这场混乱的恐惧和对父亲即将离去的无措。
      “让让!让让!挤什么挤!赶着投胎啊!”一个粗暴的声音在他们身后炸响,一个扛着巨大麻袋的壮汉毫不客气地用肩膀撞开了李桂兰,差点把她带倒。
      张建设连忙扶住妻子,怒目看向那壮汉,对方却只是回瞪一眼,骂骂咧咧地继续往前挤。
      “呸!晦气!” 一个熟悉而刺耳的声音,像毒蛇一样钻进他们的耳朵。不用回头,也知道是阴魂不散的王婶,她不知怎么也挤到了附近,正对着他们这边撇着嘴,“送个行跟生离死别似的!好像去了就能发财一样!别到时候钱没挣着,人再……”
      她的话没说完,但那股子幸灾乐祸和诅咒的意味,比这站台上的寒气更刺骨。
      李桂兰的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攥着张建设衣角的手更加用力,指节惨白。她没有回头去理论,甚至没有去看王婶一眼,只是将所有的力气和恐惧,都灌注在了那只死死攥着丈夫衣角的手上。她的目光,死死地锁在张建设脸上,里面是千言万语,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张小梅被这混乱和母亲异常的紧张吓到了,小声地啜泣起来,紧紧抱住父亲的腿,把小脸埋在他冰凉的裤子上,呜咽着:“爸爸……别走……”
      这哭声,像最后一把锤子,砸碎了张建设勉强维持的镇定。
      火车汽笛猛地拉响,尖锐而悠长,像一道最终的催命符。
      “前往广州方向的 K444次列车即将开车,请送亲友的旅客抓紧时间下车……”
      列车员毫无感情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在站台上回荡。
      人群瞬间更加骚动起来,最后的告别、最后的叮嘱、最后的眼泪,在这一刻轰然爆发。
      张建设知道不能再等了。他猛地蹲下身,用力掰开女儿紧抱着他的手,将那几个红鸡蛋塞进女儿怀里,然后用尽全身力气,挣脱了妻子那几乎要嵌进他衣服纤维里的手指。
      他什么也来不及说,甚至不敢再看妻子那泫然欲泣、充满绝望的脸和女儿挂满泪珠的小脸。他转身,像一条泥鳅,凭借着多年在车间拥挤环境中练就的本能,拼命地挤开身边的人,朝着最近的一个车门冲去。
      在他踏上火车踏板,即将被人流卷入车厢的前一刻,他猛地回头。
      透过弥漫的、带着煤灰味道的白色蒸汽,他看到妻子李桂兰,竟然挣脱了人群的束缚,疯了似的追着车窗跑了几步。她的头发散了,脸上分不清是泪水还是蒸汽凝结的水珠,在站台昏暗的光线下闪着破碎的光。她奋力地将用手帕包着的什么东西,通过一个尚未完全关闭的车窗缝隙,塞了进去!
      是那几个红鸡蛋!她最终还是把这份带着她体温和笨拙祈愿的“平安符”,塞给了丈夫!
      火车发出一声更加沉闷的嘶鸣,车轮开始缓缓转动。
      张建设的脸死死贴在冰冷、肮脏的车窗玻璃上。他看到了妻子最终停下脚步,站在空旷起来的站台上,身影在巨大的蒸汽机车和弥漫的雾气衬托下,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单薄,那么无助。他也看到了女儿被母亲紧紧搂在怀里,还在朝着火车方向哭喊着,那小脸上的悲伤和恐惧,穿透了玻璃,狠狠刺入他的心脏。
      站台、妻子、女儿、王婶那模糊却带着讥诮的脸……所有的景象,都在车轮加速的“哐当”声中,迅速向后飞掠,变小,最终,彻底消失在弥漫的煤烟和他无法抑制的、滚烫的泪水里。
      站台空了。只剩下满地狼藉的垃圾,和空气中久久不散的、离别的悲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