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火树银花不夜城 ...
-
春节的余温还未散尽,汴京城的街巷已经迫不及待地换上了节日的盛装。自正月十三起,元宵的氛围便一日浓过一日,与元旦的宗族礼序不同,元宵的气息更野、更烈,带着“金吾不禁”的纵情与“玉漏莫相催”的洒脱。商铺早早挂出了各式花灯,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远处乐棚试音的丝竹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序曲。
十五日午后,陈启明与林静换上了用空间里现代面料仿制的新衣,虽形制是宋人的宽袍大袖,但挺括的质地和细微的剪裁调整,让他们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精神。文晏之秀才早早等在巷口,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衫,却浆洗得干干净净,脸上带着难得的红光。孙大嫂一家更是穿戴一新,两个孩子像是出笼的雀儿,举着新买的纸风车,在人群中兴奋地钻来钻去。
“今日御街可是热闹极了!”文秀才捻着胡须,眼中闪着期待的光,“听闻今年灯山比往年更高,机关更巧,连官家都要亲登宣德楼与民同乐!”
一行人随着人潮涌向御街。越靠近皇宫,人流越是密集,车马几乎难以通行。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旋煎羊的焦香、白肠的咸鲜、撒子的油润,还有糖渍果子的甜腻,混杂着人群呼出的白汽,构成一幅鲜活的人间烟火图。
还未抵达宣德楼,喧嚣已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巍峨的宣德楼。楼高五丈,碧瓦朱甑,飞檐如凤翼展翅,斗拱层叠如云,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闪耀着庄重而华丽的光泽。楼前早已用棘刺围出一片巨大的区域,称为“棘盆”,其中树立着数根高达数丈的长竿,缠着彩绸,宛如巨帆桅杆,直指苍穹。
“快看!上竿的要开始了!”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只见一个精瘦的汉子,赤着上身,腰间系一条红绸,如猿猴般缘竿而上。他手足并用,动作敏捷,每上升一尺,底下便是山呼海啸般的喝彩。至竿顶,他突然一个翻身,单足倒立,双臂平伸,宛如展翅的苍鹰。
“好——!”数万人的呼吸仿佛在这一刻停滞。
喝彩声未落,竿顶之人又是一个筋斗,头下脚上急坠数尺,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竟用双脚勾住横杆,悬在空中来回摆荡。
“天神!真乃天神也!”孙大嫂捂着心口,连连惊叹。她身边的小女儿看得忘了眨眼,手中的糖人都快化了。
文秀才却更留意灯景。他指着宣德楼两侧延伸出去的御街长廊,那里正由宫中匠人悬挂数以万计的灯烛。“瞧那‘灯山’,今年竟效蓬莱仙境,以机关驱动玉龙喷水,仙人往来,何其巧思!”
只见那灯山层峦叠嶂,以彩绸、琉璃、明角堆叠出仙宫楼阁,内置的机关让水流沿着山势潺潺而下,玉制的龙口不时喷出水雾,在灯光映照下虹彩隐现。更有纸扎的仙翁、玉女借助隐藏的丝线缓缓巡游,栩栩如生。灯山两侧,还悬挂着巨大的“佛灯”和“道灯”,佛灯绘着菩萨罗汉,道灯描着三清诸神,光影交错,恍如神佛降临人间。
当日影西斜,暮色四合,真正的奇迹降临了。
仿佛有一只无形巨手,瞬间点燃了星河,并将其倾泻于汴京大地。
宣德楼前,灯山骤然放明,万千烛火透过琉璃彩罩,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晕,将楼前广场照得纤毫毕现。御街两廊,刹那间火树银花,竞放光明。莲花灯清雅,走马灯旋转不休,羊皮灯上绘着戏文故事,更有硕大无朋的琉璃灯、巧夺天工的白玉灯……光影流动,汇成一条璀璨夺目的灯河。
丝竹管弦之声从各处乐棚升起,与鼎沸人声、小贩吆喝、杂耍锣鼓交织成一首宏大的都市狂欢曲。不远处,一个杂耍班子正在表演“吞铁剑”,那汉子仰头将一柄明晃晃的长剑缓缓插入喉中,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呼;另一侧,几个艺人正在表演“傀儡戏”,木偶在丝线的操控下翩翩起舞,动作灵动,引得孩子们拍手叫好。
孙大嫂在一个关扑摊前试手气,用几文钱博得了一方苏绣手帕,喜得见牙不见眼。她的儿子则举着新买的鲤鱼灯,在腿缝间追逐着光影。文秀才在一处文人灯谜前驻足,摇头晃脑地猜着谜面。林静也被吸引,看到一个谜面书:“‘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她略一思索,便莞尔道:“可是‘日’字?”棚主赞道:“小娘子冰雪聪明!”赠她一盏精巧的荷花灯。
陈启明立于这流光溢彩的中央,望着万灯齐燃、车马喧阗、游人如织的盛景,只觉词穷。一股跨越时空的共鸣油然而生,他不由自主地低声吟哦: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话音未落,身旁的文晏之猛地转过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彩,一把抓住陈启明的衣袖:“‘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已是绝唱!程兄此句——‘东风夜放花千树’,以春神催开人间灯火,何其瑰丽想象!‘更吹落,星如雨’,这漫天灯火,竟是星辰被吹落了吗?意境之奇崛,胸怀之壮阔,直追前人而又别开生面!绝妙!绝妙啊!”
陈启明一时语塞,只得含糊道:“偶得之,偶得之,文兄过誉了。”心中却暗叹,这未来辛弃疾的名句,在此刻竟是如此贴切。
此时,宣德楼上黄帘微动,楼下的百姓顿时沸腾起来。“官家!是官家!”欢呼声如山呼海啸。只见楼上有内侍开始向楼下抛洒象征吉庆的糕点果品,金盘银盒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楼下万头攒动,争相抢夺,欢声雷动,将节日气氛推向最高潮。
林静提着小巧的荷花灯,站在陈启明身侧。周遭是声浪与光海的漩涡,是鲜活、滚烫、扑面而来的盛世烟火气。她深深吸了一口这混合着食物香气、烛火气味与万人体温的空气,轻声道:“真美。”
“是啊,”陈启明点头,望着这片他决心守护的灯火,“守护这样的夜晚,或许就是我们留在这里的意义。”
夜深,人潮未散。他们随着缓缓移动的人流,意犹未尽地踏上归途。孩子们已经在孙大嫂的怀里沉沉睡去,手里还紧紧攥着没吃完的糖人。文秀才依旧沉浸在方才的诗句之中,口中喃喃重复着“星如雨”。回首望去,汴京城依旧是不眠的星河,是坠入凡间的梦境。
元宵的灯火,不仅照亮了汴京的夜空,更在他们心中点燃了温暖而坚定的火焰。佳节过后,春信将至,属于他们的、真正改变时代的征程,即将随着泥土的芬芳,破土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