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拉黑与删除 ...

  •   从张伟那场充满“成功学”味道的咖啡讲座里逃离出来,颜锦轩感觉自己的灵魂像是被扔进了一个巨大的、高速旋转的脱水机,所有的情绪、期待、乃至最后一点作为“社会人”的体面,都被甩干、剥离,只剩下最核心的、冰冷的、名为“生存”的驱动内核。
      他拖着行李箱,重新回到那个熟悉的天桥洞下。午后的阳光勉强透过缝隙,在地面上投下几块摇晃的光斑,像垂死者心电图最后的波动。他瘫坐在冰冷的墙角,行李箱歪在一边,连把它扶正的力气都吝啬付出。
      张伟那些关于“包装”、“借力”、“变现”的词汇,像一群嗡嗡作响的苍蝇,在他空荡的脑壳里盘旋。“所以,按照张总监的理论,我现在应该把天桥洞包装成‘极简风城市观景房’,把捡瓶子美其名曰‘城市矿产勘探’,再把我的落魄经历写成爆款网文,实现流量变现?” 他扯了扯嘴角,连自嘲都显得有气无力。
      饥饿和疲惫如同跗骨之蛆,啃噬着他最后的意志。他看着桥洞外车水马龙、光鲜亮丽的世界,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被错误投放到这个副本的BUG角色,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像冰冷的潮水,漫过胸口,让他窒息。他需要一点声音。一点回应。哪怕只是虚拟的,来自那个他曾经也活跃其中的、线上世界的,一点点微弱的回声。
      他想起了微信朋友圈。那个曾经他偶尔会晒加班、晒代码、晒“邻里通”进展,也会给各路“朋友”点赞评论的舞台。他已经很久没发过状态了,久到他自己都快忘了密码。
      “也许……发个告别?” 一个念头鬼使神差地冒了出来。不是乞求,不是卖惨,只是一种……仪式性的告别。向他奋斗过、挣扎过、最终却将他无情抛弃的燕都,做一个了断。也向朋友圈里那些沉默的“观众”,做一个最后的、无声的谢幕。
      他拿出那个屏幕裂纹如同他人生轨迹的手机,指纹解锁,点开那个绿色的图标。微弱的信号格在桥洞下顽强地跳跃着。
      他点开朋友圈发布界面,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悬停了很久。打打删删,最终,只留下了四个字,加上一个简单的标点:【燕都,再见。】没有配图。没有定位。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渲染。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他甚至不确定能否听到回响。
      点击,发送。他握着手机,屏幕的光映着他憔悴而麻木的脸。他像一个等待审判的囚徒,等待着可能的点赞,可能的评论,哪怕只是一个表情符号,一个“?”。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手机安静得像一块板砖。几分钟后,屏幕终于亮起,提示有新的消息。
      他的心莫名地紧了一下。点开。是一个点赞。来自……“XX保险客户经理小李”。那是他上次被迫帮公司统一办理业务时加的,连面都没见过。
      接着,又蹦出一个点赞。来自……“XX小区菜鸟驿站”。
      第三个点赞。来自……“抖影极速版拉新专员”。
      颜锦轩看着这三个如同AI自动推送般的点赞,感觉自己像个在舞台上用力谢幕,却发现台下只有几个扫地机器人在按照程序鼓掌的小丑。
      他刷新了一下朋友圈。他那条“燕都,再见。”孤零零地挂在那里,下面除了那三个“僵尸粉”的点赞,空空如也。
      没有他曾经以为关系还不错的同事的问候。没有他大学时称兄道弟的同学的关心。没有他因为各种项目、活动添加的“人脉”的任何痕迹。一片死寂。仿佛他发出的不是一条告别动态,而是一颗投入黑洞的光子,连一丝涟漪都无法激起。
      “挺好,” 他对自己说,“安静,环保,不打扰别人。”
      他退出朋友圈,下意识地顺手点开了微信通讯录。列表很长,几百个联系人,密密麻麻的头像和昵称,像一座微缩的城市。这里面,有他曾经视为导师的前辈,有一起熬夜赶项目的伙伴,有在酒桌上拍着胸脯说“有事说话”的“朋友”……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着他。他开始漫无目的地滑动列表,手指机械地向下翻动。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个熟悉的昵称上——“奔跑的蜗牛”。那是他一个前同事,两人工位相邻,经常一起吐槽公司,关系算是不错。他离职时,对方还说要常联系。
      他下意识地想点开对方的头像,看看近况。然而,指尖触碰到屏幕的瞬间,弹出的却不是熟悉的个人资料页,而是一个冰冷的、灰色的提示框:【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您还不是他(她)的朋友。请先发送好友验证请求,对方验证通过后,才能聊天。】
      被删除了。颜锦轩愣住了,手指僵在半空。一种荒谬的、夹杂着刺痛的感觉,像电流一样窜过他的神经。他不死心,继续往下翻。
      “追风少年”(大学篮球队友)——【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
      “爱吃猫的鱼”(某个项目合作方接口人)——【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
      “薇薇安”(林薇的一个闺蜜,以前一起吃过饭)—— 【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
      一个,两个,三个……他像是着了魔,开始疯狂地、机械地滑动列表,随机点开那些曾经有过交集的名字。
      每一次点击,都像一次俄罗斯轮盘赌。而子弹,似乎总是精准地射中他。
      【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
      【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
      【对方已开启好友验证……】
      灰色的提示框,像一块块冰冷的墓碑,在他眼前不断弹出、叠加。他甚至看到了那个昨天刚和他进行过“成功学”布道的张伟的头像。他鬼使神差地点了下去——没有弹出验证框。但对话框里,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他发出的咖啡馆定位。他尝试着输入了一个“在?”,点击发送。屏幕上瞬间弹出一个红色的惊叹号,以及一行更刺眼的小字:
      【消息已发出,但被对方拒收了。】被拉黑了。
      颜锦轩握着手机,看着屏幕上那个红色的惊叹号,仿佛看到了张伟那张带着“成功”笑容的脸,在对他进行最后的、无声的嘲讽和切割。
      他忽然笑了起来。开始是低低的、压抑的笑,随后笑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癫狂,在这空旷的桥洞里回荡,显得格外渗人。他笑得眼泪都飙了出来,笑得弯下了腰,胃部因为饥饿和这剧烈的动作而阵阵抽搐。
      “哈哈哈哈……拉黑……删除……哈哈哈哈……”他一边笑,一边继续疯狂地滑动列表,像在玩一个残酷的扫雷游戏。每一次灰色的提示框弹出,每一次红色的惊叹号闪现,都让他笑得更加大声,更加歇斯底里。
      半小时。仅仅在他发出那条“燕都,再见。”的朋友圈半小时后。他的微信通讯录里,已经有几十个联系人,将他删除或拉黑。这些人,曾经都是他通讯录里的“人脉”。是他熬夜加班时互相打气的“战友”,是酒桌上勾肩搭背的“兄弟”,是项目合作时称兄道弟的“伙伴”。
      现在,他们像躲避瘟疫一样,迫不及待地将他从自己的社交图谱中清除出去。笑声渐渐平息。颜锦轩瘫坐在那里,胸口剧烈起伏,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眼神却是一片死寂的虚无。
      他明白了。彻彻底底地明白了。人脉,不是你认识谁。而是你能为谁提供价值。
      当他颜锦轩还是那个有可能“改变世界”的潜力股时,他是值得投资的“人脉”。当他还是那个大公司的程序员时,他是可以互换资源的“联系人”。当他失去工作,失去女友,失去梦想,负债累累,流落街头,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毫无利用价值的失败者时……
      他就成了别人通讯录里,需要及时清理的僵尸。是社交资产表上,亟待剥离的不良资产。是可能带来晦气和麻烦的,需要避之不及的瘟神。
      数字时代的社交规则,比现实更加赤裸,更加高效,也更加残忍。他默默地退出微信,关掉了手机屏幕。桥洞里重新陷入昏暗。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闭上眼睛。通讯录里那几十个空缺的位置,像一个个无声的嘲笑,烙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心里,却意外地,没有任何愤怒,也没有悲伤。只有一种……被彻底剥去所有虚妄外壳后,露出的、冰冷的、坚硬的真实。
      “也好。”
      “轻装上阵。”
      “从现在起,老子谁都不欠。”
      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堂课的学费,他付得足够沉重,也领悟得足够深刻。
      他睁开眼睛,看着桥洞外那片逐渐被暮色笼罩的城市。眼神里,最后一点属于过去那个“颜锦轩”的软弱和期待,彻底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废墟之上生长出来的、近乎残忍的平静,和一丝……对接下来这场“生存游戏”的,冰冷的期待。
      社交网络将他删除。现实,这片更广阔的角斗场,正等待着他赤身裸体地踏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