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长风而起 ...
-
大学四年,对周璟而言,是野草疯长的黄金时代。
他选择了国内顶尖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在这里,成绩和实力是唯一的通行证。他如鱼得水,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了学习和项目中。图书馆的闭馆音乐是他最熟悉的晚安曲,实验室的仪器嗡鸣是他最好的白噪音。
大二那年,他和志同道合的室友组建了一个小团队,瞄准了一个细分领域的市场空白,开发一款效率工具APP。创业维艰,他们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啃着冷掉的包子,为了一个代码bug争吵到深夜,也曾在资金链即将断裂时,相对无言,只有眼里的红血丝诉说着压力。
最难的时候,周璟甚至动过休学去打工的念头。但当他看到团队成员们信任的眼神,想起母亲在电话里小心翼翼的关切,以及……内心深处那份不愿再回到过去的执念,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转机出现在一次全国性的创新创业大赛上。他们的项目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并成功吸引了一家顶级互联网大厂的投资目光。最终,团队选择将项目整体出售给该大厂,周璟和核心成员也随项目一同加入。
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对产品的深刻理解,周璟在人才济济的大厂里脱颖而出。他像一块贪婪的海绵,吸收着一切能接触到的知识,从技术架构到团队管理,从产品逻辑到商业策略。五年时间,他从一个普通工程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总监,是集团内最年轻的P9级员工。
他在公司附近买了房,将母亲从老家接来。生活彻底翻盘,曾经那些因贫穷而滋生的敏感和自卑,被沉稳、内敛和专业自信所取代。那段充满戏剧性的高中岁月,连同那个叫许星辰的女孩,都已被埋藏在记忆深处,变得模糊而遥远。那笔奖金的去向,更像是一个青春里微不足道的注脚,他几乎……快要忘记了。
* * *
而与周璟几乎平行的时空里,另一场蜕变也在悄然发生。
许星辰在得知“学校助学金”真相后,将自己关在出租屋里哭了整整一天。哭命运的无常,哭世态的炎凉,也哭那个匿名者(她潜意识里排除了周璟,觉得他不可能有那么多钱)给予的、冰冷规则下的最后一丝温暖。
眼泪流干后,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决心。她撕掉了过去所有的时装杂志,卖掉了衣柜里最后几件名牌衣服,换来了复读的学费和生活费。
复读的那一年,是她人生中最灰暗也最纯粹的一年。她像个苦行僧,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被试卷和参考书填满。她不再是那个众星捧月的许星辰,她只是一个想要抓住救命稻草的、普通的复读生。
一年后,她以高出重本线六十多分的成绩,考入了一所顶尖985大学的管理学院。
大学四年,她是同学眼中的“拼命三娘”。除了学习,她做家教、发传单、做市场调研,所有能赚钱、能积累经验的兼职她都尝试过。她不再是为了物质享受,而是为了生存,为了独立,也为了……寻找。
她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扉页上只写了一个字母“X”。她利用一切机会,旁敲侧击地向明德中学的老师、旧识打听,试图找出那个在她坠入深渊时,递给她绳索的人。同时,她疯狂地学习商业知识,参与各种商业策划比赛,有意识地积累人脉。她知道,只有站得足够高,才有可能看清过去的迷雾,也才有能力……偿还那份恩情。
曾经的活泼外放被她深深埋藏,取而代之的是冷静、理智和超乎年龄的缜密与干练。那个像火一样燃烧的少女,在经历淬炼后,变成了一把收敛了所有光芒、却更加锋利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