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七月十一日其二 ...

  •   琼华台上,歌舞愈发绚丽,觥筹愈发交错。在座知情人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却从未放松。方皓与景海坐在席中,看似在欣赏歌舞,实则心神不宁。方皓的目光不时扫过御座旁静立的阎玥玥,她今日依旧是一身素雅宫装,神情淡漠,仿佛与世无争,但方皓却能感受到那平静表面下暗藏的汹涌。他也留意着朝阳公主,只见她坐在皇后下首,脸色不佳,显然晨间的事情依旧让她郁结于心,眼神时不时瞟向席间一位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傲气的年轻官员——正是那位赵公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在众人以为今日将平静度过时,位列宾客前席的突厥使臣团中,一位身着华丽皮裘、身材魁梧的使者站了起来,手持酒杯,向御座上的皇帝躬身一礼,声若洪钟:
      “尊敬的大皇帝陛下!值此万寿盛典,外臣谨代表我突厥可汗,敬祝陛下福寿安康,愿两国邦交永固,边境安宁!”
      皇帝脸上带着惯有的疲惫笑容,微微颔首,举杯示意。
      那突厥使者话锋一转,声音更加洪亮:“为表我部诚意,加深两国情谊,我部愿与天朝永结秦晋之好!我部英勇的俟利发阿史那特勒,年方二十,骁勇善战,乃我汗国明珠!久闻天朝朝阳公主殿下风华绝代,若能下嫁,必成一段佳话,更能彰显天朝怀柔远人之德,震慑西方那些不安分的部族!”
      此言一出,满场皆静!
      和亲!突厥竟然在寿宴上公然提出和亲,指名道姓要朝阳公主!
      “哗——”短暂的寂静后,席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哗然。众人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脸色瞬间惨白的朝阳公主。
      “不!我不嫁!”朝阳公主猛地站起身,声音尖利,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恐和愤怒,她指着那突厥使者,“蛮夷之辈!也敢肖想本宫!父皇!儿臣不嫁!死也不嫁!”她情绪激动,浑身发抖,目光下意识地寻求着那位赵公子的方向,却见对方低着头,拳头紧握,不敢与她对视。
      “朝阳!”张皇后厉声喝道,凤目含威,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放肆!御前失仪,成何体统!还不坐下!”她声音不高,却瞬间镇住了场子。
      朝阳公主被母后一喝,委屈、恐惧、愤怒交织在一起,眼泪瞬间涌了上来,但她不敢违逆皇后,只得哽咽着,极不情愿地重新坐下,肩膀微微抽动。
      皇帝揉了揉眉心,脸上疲惫之色更浓,他看了一眼情绪激动的女儿,又看了看那志在必得的突厥使者,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使者美意,朕心领了。然和亲之事,关乎国体,亦关乎公主终身,需从长计议,容后再议。”
      他试图将此事暂时压下,但那突厥使者却不肯罢休,傲然道:“陛下!我突厥铁骑纵横草原,愿与天朝和亲,是诚心所致!公主下嫁,可保边境百年太平,震慑西陲,此乃利国利民之大事,何须再议?莫非……天朝瞧不起我突厥儿郎?”话语中已带上了几分威胁的意味。
      场面顿时有些僵持。突厥近年来势力壮大,边境时有摩擦,若直接拒绝,恐生事端。但将金枝玉叶的公主远嫁苦寒之地,于情于理,都难以让人接受。
      方皓和景海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他们没想到,风波会以这种方式袭来。和亲?这背后,是否又有那只无形的手在推动?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阎玥玥,忽然轻轻上前一步,在皇帝耳边低语了几句。皇帝浑浊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随即看向那突厥使者,语气平稳了几分:“使者不必心急。朕只有朝阳一女,自幼娇惯,性格跋扈。远嫁之事,确需慎重。待寿典之后,朕与朝臣商议,必给贵部一个答复。”
      他这话给了双方一个台阶。突厥使者虽有不甘,但见皇帝态度坚决,也不好再逼,只得悻悻坐下。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事绝不会就此结束。朝阳公主坐在那里,如同失了魂一般,眼泪无声地滑落。张皇后面色沉静,但紧握的扶手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方皓的目光再次投向阎玥玥,她已退回原处,依旧是那副神情淡漠的模样。方才,她对皇帝说了什么?是劝皇帝答应,还是拖延?无论哪种,她都再次轻描淡写地影响了局势。方皓心中警铃大作,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公主的命运,恐怕已经不由她自己掌控了。而那句“下一个祭品”的低语,如同悬顶之剑,寒意森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