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神奇的缘分 ...
-
南城在网络上,经常被形容为一个没有夜生活的城市。
快到午夜了,街上空无一人,只有夜宵店和烧烤店还在营业。
夏季常见的地摊,也纷纷不见了踪影。
孟枝予走出便利店,咬了一口热气腾腾的面包,解锁了手机。
屏幕上,一条来自“逐帧”的信息静静地躺着。
【晚上风大,回去路上注意安全。】
孟枝予看完,没有回复,含糊地哼了一声。
“装什么大尾巴狼。”
她手指滑动,将刚刚拍摄的照片设置为聊天背景。
照片中,江禾煦的脸埋在胳膊里,额头上贴着一张明黄色的便利贴,让人想起了童年卡通里那些小僵尸。
电脑屏幕上的冷光反射在他的长睫毛上,使整个人看起来很无害温和。
“这一切都是幻觉。只是光线和角度问题。”
孟枝予慢慢地走着,柯基挂件在她的背包挂链上摇摆,于月光下回家。
第二天早上。
孟枝予出于习惯,定了提前20分早起的闹钟,但经过昨天的事情,她不想显得太积极。
她故意在地铁站逗留,准时到达工作室。
所有人都已经在那里了,而且气氛……
“早上好,孟老师。”江禾煦抬起头来,平静得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早上好,江导。”孟枝予完美地微笑着。
她放下背包,眼睛漫不经心地扫视着他的前额。
嗯,没有胶水的痕迹。看来他已经处理好了。
面对电脑屏幕,何远的肩膀可疑地颤抖着。
穆琴端着水杯,眼睛在老板和“大股东”之间来回地看八卦。
办公室很小,没必要为了形式主义,专门召集所有人,进行“早动员”的讲话。
“关于昨天讨论的运动精度问题,我一直在重新思考。”
江禾煦拿起黑色笔,参考项目笔记,在白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
“孟老师说得有道理。追求纯粹的机械精度会失去人情味。”
“我目前的改进想法是,我们需要保持主要动作的流畅性,但也要给手工偏差留出一些空间,来增加风格的独特性。”
孟枝予扬起眉毛,很惊讶。
这是吃错药了?
“江导的意思是?”
“意思是,我们可以共同设定一个可接受的误差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孟老师可以自由发挥。如果真的超出具体执行的标准,我们也可以通过后期剪辑上的调整扬长避短。”
孟枝予心结的小疙瘩松了一点。
“可以一试。”她点了点头。
原来“控制狂先生”也会妥协吗。
是因为那份“联合创始人”文件,还是那张便利贴?
何远在一旁小声欢呼:“太好了!不用再挪那零点五厘米了!我的老腰保住了!”
穆琴也松了口气,笑道:“煦哥,你早该想通了。完美主义是病,得治。”
工作室又恢复了活力满满。
新的协作模式更换后,效率明显提高。孟枝予不会再经常被小的调整打断,制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按普通标准比较,江禾煦还是很严格,但至少没有挑剔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了。
中途休息时,孟枝予起身去拿水,从江禾煦的桌子旁走过。
江导的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移动,调整故事结构草图。
孟枝予的目光落在了他手上打开的项目笔记本上。
书页边缘露出一个熟悉的亮黄色角。
是那张便利贴。
他没有把它扔掉?
她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赶紧把视线移开,端着水杯匆匆走开了。
中午,工作室四人围坐在小会议桌旁,为了赶进度,直接选择外卖。
孟枝予发现,陈序在群聊中发了个链接,是一篇关于“仙八色鸫迁徙行为观察”的公众号文章。
他兴奋地@全员,让大家欣赏他捕捉到的罕见镜头。
上午,孟枝予和江禾煦卷生卷死,实在没空回复。
苏言秋倒是时间上自由的多,回复【羽毛的颜色很漂亮,翠绿色的翅膀像流淌的翡翠。】
孟枝予也给他的朋友圈点了个赞,同时招呼江禾煦来看。
孟枝予:“我记得,因为制作那只鼓励柯基出逃的小白鸟的布料没到货,那个场景拍摄被后移了。”
江禾煦回忆了一下,说“确实。”
“看看陈序拍的这只鸟,”孟枝予挪近了些,“背部的色彩很有层次,与大众心目中的普通鸟比起来,更活泼和生动。”
江禾煦靠了过去,他的肩膀几乎紧贴着孟枝予的胳膊。
他仔细看了看照片,把原版设计图拿出来比较,思考了一下。
“我们最初的白鸟,它的初版大纲更像只存在故事中的纯白无瑕的天使,缺乏野性和现实感。”
“既然片子的寓意带有‘逃离’的意味,‘引路者’这个角色未必不能多加点复杂和多变的含义。”
“也许我们可以从这种翠鸟的颜色中获得灵感,在小鸟翼梢和尾羽上加上蓝绿色的渐变?”
孟枝予眼睛一亮,这个建议正中她的下怀:“嗯,我可以尝试混合颜色来获得自然过渡效果。”
“是啊,”江禾煦今天特别好脾气,“孟老师认为可行,我们就尝试一下。”
这和几天前那个吹毛求疵的“老板”完全是两个人吧!
何远一边往嘴里塞食物,一边忍不住问道:“煦哥,你们两个,昨天之后是不是有点别的进展?之前不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嘛。”
穆琴在桌子底下踢他,这话问的是工作进展吗,多半是想听上司八卦。
这家伙,看江老板难得心情好,就要在雷区上走一圈。
她可不想陪他,晚上“自愿”多接几个复杂稿图,还想着早点回家,和小姐妹们一起逛街呢。
孟枝予微微一笑,语气轻松:“这有什么奇怪的。工作中有分歧是正常的。我们谈过了,现在没事了。”
江禾煦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表示同意。
何远扫了他们俩一眼,笑道:“好,好。我懂,性格互补嘛,是吧,孟老师~”
最后三个字叫的千回百转。
江禾煦二话没说,伸手从何远的午餐中夹走最大的一块红烧肉。
何远没敢抢回来,他怕第二天,江导就以“左脚先迈进工作室门槛”为理由克扣他的餐补。
他扒拉着饭盒里的鸡腿,小声跟穆琴嘀咕:“看见没?这就叫专业领域的惺惺相惜。”
穆琴动了动筷子,一脸看透真相的淡定:“不,这叫一物降一物,一山更比一山高。”
何远:“有区别吗?”
穆琴:“当然有。前者是平等的欣赏,后者是……嗯,你品,你细品。”
下午,孟枝予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小鸟的角色设计中。
江禾煦也没有掉链子,他修改了小鸟出场场景的画面细节,来让它的动作显得更加自然、更具动物本身的特征。
他们气氛融洽地商量了“羽毛应该呈现出怎样的蓬松”、“如何增加灵动的质感”等等解决方案。
快下班前,孟枝予收到了陈序发来的消息。
陈序:【孟妹子!听说我的拍摄图给你们带来新灵感了?那我给你们多发些资料。】
孟枝予看着他传来的三四个PDF文件,失笑,回复:【是是是,陈大师功不可没。回头成片给你署名‘特邀鸟类顾问’。】
陈序:【那敢情好!不过说真的,你们这项目进展咋样?看群里都没人说话,我还以为你俩又吵崩了。没心情聊呢。】
孟枝予手指顿了顿,敲字:【还行,在稳步推进。】
陈序:【那就好!江兄弟这人吧,人品和专业能力还是靠谱的。遇到委屈或困难了,也记得和我们说。朋友不就是这样嘛。】
朋友?
孟枝予看着这条信息,眼前闪过那张被小心夹在笔记本里的便利贴,回道:【知道。】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是神奇。
明明才相识不到一周时间,但这种感觉也不赖嘛。
人逢喜事精神爽。
就连她看着前几天还气场不和的江禾煦,也觉得没有那么“讨厌”了。
至少,他把她的爱好当作可以平等合作的东西对待。
江禾煦觉察到孟枝予看他时间有点久,疑惑地抬起头来,想问她是不是有话要说。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地接触了一下。
孟枝予赶紧把目光移开,假装在整理身边的毛线。
江禾煦也难得情商上线,觉得有点尴尬。
其实按照他以前的思维方式,应该会猜测对方是不是看他脸看呆了。
他又不是电视剧里那种非要自称自己“颜值平平无奇”的男主角。
毕竟,从小到大,他确实靠着这张平均审美线上的脸获得过不少好处。
比如食堂阿姨会给他多打点菜,比如课代表收作业时会给一字没写的他多留点时间。
不过,对孟枝予,他是猜不透她的想法的。
他转向何远,语气回到了严肃的工作模式。
“老何,这树洞的质感还需要再精一点。我们想要的是一种经过时间打磨的感觉,而不是一种破损的混乱。”
何远:“……”故意找茬是吧,那一刻的和谐绝对是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