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莫斯科的一天 ...
-
早上雨下得还挺大的,乌黑的云层特别厚。
昨晚没睡上几个小时就睡不着了,外边黑乎乎的就醒了。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是当地时间早上四点多。用迷乎乎的脑袋算了算,搞半天才明白,已经是北京时间的早上九点多了。难怪会睡不着。
老姜也没睡实,躺在床上长吁短叹的,翻来翻去。
大马路离宾馆还有一段距离,但车行驶在路面上的噪声,却能远远地传过来。我们住的刀片似的宾馆,在这片建筑中挺突兀的。声音就那么荡了过来,撞在掩着的窗子上面,顺着缝隙挤进来,充满了宾馆的小房间。
到早上七点钟,我实在睡不着了。坐着有声电梯下到一楼,宾馆的大堂里边有许多老外拿着行李在退房。大门的外边,更是有许多老外行色匆匆的。很多人都朝着一个方向涌,我挺好奇,也跟着走过去看看。只是一个地铁站,俄文的字母很奇怪,看不懂上边写的是什么站名。俄文写起来怎么会那么啰嗦,那么老长!
俄罗斯人也不是个个都高高大大的,跟我差不多高的人很多。越瘦的,走起路来步子好像越大,也快。我看见好几个瘦精嘎啦地老外,每一步迈出去都似乎有一米长。
在地铁站边上那个只有两扇门宽的小店里,买个一个打火机。七十五卢布,有点小贵。然后,边抽烟,边看着老外们往地铁口里钻。别说,以往还真没这么悠闲地看着别人着急忙慌的。
我不愿意待在宾馆的房间里,就在外边来来回回地闲逛。好不容易挨到九点钟,旅行大巴来了。今天才知道了,我们那个当地导游姓李。小李说的每句话里边,会夹杂许多句“咱们那个”。虽然,又得开出去挺远吃早饭,又遇到了堵车。但一听到他说“咱们”两个字,都会把心烦意乱往下再压压。亲不亲故乡人啊!
莫斯科的景点比较集中。上午,我们就在杜马大楼、红场、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这边转转。这有一个装饰漂亮的国立百货商店,也叫古姆商场,里边卖的冰激凌很好吃。这座商场以前是国营的,苏联解体以后,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发包给了私人。据说一下子就发包了六十年,这和卖给人家差不多。虽然俄罗斯人干什么都特崇拜又厚又重、又高又大、耐造皮实,但这大楼六十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谁都难说的。
举世闻名的红场,长度六百九十米,宽一百三十米,地面铺的几乎全是那种哈尔滨中央大街铺着的面包石。百年大计,扛造第一!以红场的规模,同我们首都的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相比可是差得太远了。每次阅兵,部队都是从两个大楼之间的夹道中走过来。我很是疑惑,为什么不直接从那个上边有雕饰的门洞穿过来呢?门洞前边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看起来也不碍事啊!非要拐个弯儿,别扭!而且,部队通过红场以后,前边就是莫斯科河,又要转弯,阅兵的规模不可能很大。这几天正赶上俄罗斯要搞阅兵。红场上边搭着舞台,舞台的两边搭起了观礼坐的架子,都已经铺上了红毯。
莫斯科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物随处可见,古姆商场就是典型代表。在古姆商场的周围,也全是这样的建筑。我不大懂这里边蕴含的艺术气息,只感觉好看而已。我们那儿也有许多这样的建筑,和他们的有一点点不同。所以,我们那个叫:中华巴洛克。
莫斯科的名人雕像也多。马克思的,朱可夫元帅的,彼得大帝的,普希金的,还应该有很多。头上顶着九个洋葱头的那个圣瓦西里大教堂的出口处,也有人物雕像。雕像的个头小了一点儿,名字怪怪的,根本不可能记住。要是狭隘一点儿说,那是他们的民族英雄,又不是我们的,干嘛要记住他们?
但凡游客聚集的地方,就有诱人花钱的把戏。那些穿着民族服装的人会主动凑上来和游客合影,先是笑眯眯,后来是板起脸要钱。在广场上耍鸽子的,也是伸手要钱的。游客要是知晓他们的伎俩,躲着走开,他们还敢上手去拉。开放的俄罗斯,也能感受到生性。
我们是十点钟吃完早饭的。在我们去红场自由活动前,当地导游小李就叮嘱我们,十二点半之前,要回到吃早饭的地点吃中饭。那还真得抓紧时间走哪!红场周围就那么大,两个多小时逛这点儿地方绰绰有余。但要想在这点时间里把早饭消耗掉,那才是抓紧时间的原因。开玩笑的!就那早饭,没谁认真去吃,没劲!都听导游别的,去吃冰激凌和路边的热狗汉堡什么的。这滋味儿,才像是在旅游。
女儿宁可在红场旁边的椅子上坐着看风景,也不想回去吃中饭。下午要参观的景点,就是对面的克林姆林宫。为了吃看上去就没胃口的午饭,还得走个来回。女儿认为那是冒傻气!
昨天换的卢布,今天上午还没走出去多远就花完了。又换了两百人民币的,也花了一少半。我们的团餐标准是五欧元的,我想知道这个标准的饭菜值不值得吃。再糊弄,整个团队的人都要发火了。事实还好,中午饭还算将就,对得起来回走这一趟。
克林姆林宫里边大致分成两个区域。一部分是□□总统的办公区,一部分是游客可以随便参观的区域。办公区与参观区中间有一条不宽的路,警戒的士兵就站在路的那边儿。要是有不听警告闯进办公区的游客,有一声警告,有二声警告,三声就撂倒之说。议会大楼的旁边就是圣母升天大教堂,超度还是比较及时的。
伊凡大帝钟楼仿佛在和周围的建筑比个头,旱地拔葱,俯视群氓。那口挂不上去的大钟,有二百多吨重,全铜的。光是掉下来的那块茬儿,就有十一吨。要不是因为裂了,要不是因为周围建筑多,空间不够,估计俄罗斯人高低给它弄上钟楼顶上去,好敲着玩儿。
四十多吨的沙皇大炮,在伊凡大钟面前就是小儿科。据说,这枚人间大炮只开过一炮,炮弹就落在离炮口几米远的地方。我猜,可能是火药装少了。不过,装多了也不一定行。万一炸膛了,周围的建筑都得跟着遭殃。这次见识了,什么叫中看不中用大炮。
上午走,下午走,等逛完克林姆林宫,这腰和腿都酸了。
我们要乘坐晚上十一点多的火车去圣彼得堡。在莫斯科租用的这辆旅游大巴,好像是按十二小时一个班次计算的。要是超过了十二小时,那就得另外加一个班次的钱,旅游公司当然不想多花这份钱。大巴车早上八点多出来到酒店接我们,晚上九点钟以前一定会收车回去。所以,我们刚吃完晚饭就都被招呼上车,赶去火车站了。路上还要堵车的,这个时间一定要计算进去。
莫斯科设置火车站方式,在我看来相当有趣儿。如果想从莫斯科去喀山,那得去莫斯科的喀山火车站。去叶卡捷琳堡的,那就去莫斯科的叶卡捷琳堡火车站。我们要去圣彼得堡,所以,旅游大巴要把我们放到圣彼得堡火车站。人在莫斯科,但要去圣彼得堡火车站坐车去圣彼得堡,这是不是有点怪怪的?听到这样的信息,我的脑袋像是被BUG住了好半天。
在去圣彼得堡火车站的路上,当地导游小李和那个俄罗斯司机争执了半天。说的都是什么,我可听不懂。但从司机气哄哄地关上大巴行李舱那架势,还有小李抱怨的那句:老他妈着急下班,催命似的。这大概又是俄罗斯人不愿意多工作一分钟的思维在作怪了。
在市区游玩拍照,没时间,也没地方给手机充电。我们一家人的手机电量,都已经要见底了。手机上闪烁着“饥饿”的警告。等我们被扔到火车站等火车时,终于有时间了。但要想找到充电的地方,那还是不可能的。火车站里边的肯德基倒是可以,不过有最低消费。
四百八十六卢布的价值,可以买到一些吃的,还能给手机找个充电的地方。更为优秀的价值在于,那张购买肯德基食品的小票上,有一串打开卫生间的密码。资本主义可没有为人民服务这说,除了宾馆以外的卫生间,都是要花钱才能进去方便的。上次妻子和女儿去西欧,就见识过一欧元上一次的卫生间。
莫斯科之行,在火车开离站台的那一刻算是结束了。怎么说呢?体验很一般,城市风格跟我们家没啥太大区别。只是这里全都是一个风格的,我们家那儿还有其他风格的建筑。我们那儿的江边公园里,有一个擒龙雕塑。圣彼得堡火车站外,有一个圣乔治的骑马屠龙的雕塑。差异大的地方,似乎在人思维上。也许,是我们不太习惯吧!
老姜今天因为走的路太多了,上火车时笨咔的,被他妹妹好一顿数落。老姜又出绝招,根本不回嘴儿。“唉”了一声,仍踢了趿拉地往车厢里边走,根本没看他妹妹。
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