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继续莫斯科 ...
-
见过为了一口好吃的,开车跑上百公里去的。也见过,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衣服打“飞的”去的。但,旅行社安排的莫斯科“地导”给我的惊奇远不止于此。
我们的航班是中午时分从北京起飞的,落地莫斯科是当地时间的下午三点多。又经过一顿等待与折腾后,当地时间的下午四点多,我们总算坐上了去往市区的旅行大巴。长途飞行后,大家其实都挺累的。
旅行社安排的“地导”是一位中国小伙子,业务大概还不怎么熟悉,不怎么喜欢吱声。拿着车载麦克风说话时,声音非常小,也不大连贯。不过,我还是听清了大致的安排。我们要先去餐厅吃晚饭,然后去宾馆休息。明天我们要去参观红场、克林姆林宫和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就是有九个色彩艳丽“洋葱头”的那个大教堂。然后就没话儿了,不停地摆弄着他的手机。我后来猜测,他在联系旅行社,安排我们这一团的人去什么地方睡觉。
我们这个团儿的游客,虽然是由多个省市人拼凑成的,但也不至于来得太过仓促。我们报团儿时,中旅工作人员就说过,我们所在的团儿两个月前就开始全国组团了。两个月前就定下来的旅行团,怎么算,也算不上仓促成团,也不至于让当地旅行社措手不及啊!
不过,我是怎么想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在这辆大巴车上待多久,才能到吃饭的地方。看看大巴车前面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龙,内心里的火气噌的一下子就上来了,直冲天灵盖。这特么,不是“路漫漫”吗?
全车的人,几乎都在大巴车的走走停停中昏睡着。窗外,除了树比我们家那边多一点儿以外,跟我们那儿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还一马平川的,看不到几座高楼,也看不见什么资本主义特别的繁华。繁华呢?特别呢?都去哪儿了?
我们从家出发去北京前,女儿在网上联系了一家租用全球漫游WIFI的公司。在首都机场离境前,我们拿到了一个黑色的WIFI小盒子。在莫斯科一登上大巴,女儿就让我和妻子把手机连在WIFI上。信号还算凑合,打开APP时进度条像是蜘蛛在拉丝儿,也不能离信号盒的太远。人家之前就跟女儿说了,在俄罗斯信号会差一点儿。是俄罗斯自己的问题,不是他们机器的问题。等着我们到了欧盟国家,信号的强度就会好些。
我试着在手机上打开高德地图看了看,我们正在莫斯科城的西南边,经由唯一的道路,驶向莫斯科。距离街道密匝的地方,看上去还有很远。况且,前边还满是红着屁股的汽车尾灯呢!算了吧!不想了,还是先睡会儿。睡觉,毕竟是最好的时间消磨方式。
又不知道晃荡了多久,肚子都咕咕叫了。大巴车终于在一个黑么糊眼的地方停了下来。地导拿起麦克风喊了一嗓子,让大家下车吃饭。然后,就迅速地跳下大巴车,走进离车最近的那个像是活动板房的餐厅。我一边等着下车,一边打开高德地图,想看看这是莫斯科的哪里?我去!我们竟然跑到了莫斯科城的北边,离道路密集的地方又挺远了。
那餐外国晚饭就不提了,跟荒郊野岭里的那种旅游景点提供的餐食相差无几。组团来旅行的人,虽然都算不上什么富人,但面对这样的晚饭也没什么胃口。女儿只喝了一口汤,就放下了碗筷。从包里拿出国内带来的零食,坐在桌边细嚼慢咽起来。团儿里的其他人也都略微吃了几口,肚子不再叫了就撂了筷子。地导看着大家都“吃完”了,又招呼大家上车,马上可以去宾馆休息了。
我在高德地图上看着我们的行车路线。哎呀我去!我们又开始“南下”了。不过,不是朝着正南,而是朝着偏东南的方向。我们沿着城市的边缘穿了过去,莫斯科也许是繁华的,但被我们的路线围在了“三角形”的中间。不再堵车了,但红灯绿灯的,又耗掉了近一个小时。
当地时间的晚上九点半,我们在一座老红色的,宛如“薄片”似的大楼前边停了车。地导这次更迅速,一路小跑地进了宾馆。跟前台说了几句话,便拿到了十几张房卡。
按照随团导游小张先前定好的房间分配方案,女儿和妻子一起住,而我被安排跟满头银发的老姜住一个房间。老姜总是笑眯眯的,是一名国企退休职工,来自昆明。小张导游说,以后的旅行期间里,房间安排就固定了。我倒是无所谓的,想起就起,想睡就睡,但不知道老姜的睡眠咋样?万一不好的话,那我俩住一个房间,他的睡眠可能会更不好了!
人家为了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满世界乱跑。我们呢!为了一口看上去就没食欲的晚饭,横穿了莫斯科;又为了找个睡觉的地方,再次横穿莫斯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特么真是看够了!
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