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赵晚舟 ...
-
马局长的办公室,不再是当年技术科那个格子间,而是大楼一间宽敞,陈设考究的独立办公室,红木办公桌厚重沉稳,书架上是成套的精装书和几件低调却价值不菲的文玩。 四十多岁的马卫国已褪去青涩,身材微微发福,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脸上常挂着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恰到好处的温和笑容。女秘书恭敬地将一份文件放在马主任的红木办公桌上:“局长,这是市文化局送来的新星杯青年艺术大赛的最终入围名单和资料,请您过目。”马卫国没有立刻看文件。他身体微微后仰,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里,手指无意识地,缓慢地摩挲着左手大拇指上一个温润油亮的白色玉扳指。“嗯,晚会我会出席。”马卫国的声音平和,带着说不出的权威感。他拿起那份厚厚的入围名单,目光却并非落在那些艺术成就和获奖作品介绍上,而是精准地扫向每个选手资料页附带的证件照和生活照。他的眼神变了,不再是领导审阅文件的目光,而像是一个古董商在评估一件瓷器的品相,一个猎人在观察丛林中值得追踪的猎物,那份在法庭上令所有人不寒而栗的“资源库”评估体系,此刻正在他大脑中无声地运转,校准。照片是一个笑容阳光、充满活力的女孩,舞蹈组入围者,19岁,市艺术学院大二学生。照片背景是练功房,身姿挺拔。马卫国脑中评估:形象佳,专业强,家境普通。潜力点:可塑性强,背景单纯易控。初步分类:青苗(B2级 - 新绿)。接触策略:颁奖后以“市府关注青年艺术人才发展”名义,提供官方平台展示机会,建立伯乐形象。可试探其对出国深造或专业资源的渴望。马卫国目光在此停留稍久。他端起桌上的紫砂杯,轻轻呷了一口茶,动作优雅,眼神深处,属于顶级掠食者的幽光,一闪而过。他放下名单,脸上恢复了那副温和的领导式笑容,看向那位女秘书,这个女秘书一直让他舍不得用,就是因为能力跟忠诚。 “名单不错,都是好苗子,晚会流程你安排好。对了,”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随意,“那个舞蹈组的女孩,资料里说她很有灵气。颁奖后,以市府办公室的名义,单独给她发个邀请,下周有个小型的外宾接待午宴,需要一点高雅的文艺展示,问问她有没有兴趣来演奏一小段独舞?算是给她一个额外的展示平台。态度要亲切,表达我们对青年人才的重视。”“是,我马上去办!”女秘书的眼睛一亮,觉得马局长真是慧眼识珠,体恤人才,干劲十足地走了出去。办公室门关上后,马卫国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只剩下一种掌控全局的漠然。他拉开办公桌最下方一个带锁的抽屉,不再是当年那个简陋的笔记本,而是一个小巧的,加密的外置硬盘。他熟练地接入电脑,打开一个加密文件夹。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结构初具雏形的电子表格。分类还不像十五年后法庭上展示的“资源库-动态评估(L7.2)”那样精细完善,但框架已清晰可见。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录入信息,动作精准高效。输入信息,他将光标移动到表格最下方,保存,退出,拔出硬盘,锁回抽屉,整个流程行云流水,如同处理一份再普通不过的行政文件。马卫国重新靠回椅背,目光投向窗外市府大院中郁郁葱葱的树木,阳光正好,一切都显得那么秩序井然,生机勃勃。他抬起手,再次摩挲着那枚温润的玉扳指,感受着那冰凉坚硬的触感。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形成一个难以名状的弧度,那不是笑,更像是一个确认自身权力的肯定。此刻的他,马局长,早已将当年在陈明家门前的恐惧,恶心和那一丝残存的羞耻,连同镜子里那个练习卑微赔笑的青年,一起碾碎,丢弃。他不再是规则的被动承受者,而是规则的制定者,资源的分配者,命运的安排者。那套规矩,已内化为他血肉的一部分,运转自如,他便是这套规矩的化身,天道的化身。 三十多岁的他只觉得自己像一把淬炼过的刀,寒光内敛,只待更广阔的舞台。机会来得比他预想的更快。市里新成立了一个规格很高的新兴产业协调办公,直属市领导。马卫国敏锐地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这将是接触更高层,掌握更核心资源的跳板,他像猎豹一样潜伏,观察,动用了所有积累下的人脉,终于在一次精心安排的汇报工作后,得到了与副市长的秘书私下请教的机会。在一间私密性极高的茶室里,茶香袅袅,张秘书的年龄看起来与马卫国相差无几,却好像他真的是副市长本人一样,他高傲的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眼神扫过马卫国的脸,话题从无关紧要的产业政策,渐渐滑向更私人,更微妙的领域。“卫国啊,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张秘书放下茶杯,声音不高不低,却似乎在俯视着马卫国,“不过,这协调办的担子可不轻呐。上面要求很高,方方面面都要,稳妥,特别是个人形象、家庭稳定,这都是考察干部的重要方面。你现在,还是一个人打拼?”马卫国已经不是以前的马卫国了,他脸上立刻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张秘书提点的是,之前一心扑在工作上,个人问题确实,疏忽了,让领导费心了。”“费心谈不上。”张秘书摆摆手,嘴角勾起难以捉摸的弧度,“孙市长一直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嘛,协调办需要的是能代表我们城市新气象,新活力的干部,个人形象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吧。”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我这里倒是有个推荐人选,各方面条件都很适合,小赵,赵晚舟,在市委接待办工作,形象气质,待人接物都是一流的,非常懂事,非常的,专业。你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了,有个稳定的大后方,领导也放心。”“专业”二字,格外清晰。马卫国瞬间就明白了,这绝非普通的介绍对象。赵晚舟,和他抽屉里那些代号一样,是某种资源,是更高层安排给他的一块拼图,用来完善他作为理想人选的形象,一个年轻有为,家庭美满,妻子拿得出手且绝对稳妥的干部,这是晋升的附加条件,也是无形的枷锁与监视。“感谢张秘书!感谢孙市长的关怀!”马卫国没有丝毫犹豫,脸上的笑容更加真挚热切,甚至带上了受宠若惊,“能得领导如此关心,卫国感激不尽!赵晚舟同志,我一定好好接触,绝不让领导失望!”随后就在一家格调高雅的餐厅,马卫国就见到了赵晚舟。她确实符合所有推荐的标准,约莫二十四五岁,身姿挺拔,穿着剪裁得体的米白色套裙,妆容精致得无可挑剔。她的美丽不是张扬的,而是像一件精心打磨的玉器,温润,含蓄,散发着恰到好处的光泽。 她伸出手,指尖微凉,笑容标准得像尺子量过,弧度完美。“马局长,您好,我是赵晚舟。”声音清泠悦耳。一顿饭吃得彬彬有礼,滴水不漏。赵晚舟对答如流,从时事到艺术,都能接上几句得体的话,既不显得浅薄,也绝不会深入探讨,她体贴地布菜,适时地微笑。马卫国心中对此没有丝毫波澜,他看着她完美无瑕的侧脸,看着她那双漂亮却空洞的眼睛,犹如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他们是一类人。“很好。”在这个瞬间里,马卫国在心里对她下了结论。她就是他需要的妻子,一个完美的花瓶,一个安全的掩体,一个能向上级传递稳定可靠信号的工具。他们的恋爱过程高效而程式化。几次约会都安排在适合被人偶遇或看见的地方,赵晚舟永远保持着那份无可挑剔的优雅与专业,马卫国则扮演着一位被优秀女性吸引的,前途光明的青年才俊,两人之间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共同完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张秘书的关心下,婚事很快敲定。没有盛大的婚礼,只有一场小范围的,在市委内部接待宾馆举行的,规格恰到好处的仪式,出席的都是需要出席的人,孙副市长没有亲临,但送来了亲笔题写的贺词,张秘书作为证婚人,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新婚之夜,没有温情脉脉。在布置得喜气的婚房里,马卫国看着坐在梳妆台前,正卸下首饰的赵晚舟。“晚舟,”马卫国开口,声音很平静,“我们都很清楚这场婚姻的意义,做好你的本分,扮演好马夫人,我的前途,就是你的安稳,其他的,不要问,不要管。”赵晚舟卸耳环的手没有丝毫停顿,她甚至没有从镜子里看他一眼,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平淡得像在回应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马卫国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他指间摩挲着那枚玉扳指,权力之路又向上延伸了一级,此刻的他只感到一种幸福的满足,自己离成为那个安排一切的棋手又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