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复赛考场外的身影 ...
-
物理竞赛复赛,在市教研中心举行。这次的考场更加肃穆,来自全市各校的顶尖选手汇聚一堂,空气里都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江屿坐在靠窗的位置,深呼吸,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校服口袋,里面装着最后一颗薄荷糖。这是他的护身符。
试卷发下,难度果然比初赛提升了不止一个量级。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就设置了重重陷阱,计算量巨大。江屿全神贯注,调动起全部由林序“特训”出的思维模式,谨慎应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考场里只剩下笔尖疾书和偶尔翻动试卷的声音。江屿做到了最后两道综合大题。第一道是复杂的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他凭借对林序笔记里“场与轨迹统一性”的理解,艰难地构建出模型,一步步推导。
当他终于写完最后一笔,时间只剩下不到二十分钟。而最后一道题,是关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综合分析,题目冗长,涉及的概念极其抽象。
江屿的额头渗出了冷汗。这道题的风格,完全超出了他平时的训练范围,甚至林序的笔记里也没有直接对应的内容。它考察的更像是一种对物理图像的直觉和深刻的物理思想。
他尝试着读了兩遍題干,大脑却一片混乱。各种公式在脑海里打架,却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时间滴答流逝,绝望感开始一点点蔓延上来。
他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如擂鼓的声音。
完了吗?
就要止步在这里了吗?
他下意识地再次摸向口袋里的那颗糖,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就在这焦灼万分的时刻,他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了林序曾经在笔记本某一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的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是概率的选择。忘掉公式,想想它到底在说什么。”
当时他并不完全理解,只觉得这话太过哲学。但在此刻,在这道令人绝望的题目面前,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脑海中的迷雾!
忘掉公式!想想本质!
他重新审视题目描述的系统,不再试图去套用任何现成的方程,而是去理解这个系统内微观粒子可能的状态分布,以及宏观表现的概率倾向……
灵感如同泉涌!
他顾不上格式,顾不上工整,用最简洁的语言和符号,将自己对“熵”和“概率选择”的理解倾泻在答题纸上。他写的可能不是标准答案,但一定是他对物理最本质的思考!
当他终于在结束铃响前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手臂因为长时间的紧绷而微微颤抖,后背也已经被汗水浸湿。
交卷,走出考场。
室外阳光刺眼,江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身体和精神都感到一种极度的疲惫,但内心却有一种酣畅淋漓的释放感。无论结果如何,他拼尽了全力,并且触摸到了物理更深层的美感。
他随着人流往外走,脑子里还在回味着最后那道题。
“江屿!”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江屿猛地抬头,循声望去——只见考场外隔离带旁的一棵梧桐树下,林序懒洋洋地靠在那里,双手插兜,依旧是那副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样子。
他怎么会在这里?!
江屿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随即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惊喜。他快步穿过人群,走到林序面前。
“你怎么来了?”江屿的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雀跃。
林序瞥了他一眼,语气平淡:“路过。”
江屿才不信他的“路过”,市教研中心和他们学校根本是两个方向。但他没有戳穿,只是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
“最后那道题,”江屿忍不住分享,带着点寻求认可的意味,“我用了你笔记里那句话,‘概率的选择’,不知道对不对……”
林序听着他简要复述自己的解题思路,眼神里闪过一丝极快的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常态。
“嗯。”他淡淡地应了一声,算是认可。这已经是林序式的最高赞扬。
两人并肩朝着公交车站走去。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很难?”林序忽然问。
“嗯,很难。”江屿老实回答,随即又笑了笑,“但最后那道题,答得很爽。”
林序侧头看了他一眼,看到他脸上那种纯粹的、因为挑战智力极限而满足的笑容,目光微微动了一下。
“还行。”他转回头,目视前方,声音依旧没什么起伏,“没傻到底。”
江屿听着这别别扭扭的“夸奖”,嘴角忍不住向上扬起。他知道,林序其实一直在关注着他,甚至可能……在担心他?
这个认知让他的心里像是被温水泡过一样,柔软而熨帖。
公交车来了,两人一前一后上了车。车厢拥挤,他们站在后门附近,随着车辆摇晃。
在一个急刹车时,江屿没站稳,向后踉跄了一下。一只手臂及时地从旁边伸过来,稳稳地扶住了他的后背。
那只手只是短暂地停留了一瞬,在他站稳后便迅速收回,插回了口袋,快得像是江屿的错觉。
江屿抬起头,看向林序。林序正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侧脸线条冷硬,耳根却似乎有点红。
江屿没有道谢,只是悄悄地,往林序的方向靠近了一点点。
车窗开着,傍晚的风吹进来,带着初夏特有的温热气息,却吹不散两人之间那种无声的、微妙的暖意。
有些陪伴,无需言语。
有些懂得,心照不宣。
江屿知道,在他攀登的这条充满挑战的征途上,他不再是独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