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顺流逆流 ...

  •   江面的喧嚣与鼓声渐渐平息,一年一度的龙舟赛落下帷幕。与去年超水平发挥、力压苍梧县队夺冠的狂喜不同,今年双河水运公司的龙舟队终究没能再现奇迹,在激烈的角逐后,再次屈居亚军,将那象征最高荣誉的冠军旗幡还给了老对手。
      程东来带着儿子程少杰回到自家那条略显陈旧的船上,手里虽然也拎着作为亚军奖品的烤乳猪腿,但那油光锃亮的肉食此刻却仿佛失去了香味。他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船舱里,饭菜的香气似乎也无法驱散那股低气压。王世蓉老太太和程少萍、何阿辉夫妇都识趣地低着头,默默摆弄着碗筷,连咀嚼都刻意放轻了声音,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怒了明显心情不佳的程东来,招来一顿劈头盖脸、夹枪带棒的斥骂。
      最终还是程东来自己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没有再去纠结龙舟赛的失利——那毕竟龙舟赛年年都有,今年输了大不了明年再来。而是将话题转向了儿子程少杰即将面临的人生重大转折——他马上要结束学徒期,转为水运公司的正式水手了。
      “阿杰转正的事,公司那边基本定了。”程东来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声音有些沙哑。
      今年程少杰已年满十六,按照水运公司沿袭多年的规矩,这正是结束学徒生涯,正式上船成为一名水手,随着船队往返于上下游各个城市跑运输的时候。
      双河市是一座依水而兴、靠河吃饭的城市,血脉里流淌着西江的水。往上游,是重要的粮食、木材、山货等农产品产区;顺流而下,则连接着正在悄然起步、充满活力的珠三角工业地带。
      对于一个刚入门的水手而言,最初选择的船运线路至关重要,几乎像是一颗决定未来走向的棋子,影响着他未来多年的生计、眼界,甚至命运。
      按照程东来原本的打算和他在江上漂泊半生积累的“实用经验”,他是铁了心想让儿子跑上游线路。
      原因很现实,甚至有些苦涩:上游运输的多是散装的农产品,麻袋装的粮食,捆扎的木材,箩筐里的山货。在漫长而枯燥的江上航行中,稍微“薅点社会主义的羊毛”——比如在卸货时“遗漏”一点米粮,顺手牵羊弄些土产,只要不过分,船上的人往往心照不宣,睁只眼闭只眼。
      这能实实在在地改善家里清贫的伙食,是那个物资匮乏年代里,是跑船人群体里默认的、赖以补贴家用的“潜规则福利”。
      而跑下游航线则完全不同,运输的都是包装整齐、数量清晰的工业制成品,管理严格,几乎没有任何油水可捞,纯粹就是挣那份死工资。
      若是以往,以程东来说一不二、在家里拥有绝对权威的性格,他根本不会跟家里任何人商量,直接就去找相熟的公司领导,递上烟,说几句好话,把儿子塞进跑上游的船队里。
      然而,这一年来,大女儿程少芬为苏家干出一桩桩一件件在他看来近乎“逆天改命”般的事情,他身边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在用一种羡慕嫉妒恨的语调夸他生了个好女儿。
      今天,在这决定儿子前程的关键时刻,一种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让他竟然破天荒地开口问大女儿:“阿芬,关于你弟弟的大事你也来参考一下。你觉得阿杰跑哪条线好?”
      程少芬一手抱着苏凡,缓缓放下筷子,迎上父亲那复杂难辨的目光。她的回答清晰而肯定,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跑新开的直通香港的那条航线。”
      “什么?跑香港?”程东来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夹着的菜都掉回了碗里,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跑那条线能有什么好处?路途最远,风浪大,一趟来回起码得两个月,辛苦不说,出境船上规矩还多!还什么羊毛都耗不到!薪水跟跑上游一模一样,这有什么好?不是白白受累吗?”他完全无法理解女儿这“舍近求远”、“避实就虚”的思路。
      程少芬神情平静,语气却异常坚定,她缓缓说出自己的理由,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某种预见的力量:“爸,时代不一样了。您以为的铁饭碗,不会永远是铁饭碗。那种无论企业挣不挣钱、效益好不好,工人都能雷打不动按级别、工龄拿一样工资的时代,很快就会过去了。”
      她目光扫过程东来脸上困惑的皱纹和弟弟懵懂却认真的眼神,继续深入解释,试图让他们理解那正在涌来的时代浪潮:“跑上游航线,短期内看,个人或许能捞到一点小便宜,能往家里拿点米粮杂货。但那条线本身,对水运公司来说,运价低损耗大,一直是赔钱的买卖。现在可以是不计成本不考虑收益维系着上游航线,但政策已经变了,国企也要自负盈亏,水运公司用不了几年就会砍掉那些不挣钱的线路。到那时,跑上游的人怎么办?”
      她语气加重,指向了南方:“而下游呢?现在珠三角,特别是靠近香港的地方,起来了大量‘三来一补’的工厂,它们需要的原料从香港进来,生产的产品又要通过香港出去。你很难想象将来几十年这运输需求有多大。“
      “以后,只有跑下游、直达香港的航线,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业务,才能真正让公司盈利。自负盈亏后,跑香港航线水手的收入收入会是其他航线的两三倍,今天不去五年后到时候挤破脑袋都进不去。”
      她看着父亲将信将疑、却又无法完全反驳的表情,放下一句狠话:“爸,有些话我不现在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解释。但你要相信我,只要让阿杰跑了香港航线,你们以后绝对就看不上那点‘羊毛’。”
      程少芬的话条理清晰,带着一种超越当下普遍认知的穿透力。程东来内心不得不承认,女儿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但另一方面,他作为一家之主、作为父亲的尊严和固执又在强烈地作祟——如果最后儿子的工作安排,是听了一个“嫁出去的女儿”的主意,那他这张老脸该往哪里放?
      一种复杂的、被挑战权威的恼怒混合着对未知的疑虑涌上心头,程东来带着几分赌气和维护颜面的意味,硬邦邦地,几乎是挑衅般地说:“如果我这个当爹的,一定要让阿杰跑上游线路呢?”
      程少芬心中微微一叹。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上一世,父亲都没跟任何人商量直接安排弟弟跑了上游。十年后,水运公司破产改制,员工大下岗。程东来不得不拉下老脸,四处求人,才让程少杰在一条私人经营的、条件艰苦的香港货船上找了个活,从头再来。
      后来那船长胆大包天搞走私,整船水手都受了牵连,弟弟也因此被关了好几年,人生轨迹彻底偏离,大好年华付诸东流。
      如果这一世父亲依旧固执己见,那也不过是历史重演。
      重生一世,不见得能改变所有人。自己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大约十年后,再想办法拼尽全力去阻止弟弟走上那条歪路就是了。
      想到这里,程少芬忽然哈哈一笑,那笑声爽朗,刻意打破了刚才略显紧张和对峙的气氛。
      她用一种轻松的口吻说道:“爸爸,您不是常说‘男大当家’吗?弟弟今年十六岁,已经长大了。这是关乎他一生前程的决定,将来的路为什么不让他自己来选呢?”
      程东来愣了一下,目光转向一直沉默吃饭、但显然把每一句话都听进心里的儿子。他带着最后一丝期望,也是最后一道考验,沉声问道,语气不容置疑:“阿杰!你老子我要你跑上游,你姐要你跑香港。现在,你自己选!你听谁的?”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程少杰身上。这个十六岁的少年,皮肤被江风和烈日染成古铜色,身形高大,却还带着未脱的稚气。他放下碗筷,黝黑的脸上神情严肃。
      他看了看一脸威严、眼神中带着逼迫的父亲,又看了看目光坚定、充满鼓励和信任的姐姐,几乎没有太多犹豫,用他那正处于变声期、略显沙哑的嗓音,瓮声瓮气却又异常清晰地说道:“爸,我想跑香港。我听姐的。”
      一瞬间,程东来脸上闪过了白羊神情,如打翻了杂货铺,酸甜苦辣咸五位具陈,但最终,这些情绪都化为了一种复杂的、带着释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与平静。他深深地看了儿子一眼,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即将突破自己认知范畴去独自闯荡的儿子,又瞥了一眼那个似乎早已预料到结果、神色平静的大女儿,像是终于下定了某种决心,也像是无奈地接受了某种现实。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包含着太多内容,然后,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甚至带着一种仪式感,对程少杰说道:“好!好!好!少杰,你长大了,翅膀硬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他顿了顿,仿佛在宣告属于自己时代的结束,属于儿子时代的开始,“从今天起,无论你听谁的提议,最后做决定的人,都是你自己。以后,路是你自己选的,无论走对了,风光无限;还是走错了,头破血流,那都是你自己的命,是好是歹,都怨不得别人!更不得怪今天给你出主意的大姐。是福是祸你得自己扛起来!”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程少芬身上,话却是对儿子说的,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嘱托和根深蒂固的观念:“你姐现在是比你能干。但你给老子记住,你才是程家的男人!你将来必须给我撑起我们程家的门户!”
      他声音沉了沉,“如果你以后混好了,出息了,要记得多能照顾你两个姐姐。如果没出息,混不好,”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和一种奇怪的骄傲,“那就是饿死,穷死,也不许向你姐姐们伸手讨一分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