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村霸赵老四涕泪横流、狼狈逃窜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传遍了小李庄。
连带着一起出名的,还有李家那碗“能辣哭村霸”的神秘辣椒酱。
第二天一早,李静还在灶台边琢磨着怎么把玉米饼子烙得再软和点,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几声怯生生的询问。
“静丫头在家不?”
李静探头一看,是隔壁的王婶和几个相熟的村妇,手里还端着碗。
“咋了,王婶?”
王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那啥……听说你家那辣椒酱,特别够味儿?俺家那口子就好吃个辣的,能让俺尝点不?用鸡蛋换也行!”
其他几个妇人也纷纷附和,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李静心头一动,商机来了!
她脸上立刻绽开一个热情的笑容:“在呢在呢!王婶你们等等,我这就去拿!”
她转身跑回厨房,目光扫过灶台上那个普通的陶罐——那是昨天爸爸端出来的那个,里面的辣酱已经用掉一小半。她小心翼翼地舀出几勺,分给王婶几人。
几个妇人尝了一口,顿时眼睛都亮了!
“哎哟!这味儿正!香!辣得通透!”王婶咂摸着嘴,满脸惊喜,“静丫头,这真是你妈做的?”
李静笑而不语,算是默认。心里却想,妈妈的手艺固然好,但昨天那碗的“威力”,恐怕少不了爸爸那双“武林高手”之手的暗中加持。
汪红霞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凑过来小声问:“静啊,我啥时候做过这么辣的酱了?”
李静挽住妈妈的胳膊,笑嘻嘻地打岔:“妈,您那是深藏不露!随手一做就是绝世美味!”
汪红霞被女儿逗笑了,轻轻点了一下她的额头:“就你嘴贫!”
这时,爷爷李铁山背着手踱步过来,表情依旧严肃,但眼神在那辣椒酱罐子上停留了好几秒,才慢悠悠开口:“辣味够劲,但香气还可再绵长三分。火候,差了点意思。”
李静眼睛一亮,立刻顺杆爬:“爷爷您说得对!要不您指点指点?这辣椒酱要是能更香,肯定更受欢迎!”
李铁山哼了一声,没答应也没拒绝,只是转身回了自己屋。但没过一会儿,他屋里就飘出了一股淡淡的、混合了多种不知名香料的奇异药草味。
李静偷笑,知道爷爷这是“武不善作”,但为了孙女的“事业”,偷偷去改良配方了。
大哥李行光拍着胸脯:“静儿,需要干啥力气活,跟哥说!”他已经自动把自己归为“辣酱事业首席搬运工”。
二哥李晨光更是积极,不知从哪儿推来那辆破旧的二八大杠,一只脚踩在踏板上,摆了个自认为潇洒的姿势:“妹,以后送货的活儿包在我身上!保证比谁都快!”他琢磨着,正好可以试试新练的步法,能不能让这破自行车跑出骏马的速度。
李静看着热情洋溢的家人,心里暖烘烘的。她大手一挥:“好!那咱们家‘静丫头辣酱铺’,今天就算正式开张了!”
“首先,得有个像样的包装!”
她话音未落,就见墙角默默劈柴的李修胜放下了斧头,起身进了杂物间。过了一会儿,他拿着几个小巧玲珑、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竹筒出来,筒身甚至还带着天然的竹节纹路,看起来别致又古朴。
他将竹筒放在李静面前的桌上,依旧没说话。
“谢谢爸!”李静拿起一个竹筒,爱不释手。这手工,这细节,绝对是“武林高手”私人定制款!
有了容器,李静指挥着大哥去清洗,指挥着二哥去摘最新鲜的辣椒和小葱。妈妈汪红霞在最初的茫然过后,也被女儿的热情感染,系上围裙,开始展现她“随手一做就是美味”的真正实力。当然,李静在一旁“不经意”地提点着盐糖比例和香料搭配。
而李修胜,依旧是那个最沉默的背景板。他不再劈柴,而是拿起一把小刻刀,坐在院子里,对着那些竹筒细细打磨。阳光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稳定而有力,仿佛在雕琢的不是竹筒,而是某种艺术品。
只有李静注意到,爸爸手边放着一小堆她叫不出名字的、晒干的草叶和果壳。他时不时会捏起一点,放在鼻尖嗅闻,偶尔还会极其吝啬地、在妈妈调配的酱料基础上,弹进去那么一星半点。
每一次他“动手”之后,那辣酱的香气似乎就变得更加醇厚、勾人。
李静心里门儿清,却也不点破。这就是爸爸表达爱和支持的方式——沉默,却无处不在。
傍晚时分,第一批“静丫头秘制辣酱”正式装罐。二十个小竹筒,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红艳艳的酱体在竹筒的映衬下,格外诱人。
李静拿起一筒,深吸一口气,充满干劲。
“明天一早,咱们就去村口试试水!”
全家人看着她信心满满的样子,都露出了笑容。连一向严肃的李铁山,嘴角似乎也弯起了一个微不可查的弧度。
李修胜放下刻刀,看着女儿在夕阳下发光的小脸,低头继续打磨下一个竹筒。只是这次,他刻刀的轨迹,似乎轻快了许多。
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因为一碗辣椒酱,悄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而李静要烹制的温情江湖,正从这小小的竹筒里,缓缓飘出第一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