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协同定位 ...
-
协议达成后的日子,对林珂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走钢丝。
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既要监控老陈那边的动静,又要小心翼翼地维系着与陆止之间那条脆弱而奇特的联系。
这种走在刀锋上的感觉,让她回想起刚成为情绪猎人时的训练——只是这一次,她面对的不再是训练场上的模拟目标,而是真实存在、且随时可能反噬的危险。
她与陆止之间建立的所谓“数据共享渠道”,简陋得几乎令人不安。
这仅限于在特定的内部通讯频道,使用经过层层加密和伪装的坐标与能量特征码进行单向传递。
每一次发送信息前,林珂都要反复检查编码是否完美无缺,确保不会留下任何可能被追溯的痕迹。
这种如履薄冰的谨慎,让她常常在深夜醒来,反复回想自己发送的每一个字节是否万无一失。
陆止那边始终保持着令人窒息的沉默。没有确认,没有询问,更没有主动联系,仿佛那场改变一切的对话从未发生过。
但林珂凭着猎人特有的直觉知道,他就像一台已经启动的精密仪器,协议一旦输入,便已进入既定的执行序列。
她甚至能想象出,在陆止那看似空洞的眼神背后,正有无形的数据流在静静运转,等待着她的下一个信号。
她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一个无可辩驳的目标确认。
这比想象中还要困难。
老陈显然变得更加警惕了。
他隔间的能量屏蔽被加强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那种令人不安的扭曲波动被压抑得更深,就像是潜伏在深海之下的怪物,不再轻易显露真容。
他外出的次数明显减少,即使偶尔离开隔间,也总是低着头快步走过走廊,眼神躲闪,尽量避免与任何人对视。
林珂注意到,他身上那股污浊的能量光晕变得更加内敛,却也更加不稳定,仿佛一座积蓄着力量的火山,随时都可能爆发。
面对这种情况,林珂不得不改变策略。
她不再冒险尝试强行穿透那层日益坚固的屏蔽去感知,转而开始像个真正的侦探一样,细致入微地记录老陈的每一个行为细节。
他通常在什么时间出现,又在什么时候消失。
他领取了哪些耗材,特别是那些用于稳定或隔离高危“心象”的特殊材料。
他与哪些人有过短暂接触,甚至是他走路时的姿态、表情的细微变化……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琐碎信息,在她眼中都成了宝贵的拼图碎片,或许某一天就能拼凑出真相的轮廓。
与此同时,她开始以极其谨慎的方式,用最微弱的感知力扫描老陈隔间外部的区域。
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准的控制,就像在暴风雪中寻找特定的一片雪花,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发现。
她选择在走廊人最少的时候进行这项工作,通常是在深夜或是清晨,将自己隐藏在阴影中,让感知力如同蛛丝般轻轻拂过那片区域,寻找任何可能逸散出来的能量痕迹。
这样的监视持续了整整两天,林珂几乎没怎么合眼。
她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咖啡成了她维持清醒的唯一依靠。就在她几乎要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时,转机在第三天下午出现了。
那是一个平常的午后,阳光透过高处的窗户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珂正假装整理着走廊尽头储物柜里的资料,实则全神贯注地监控着老陈隔间的动静。
突然,她敏锐地捕捉到隔间内传来一阵异常的能量波动——即使隔着加强的屏蔽,那种剧烈的起伏也清晰可辨。
紧接着,一阵冰冷的机械嗡鸣声尖锐地拔高,虽然很快就被强行压制下去,但那瞬间的异常已经足够引起她的警觉。
几秒钟后,老陈隔间的门猛地打开。他脸色苍白得可怕,额角布满汗珠,脚步虚浮地快步走向公共休息区的方向,大概是急需一杯提神的咖啡来稳定状态。
就在那扇门开启又关闭的短短几秒钟内,林珂的感知力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性质明确的能量残渣。
那感觉就像是被踩碎的毒虫体内溅出的汁液,带着令人作呕的污染特性,悄然逸散到了走廊的空气中。
机会来了!
林珂强压下内心的激动,保持着表面的平静,自然地走回自己的隔间并锁上门。
她的心跳得厉害,手指却异常稳定。
她飞快地在内部通讯系统里调出那个伪装成系统维护日志提交的界面,输入了一串经过特殊编码的坐标——精确到老陈隔间门外三厘米处的一个点,以及她刚刚捕捉到的那一丝能量残渣的独特频谱特征码。
信息发送。没有署名,没有多余解释,就像是一段普通的系统日志。
做完这一切,她靠在门后,在黑暗中屏住呼吸,将感知力提升到极致。
此时的她就像一台高度敏感的雷达,紧紧锁定着老陈隔间外的那个坐标点,等待着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走廊外偶尔有脚步声经过,一切似乎都毫无变化。
寂静中,林珂能清晰地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每一次跳动都像是在敲打着紧张的鼓点。
她开始怀疑陆止是否收到了信息,或者他是否决定无视这个信号,又或者她的判断根本就是错误的……
就在这种不安几乎要达到顶点时,他出现了。
没有任何预兆,陆止从那头走了过来。
他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和一个小型扫描设备,看起来就像是在进行再普通不过的例行环境巡检。他的步伐依旧稳定得像个机器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径直走到了林珂提供的那个坐标点,停下脚步。
然后,他蹲下身,启动了手中的扫描设备。设备的探头发出几乎不可见的淡蓝色光晕,精准地扫过那片区域。
林珂的感知紧紧跟随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她清晰地感受到,陆止周身那无形的真空场,随着他的专注,如同精密的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入”了那片残留着污染能量的空间。
那逸散的能量残渣在接触到真空场的瞬间,就像暴露在强光下的阴影,剧烈地扭曲、挣扎,发出无声的尖啸,随后被彻底瓦解、湮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超过五秒。
陆止关闭扫描设备,站起身。
他甚至没有掸去裤腿上可能沾染的灰尘,只是低头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
完成这一切后,他就像刚刚完成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巡检任务一样,转身离开,没有一丝迟疑。
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原状。
但林珂知道,有什么已经不一样了。
她提供的目标被确认了。
陆止用他独特的方式,验证了那个坐标点存在的“非标准能量污染”。这意味着,协议的第一步已经完成。老陈的隔间,正式进入了陆止那套诡异逻辑的监控清单。
几分钟后,林珂的内部通讯频道收到了一条系统自动推送的、关于B区环境巡检无异常的报告。
这样的报告每天都会收到好几份,大多数人都会直接忽略。
但林珂敏锐地注意到,在报告末尾,有一个不起眼的、代表数据已接收并归档的时间戳,与刚才她发送信息的时间完全吻合。
这是陆止的回应。冰冷,机械,但有效。
林珂缓缓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后背的衣物已经被冷汗浸湿。
与陆止的合作,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交互都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风险。但至少,她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她重新将注意力投向老陈的隔间。
那层日益坚固的屏蔽之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那个被污染的“心象”究竟是什么来头?老陈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是无辜被侵蚀的宿主,还是主动投身危险研究的研究者?
疑问还有很多,前方的道路依然迷雾重重。
但此刻,林珂心中却升起一股久违的、属于猎人的冷静与决心。
这种熟悉的感觉让她明白,尽管前路险阻,但她已经找回了自己的节奏。
饵已经放下,网已经张开。接下来,就是等待猎物在不安与焦虑中自己露出更多的破绽。
而她,和那个难以捉摸的合作者,将会在阴影中,静静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到来。
这场危险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她,已经做好了全力以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