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理性的试炼 ...

  •   圣臻塔的学业压力,如同无形却沉重的枷锁,在齐朔提交了那份石沉大海般的“启明班”申请后,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本加厉地显现出来。

      周三的物理课,一场随堂测验的结果,像一盆冰水将他浇了个透心凉。卷面上鲜红的“58”分,刺目得让他几乎睁不开眼。周围是同学们窸窸窣窣收拾文具、低声交流答案的声音,偶尔夹杂着轻松的笑语。那些声音传入他耳中,却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他能感觉到来自侧后方的视线,不必回头也知道是江烁那伙人。没有公开的嘲讽,但那无声的、带着优越感的注视,比言语更让人难堪。他像一只被剥光了羽毛的雏鸟,暴露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小组课题时,他再次成了那个被“剩下”的人,最终被老师无奈地安排进一个研究“巴洛克建筑声学原理”的小组。组员们客气而疏离,分配给他的任务是最简单、最边缘的资料整理工作,仿佛生怕他搞砸了核心部分。

      挫败感如同藤蔓,缠绕着他的心脏,越收越紧。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误入精密仪器车间的笨拙学徒,周围的一切都在高速、精准地运转,唯有他,连最基础的零件都辨认不清。父亲“赎罪”的诅咒再次在脑海中回响,仿佛在说:看吧,你果然不配在这里。

      几乎是本能地,他逃向了图书馆那片沉重的寂静,仿佛只有在那里,才能将外界刺耳的喧嚣和自我否定的回声暂时隔绝。

      齐朔在图书馆的角落与数学题艰难搏斗时,不远处靠窗的位置,夏曦正铺开画纸,对着窗外钟楼的轮廓进行速写,而周烬则戴着耳机,在一旁安静地翻阅一本厚厚的乐谱,手指偶尔在桌面上无声地敲击着节奏,似乎在构思新的旋律。

      夏曦画累了,伸了个懒腰,视线不经意间扫到了眉头紧锁、对着草稿纸发呆的齐朔。他拿起自己带来的另一罐温热的杏仁露,轻轻走到齐朔桌旁放下。

      “嘿,休息一下,喝点东西。看你算得很辛苦的样子。”夏曦小声说,生怕打扰到其他人。

      齐朔抬起头,有些茫然地看了看杏仁露,又看了看夏曦。

      “谢谢…”他低声说,心里有些感动于对方持续的善意,也让他不禁思考,带着原罪的我,为何能得到他们的善意?

      “没什么啦。”夏曦摆摆手,目光落在齐朔那些被划得乱七八糟的草稿纸上,“数学是很难呢,尤其是圣臻塔的进度。不过没关系,慢慢来,我刚开始学专业素描的时候,也觉得自己一辈子都画不好透视呢。” 他用自己的经历温和地鼓励着,但话音刚落,就忍不住掩嘴轻轻咳嗽了两声,脸色似乎更白了一点。

      这时,周烬也走了过来,他摘下一边耳机,看了看齐朔正在攻克的那道题,突然开口,声音依旧是那种略带沙哑的调子:“这题,换个思路,用数形结合试试。把函数图像画出来,焦点和范围会直观很多。” 他并非数学高手,但艺术生的思维有时能提供意想不到的视角。

      齐朔愣了一下,尝试着按照周烬的建议去思考,虽然一时没能立刻解出,但确实感觉堵塞的思路似乎松动了一丝。

      周烬说完,没再看齐朔,而是抬手轻轻拍了拍夏曦的后背,帮他顺气,语气带着不容商量的意味:“你该回去吃药休息了,画了一下午了。”

      “烬哥,我还没画完…”夏曦小声抗议。

      “明天再画。”周烬已经动手开始帮夏曦收拾画具,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显然没有讨论的余地。“你的颜色都快用完了,明天我去给你买新的。”

      夏曦有些抱歉地看向齐朔,最终还是乖乖地被周烬带着离开了。齐朔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感激,也再次清晰地认识到,夏曦的世界同样有着需要小心翼翼维护的边界。

      就在他对着物理试卷上密密麻麻的错误解析一筹莫展,几乎要被自我厌恶吞噬时,手环传来一声极轻微的、特定频率的震动。是沈墨的加密通讯。

      “图书馆,B区,‘逻辑与认知’书架。”
      指令简洁,不容置疑。

      齐朔的心脏猛地一跳。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收拾好东西,逃离了弥漫着无形压力的教室。

      “缄默之殿”的B区人迹罕至,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和灰尘的味道。沈墨站在两排高耸书架形成的狭窄通道里,身形挺拔,如同生长在阴影中的冷杉。他手里拿着一本薄册子,封面上是复杂的数学符号。

      看到齐朔,他没有寒暄,直接将册子递了过来。“一周时间,看完前三章,完成后面的习题。”

      齐朔接过,发现是一本关于基础逻辑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入门读物,并非他想象中高深莫测的专著。

      “你的观察力缺乏系统性,思维容易被情绪和惯性带偏。”沈墨的声音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这会影响你‘收集信息’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升逻辑能力,是合作的基础。”

      又是“合作”,又是“效率”。齐朔低下头,看着手中的册子,指尖微微收紧。他知道这不过是沈墨的借口,一种基于绝对理性的、物尽其用的姿态。但此刻,这冰冷的“利用”,却成了他溺水时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我…我的物理很差。”他鼓起勇气,声音细微地坦白了自己的困境,将那张惨不忍睹的测验卷子往身后藏了藏。

      沈墨的目光掠过他细微的动作,没有评论成绩,而是问道:“哪部分?”

      “力学…特别是受力分析,还有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沈墨沉默地走到旁边一张闲置的书桌旁,随手抽出一张空白草稿纸,拿起笔。“过来。”

      齐朔迟疑地走过去。

      沈墨没有看他,笔尖已经在纸上流畅地划出清晰的物理模型图示。“忘记你死记硬背的公式。先从最基本的定义开始。力是什么?它的作用效果?参照系如何选择?”

      他的讲解与他的人一样,冰冷、精准,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和情感投入。每一个步骤都逻辑严密,如同搭建一座无懈可击的思维宫殿。他没有嘲笑齐朔的愚笨,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耐烦,只是纯粹地、高效地拆解着问题,将混乱的线团梳理成清晰的脉络。

      齐朔起初还有些紧张和畏缩,但渐渐地,他被沈墨那种纯粹的理性光芒所吸引。在那双仿佛能洞悉万物规律的眼睛注视下,复杂的物理图景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他尝试着跟上沈墨的思路,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稚嫩,但沈墨总会用更基础的概念或一个反向的提问,引导他自己找到答案的缝隙。

      “这里,”沈墨用笔尖点着草稿纸上一处齐朔理解偏差的地方,“你混淆了‘功’和‘能’的概念。功是过程量,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把它们的关系理清。”

      齐朔盯着那处,眉头紧锁,努力消化着。忽然,一个之前模糊的概念如同被擦去了雾气,变得清晰起来。“所以…在这个斜面模型中,摩擦力做的负功,实际上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

      沈墨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但那沉默,等同于默认。

      一种奇异的、前所未有的感觉在齐朔心中升起。不是恐惧,不是自卑,而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明,一种被强大力量引导着,亲手推开迷雾、触及到真理一角的巨大成就感。这种感觉,与他独自在题海中挣扎时的无助和挫败截然不同。

      他偷偷抬眼,看向沈墨。午后的光线从书架顶端狭窄的窗户斜射进来,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留下小片阴影,专注的神情让他冰冷的气质里莫名多了一丝令人心安的稳定感。

      心脏,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

      就在这时,沈墨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视,抬起眼。齐朔慌忙低下头,耳根微微发热,假装继续研究草稿纸上的图示。

      “基本的逻辑框架是工具。”沈墨收回目光,声音依旧平淡,“如何使用,取决于你自己。下周同一时间,检查习题。”

      他说完,将笔放下,如同完成了一项既定的程序,转身离开了书架间的阴影,没有再多看齐朔一眼。

      齐朔独自站在原地,手里紧紧攥着那本逻辑学册子和写满了解题过程的草稿纸。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清冷的雪松气息。他低头看着纸上那些清晰有力的笔迹,回想起刚才思维被引导、豁然开朗的瞬间,一种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暖流,悄然浸润了他干涸已久的心田。

      这感觉陌生而危险,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的诱惑。他仿佛在无边无际的黑暗泥沼中,看到了一束冰冷却无比坚定的理性之光。而执光者,正是那个他本该畏惧、本该远离的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新人新文,求关注求安利QWQ,分类怎么怪怪的,不是我搞的,怎么改ORZ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