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暖意 ...
-
周日的晨光比往常更软些,透过客厅的纱帘,在地板上织出细碎的光斑。陈砚是被年糕踩醒的——那团毛茸茸的小东西正蜷在他胸口,尾巴尖时不时扫过他的下巴,鼻尖还凑在他耳边轻轻嗅着。他睁开眼,刚抬手想摸年糕的脑袋,就听见客厅传来轻微的响动,带着瓷器碰撞的脆响,还有陆执压低的说话声。
“轻点跳,别吵醒他。”陆执的声音透过门缝飘进来,带着笑意,“你这小馋猫,昨天的猫条还没吃够?”
陈砚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悄悄掀开被子下床。次卧的门没关严,他顺着缝隙往外看,正瞧见陆执蹲在茶几旁,手里拿着一小碟猫粮,年糕围着他的膝盖转圈圈,尾巴甩得像朵盛开的花。阳光落在陆执的发梢,染出一层浅金色,他指尖捏着猫粮,一粒一粒慢慢喂给年糕,动作温柔得不像话。
“醒了怎么不出来?”陆执像是察觉到什么,忽然抬头看向次卧的方向,眼神撞进陈砚的目光里,立刻弯起笑来,“正好,早餐刚做好,洗漱完就能吃。”
陈砚的脸颊有点发烫,赶紧推开门走出去:“你起得这么早?”他走到茶几旁,才发现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餐——一碗撒了枸杞的小米粥,一碟煎得金黄的南瓜饼,还有两个水煮蛋,蛋壳已经被轻轻敲出了裂纹,方便剥壳。
“昨天跟你说今天去放风筝,怕起晚了赶不上好风。”陆执站起身,顺手把年糕抱进怀里,“我查了天气预报,上午的风不大不小,正好适合新手。”他说着,指了指玄关的柜子,“风筝我昨天就买好了,放在那儿,你看看喜欢吗?”
陈砚走过去打开柜子,里面放着一个浅蓝色的风筝,上面印着只卡通鲸鱼,翅膀展开足有一米宽,布料摸起来轻薄柔软。他拿起风筝,指尖蹭过鲸鱼圆滚滚的眼睛,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挠了一下:“你怎么知道我喜欢鲸鱼?”
“上次看你电脑屏保是鲸鱼,猜你应该喜欢。”陆执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不好意思的挠头动作,“要是不喜欢,咱们等会儿还能去换。”
“喜欢,特别喜欢。”陈砚赶紧回头,眼里亮着光,“我小时候就觉得鲸鱼特别温柔,总想着要是能看到真的就好了。”他把风筝放回柜子,转身去洗手间洗漱,镜子里的自己嘴角还扬着,连眼神都比平时更亮些。
早餐吃得很安静,只有年糕偶尔发出的呼噜声。陈砚咬了一口南瓜饼,外皮酥脆,里面的南瓜馅甜得恰到好处,还带着淡淡的奶香。他看向陆执:“这个南瓜饼是你自己做的?比外面买的还好吃。”
“昨天下午没事,就试着做了点。”陆执把自己碗里的枸杞挑出来,放进陈砚的粥里,“你不是喜欢吃甜的吗?多吃点枸杞,对眼睛好,你总对着相机屏幕,别累着。”
陈砚的心里暖了暖,低头喝了口小米粥,粥熬得糯糯的,入口即化。他忽然想起昨天同事张姐说的话——“眼里都带着光”,原来被人放在心上的感觉,是这样让人忍不住想笑。
收拾完餐桌,两人带着年糕出门。陆执把风筝放进摩托车的储物箱,又找了个小背包,里面装着水和纸巾,还特意放了罐猫条,说是怕年糕在公园待着无聊。陈砚坐在后座,环住他的腰,风从耳边吹过,带着清晨的凉意,却一点都不觉得冷——陆执的后背很暖,隔着薄薄的衬衫,能感受到他平稳的心跳。
公园离小区不远,骑摩托车十分钟就到了。刚进公园大门,就看到不少人在放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天上飘着,像一群展翅的鸟儿。年糕从背包里探出头,眼睛直勾勾盯着天上的风筝,尾巴在背包里轻轻晃着。
“咱们找个人少的地方。”陆执牵着陈砚的手,往公园深处走。路边的柳树已经抽出了新枝,嫩绿的枝条垂在水面上,偶尔有风吹过,就轻轻拂过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走到一片开阔的草坪旁,陆执停下脚步:“这里怎么样?风很稳,也没什么人。”
陈砚点点头,帮着陆执把风筝拿出来。陆执蹲在地上,仔细地把风筝线系好,又教陈砚怎么握线轴:“你先拿着线轴,等风来的时候,我把风筝举起来,你就慢慢往后退,线要拉得紧一点,但别太用力,不然线容易断。”
陈砚认真地听着,手指紧紧握着线轴,掌心微微出汗。没过一会儿,一阵风吹来,陆执立刻举起风筝,大声说:“退!慢慢退!”陈砚赶紧往后退,眼睛紧紧盯着风筝,看着它慢慢离开陆执的手,一点点往天上飘。
可没飘多高,风筝就晃了晃,一头栽了下来,落在草地上。陈砚有点着急:“是不是我太用力了?”
“没事,第一次都这样。”陆执走过来,帮他把风筝捡起来,拍掉上面的草屑,“刚才风有点偏,咱们再试一次。”他重新调整了风筝线的角度,又耐心地教陈砚:“等会儿风来的时候,你不用退太快,跟着风筝的节奏走,它往上飘的时候,你就稍微松一点线,要是往下落,就轻轻拉一下。”
这次陈砚放松了不少,等风再吹过来的时候,他跟着陆执的指令,慢慢往后退,眼睛盯着风筝。鲸鱼风筝慢慢往上飘,翅膀在风里轻轻扇动,一点点越过柳树的树梢,往更高的天空飞去。陈砚忍不住笑起来,手里的线轴转得越来越快,看着鲸鱼风筝在天上自由地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轻松又快乐。
“你看,飞多高。”陆执走到他身边,指着天上的风筝,眼里带着笑意,“比我小时候放的风筝高多了。”
陈砚侧过头,看着陆执的侧脸,阳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他忽然想起陆执昨天说的话——“小时候总嫌线太短,觉得放不高”,现在有他陪着,好像连天空都变得更近了。
两人牵着线,坐在草地上,年糕趴在旁边,偶尔抬头看看天上的风筝,又低下头舔舔爪子。陈砚靠在陆执的肩膀上,风吹过的时候,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皂角味,混合着青草的清香,让人觉得格外安心。
“你小时候除了放风筝,还喜欢做什么?”陈砚忽然问,想知道更多关于陆执的事。
“小时候喜欢跟我爸去修汽车。”陆执的声音轻轻的,带着点回忆的温柔,“我爸是个修理工,以前总带我去他的修理厂,我就坐在旁边看他修零件,有时候他会教我怎么拧螺丝,怎么拆发动机。”他顿了顿,嘴角弯起,“那时候觉得修汽车特别酷,想着以后也要像我爸一样,能把坏的东西修好。”
“那你现在也算实现愿望了。”陈砚说,他知道陆执现在还在帮朋友修汽车零件,有时候晚上还会在书房里摆弄那些旧零件。
“算是吧。”陆执转过头,看着陈砚,“不过现在多了点别的期待。”
陈砚的心跳漏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看年糕,耳朵却悄悄红了。他能感觉到陆执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温温的热度,像早上的阳光,不刺眼,却让人心里发暖。
放了快两个小时风筝,太阳渐渐升高,有点热了。陆执把风筝线收起来,小心地把风筝叠好:“咱们去那边的亭子歇会儿,喝点水。”
亭子里有石凳,陈砚坐下后,陆执递给他一瓶水,又打开背包,拿出猫条,递给年糕:“奖励你的,今天表现不错,没乱跑。”年糕立刻凑过来,吃得呼噜呼噜响,尾巴甩得更欢了。
陈砚喝着水,看着亭外的风景,远处的湖面波光粼粼,偶尔有几只鸭子游过,留下长长的水痕。他忽然想起自己之前一个人来公园的时候,总是坐在亭子里看相机里的照片,从来没觉得这么热闹过。原来有人陪着,连平凡的风景都变得不一样了。
“对了,下周我休息,要不要跟我去一个地方?”陆执忽然说,眼里带着点神秘的笑意。
陈砚好奇地问:“什么地方?”
“是个老相机市场,里面有很多旧相机和镜头,还有很多摄影爱好者会在那儿交流。”陆执说,“我之前去过一次,觉得你肯定会喜欢,里面还有人卖手工做的相机挂绳,特别精致。”
陈砚的眼睛亮了亮:“真的吗?那我肯定想去!”他喜欢摄影,尤其喜欢旧相机,总觉得每台旧相机里都藏着别人的故事,能拍出不一样的感觉。
“那咱们就说定了,下周我带你去。”陆执笑着说,伸手帮陈砚拂掉肩上的草屑,动作自然又温柔。
陈砚的脸颊有点发烫,赶紧点点头,心里开始期待下周的见面,想着要带上陆执送的木质相机模型,说不定还能跟市场里的人交流一下。
歇了一会儿,两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年糕趴在陈砚的怀里,已经有点困了,眼睛半睁半闭的,尾巴也不晃了。走到公园门口的时候,陈砚看到有卖棉花糖的,粉色的棉花糖像朵云,在阳光下特别好看。
“想吃吗?”陆执注意到他的目光,笑着问。
陈砚有点不好意思:“会不会太甜了?”
“没事,偶尔吃一次没关系。”陆执拉着他走到棉花糖摊前,对老板说,“要一个粉色的,谢谢。”
老板很快做好了棉花糖,递到陈砚手里。棉花糖软软的,还带着淡淡的草莓味,陈砚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像小时候吃过的味道。他忍不住笑起来,嘴角沾了点糖屑,陆执拿出纸巾,轻轻帮他擦掉:“慢点吃,别沾到衣服上。”
两人边吃边往摩托车的方向走,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陈砚咬着棉花糖,看着陆执的侧脸,心里默默想着: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有他陪着,有年糕陪着,每天都能这么开心。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陆执把年糕放在猫爬架上,让它睡觉,然后走进厨房:“中午想吃什么?我去买菜。”
“我跟你一起去吧。”陈砚说,他想跟陆执一起去菜市场,看看热闹的烟火气。
陆执点点头:“好,咱们去小区门口的菜市场,那里的菜新鲜,还便宜。”
两人换了衣服,一起出门。菜市场里很热闹,到处都是叫卖声,有卖蔬菜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卖鲜肉的。陈砚跟在陆执身边,看着他熟练地跟摊主打招呼,挑菜的时候还会仔细看新鲜度,偶尔还会跟摊主砍价,样子有点可爱。
“你喜欢吃什么蔬菜?”陆执问,手里拿着一把青菜。
“我都可以,不过更喜欢吃西兰花和番茄。”陈砚说。
陆执立刻挑了几颗西兰花和几个番茄,又买了一块排骨,说要给陈砚炖排骨汤:“你最近总对着电脑,喝点排骨汤补补。”
陈砚跟在后面,看着陆执手里的菜越来越多,心里暖暖的。他忽然觉得,原来一起买菜也是件很幸福的事,看着他为自己挑选喜欢的菜,听着周围的叫卖声,这种平淡的烟火气,比任何浪漫都更让人安心。
买完菜回家,陆执就钻进厨房忙碌起来。陈砚想帮忙,却被陆执推出厨房:“你去客厅看电视吧,或者跟年糕玩会儿,这里交给我就行。”
陈砚只好坐在客厅里,看着年糕在猫爬架上打盹,偶尔拿起手机,给陆执送的木质相机模型拍几张照片,发在朋友圈里,配文:“今天的风很温柔,礼物很喜欢。”没过一会儿,就有朋友评论,问他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陈砚看着评论,忍不住笑了,没有回复,却把手机屏幕亮度调得更亮了些。
厨房里的香味慢慢飘出来,先是排骨的香味,后来又混合着番茄的酸甜味,让人忍不住想流口水。年糕也被香味吵醒了,从猫爬架上跳下来,蹲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看着里面。
“快好了,再等十分钟。”陆执从厨房探出头,笑着说,“你把碗筷摆好,咱们就能吃饭了。”
陈砚赶紧起身,去厨房拿碗筷。他刚把碗放在餐桌上,就看到陆执端着一锅排骨汤出来,汤里炖着排骨和玉米,还有几块番茄,颜色鲜亮,香味扑鼻。接着他又端出一盘清炒西兰花,和一盘番茄炒蛋,都是陈砚喜欢吃的。
“快尝尝,看看好不好吃。”陆执把筷子递给陈砚。
陈砚夹了一块排骨,咬了一口,肉质软烂,汤汁浓郁,带着玉米的甜香,一点都不腻。他又尝了口番茄炒蛋,番茄炒得很软,汤汁渗进米饭里,特别下饭。他忍不住点点头:“太好吃了,比我妈做的还好吃。”
“喜欢就多吃点。”陆执笑着说,把自己碗里的排骨夹给陈砚,“多喝点汤,补身体。”
两人边吃边聊,说着早上放风筝的趣事,又说着下周去相机市场的计划。年糕蹲在旁边的小凳子上,偶尔得到陆执递过来的一小块肉,吃得津津有味。客厅的阳光慢慢移动,落在餐桌上,把饭菜都染得暖融融的。
吃完午饭,陈砚主动收拾碗筷,陆执想帮忙,却被他拦住:“你早上做了早餐,中午又做了午饭,这次让我来收拾吧。”他把碗筷放进洗碗机,又用抹布把餐桌擦干净,动作虽然有点生疏,却很认真。
陆执靠在厨房门口,看着陈砚忙碌的背影,嘴角忍不住弯起。他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有个人陪着,一起吃饭,一起做家务,一起做喜欢的事,哪怕只是平淡的日常,也觉得格外幸福。
下午的时候,两人坐在客厅里看电影,还是关于摄影的纪录片。陈砚靠在陆执的肩膀上,手里抱着年糕,偶尔会问陆执一些关于摄影的问题,陆执都会耐心地解答。纪录片里讲的是一个摄影师走遍世界各地,记录不同地方的风景和人文,陈砚看得入迷,小声说:“以后我也想去这些地方拍照。”
“以后咱们可以一起去。”陆执轻声说,手指轻轻拂过陈砚的头发,“等咱们有空了,就去云南,去西藏,去看雪山和湖泊,你负责拍照,我负责帮你扛相机。”
陈砚的心跳猛地加速,脸颊瞬间红了,赶紧低下头,假装看年糕,却感觉耳朵都在发烫。他能感觉到陆执的体温,能闻到他身上的味道,心里像揣了颗糖,甜丝丝的,连呼吸都变得温柔起来。
纪录片看完的时候,已经快傍晚了。陈砚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点发酸的眼睛:“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要过去了。”
“是啊,跟你在一起,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陆执说,声音轻轻的,却像羽毛一样,落在陈砚的心上。
陈砚的脸颊更红了,赶紧站起身,说要去给年糕添点猫粮。他走进厨房,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却亮堂堂的。他知道,自己是真的喜欢上陆执了,喜欢他的温柔,喜欢他的细心,喜欢他把自己放在心上的样子。这种喜欢不像轰轰烈烈的爱情,更像慢慢升温的水,一点点暖到心里,却比任何热烈都更让人安心。
晚上的时候,陆执又煮了银耳羹,这次陈砚在旁边帮忙,学着他的样子搅拌锅里的银耳,虽然偶尔会差点把勺子掉进去,却做得很认真。陆执在旁边看着,偶尔帮他调整火候,两人的手指偶尔会碰到一起,又赶紧分开,空气里都带着淡淡的甜味。
喝着银耳羹,看着窗外的夜景,陈砚忽然说:“陆执,谢谢你。”
陆执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谢我什么?”
“谢谢你陪我放风筝,谢谢你给我做吃的,谢谢你送我的相机模型。”陈砚的声音轻轻的,眼里带着真诚的笑意,“还要谢谢你,让我觉得在这里像家一样。”
陆执的心里暖了暖,放下手里的碗,看着陈砚:“其实我才要谢谢你,谢谢你愿意跟我一起住,谢谢你让这个房子变得更热闹。”他顿了顿,声音更温柔了些,“以前我一个人住的时候,总觉得家里冷冷清清的,现在有你,有年糕,才觉得像个家。”
陈砚的眼睛有点发热,赶紧低下头,喝了口银耳羹,掩饰自己的情绪。他知道,自己已经离不开这里了,离不开陆执,离不开这种充满暖意的日子。
晚上睡觉前,陈砚收到了陆执的消息,是一张照片——照片里是早上放的鲸鱼风筝,在蓝天上飞得很高,下面是绿色的草坪,还有两个牵手的影子。后面跟着一句话:“今天很开心,期待下周的相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