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返京暗流 ...

  •   扬州城的轮廓在晨雾中渐渐模糊,如同褪色的水墨画。太子仪仗并未大张旗鼓,只精简了核心侍卫与随行官员,簇拥着几辆马车,沉默地驶离了这座浸泡在阴谋与血色中的江南名城。

      叶苏月坐在其中一辆青帷马车中,身下铺着软垫,却依旧能感受到官道上的每一次颠簸。她换回了那身素净的医官常服,头发一丝不苟地束起,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仿佛只是一名完成差事、奉命随行返京的普通女官。

      车窗外,运河的水波光粼粼,两岸的垂柳已见枯黄。来时的她,心怀忐忑,前途未卜;离去的她,看似平静,内里却已绷紧了一根欲要杀人的弦。袖中那枚玄色令牌冰凉的触感,时刻提醒着她肩头的重任与前路的凶险。

      白守竹在她启程前夜,已悄然离开扬州,如同他悄然到来一样,不留痕迹。他只留下了一句通过墨七转达的话:“京城水浑,静待时机,令牌非生死关头,不可轻用。”

      她知道,回到京城,她将真正意义上的孤身作战。墨七会暗中策应,但不能轻易现身。白守竹更是远在辅展公府,牵一发而动全身。她必须依靠自己,在这龙潭虎穴中,找到那条通往真相的缝隙。

      车队中央那辆最为宽大、装饰着杏黄色徽记的马车里,太子李安靠坐在软枕上,脸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深沉与锐利。他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佩,目光却透过晃动的车帘,落在前方那辆不起眼的青帷马车上。

      高内侍小心翼翼地奉上一杯参茶,低声道:“殿下,喝点参茶提提神吧。此次返京,舟车劳顿,您的身子……”

      李安接过茶盏,却没有喝,只是淡淡道:“孤无碍。京城那边,有何新消息?”

      高内侍连忙躬身:“回殿下,皇后娘娘凤体经太医精心调养,已无大碍,只是依旧有些虚弱,时常念叨殿下。皇上……皇上对殿下在江南雷厉风行、整肃漕运之举,颇为赞许,已在朝会上明言嘉奖。”

      “哦?”李安眉梢微挑,看不出喜怒,“只是嘉奖?”

      高内侍的声音压得更低:“曹公公……自殿下密信抵京后,便一直称病在家,司礼监事务暂由陈秉笔代理。皇上……未曾探视,也未曾催促。”

      李安眼中闪过一丝冷芒。父皇的态度,已然明了。对曹如意,已生嫌隙,但尚未到彻底清算之时。这其中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肯定了他的功劳,又保留了转圜的余地,或许……也是在观望,观望他李安回到京城后,能否拿出更确凿的证据,将曹如意一派连根拔起。

      帝王心术,深不可测。

      “太子妃呢?”李安忽然问道。

      高内侍顿了顿,才道:“太子妃娘娘甚是挂念殿下,每日都会去坤宁宫给皇后娘娘请安,侍奉汤药,极为尽心。听闻殿下即将返京,已命人将东宫上下打扫整理,预备迎接殿下。”

      李安“嗯”了一声,不再说话。脑海中却浮现出叶苏玉那张温婉柔顺、却总让人觉得隔着一层的面容。她写的那封家书,他后来看了,字里行间皆是关切与催促,情真意切,无可指摘。可不知为何,他总会想起那个雨夜,在扬州土地庙中,那个自称“苏月”的女子,那双清亮、冷静,带着一丝倔强与疏离的眼睛。

      她们是姐妹,容貌虽有几分依稀相似,气质却截然不同。一个如温室娇花,精心养护;一个如荒野韧草,历经风霜。

      他甩了甩头,将脑中纷乱的思绪驱散。眼下最重要的,是应对京城的局面。江南一案,虽斩了林员外,抓了几个胥吏和漕帮头目,但真正的幕后黑手曹如意并未伤及根本,反而可能因为断尾求生而隐藏得更深。而那个关键人物——刘之焕,依旧稳坐太医院院判之位。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前面那辆马车。这个“苏月”,是他目前手中最重要,也最不确定的一步棋。她医术高超,心思缜密,对当年旧案似乎知之甚深,而且……她身上有种让他无法忽视的熟悉感。他留下她,重用她,既是因为她有用,也是想将她放在身边,看清她到底是谁,意欲何为。

      车队沿着官道迤逦而行,白日赶路,夜晚则在沿途驿馆歇息。行程紧凑,气氛沉默而压抑。随行的官员和侍卫大多知晓江南风波,明白此次返京并非凯旋,而是进入另一个更复杂的战场,个个谨言慎行。

      叶苏月乐得清静。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马车里,或是驿馆分配的房间内,闭目养神,实则是在脑海中反复推演回到京城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如何利用“随行医官”的身份接近太医院。

      这日傍晚,车队在一处规模颇大的官驿住下。晚膳后,叶苏月借口透透气,独自一人走到驿馆后院的凉亭中。秋夜的风已带寒意,吹动着她的衣袂。

      她看着天边那轮将圆未圆的月亮,心中计算着日程。照这个速度,再有三四日,便可抵达京城。时间,不多了。

      “苏医官好雅兴。”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叶苏月心中微凛,迅速收敛心神,转过身,微微躬身:“参见太子殿下。”来者正是李安,他只穿着一件墨色常服,未带随从,独自一人踱步而来。

      “不必多礼。”李安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望着同一天边月,“可是在担忧京城之事?”

      叶苏月垂下眼帘:“京城乃天子脚下,能人辈出,民女只是担心才疏学浅,有负殿下信任。”

      李安侧头看着她低眉顺目的侧脸,月光勾勒出她清晰而柔和的轮廓。他忽然道:“孤记得,你曾言家中行医,不知祖籍何处?师承哪位名家?”

      又来了。他还在试探。

      叶苏月心中冷静,语气依旧平稳:“回殿下,民女祖籍江南余杭,家祖不过是乡野郎中,并无师承,所学皆是祖辈相传的土方验法,登不得大雅之堂,不敢污了殿下清听。”

      “乡野郎中……”李安重复着,目光在她脸上逡巡,“却能识得‘缠丝痧’这等奇毒,更能精准道出孤的隐疾。苏医官,你这‘乡野’,恐怕不那么简单。”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压迫。

      叶苏月抬起眼,目光清正地迎上他的审视:“殿下,医道一途,浩瀚如海。民间多有隐士高人,其技艺未必逊于宫中国手。家祖一生行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偶有奇遇,得窥些许偏门之术,亦不足为奇。民女不过侥幸,承袭了些许皮毛罢了。”

      她的话滴水不漏,既抬出了不存在的“家祖”作为挡箭牌,又巧妙地将自己的“不凡”归因于民间传承的神秘,让人难以深究。

      李安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道:“若孤许你入太医院,你可愿意?”

      叶苏月心脏猛地一跳!入太医院?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但……这也可能是一个陷阱!

      她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惶恐与推辞:“殿下厚爱,民女感激不尽!只是太医院乃医学圣地,汇聚天下英才,民女所学粗浅,身份卑微,岂敢有此非分之想?恐惹人非议,玷污太医院清誉,更连累殿下声誉。”

      “孤说你可以,你就可以。”李安语气平淡,却带着储君的威严,“你的医术,孤亲身验证过。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太医院……也需要一些新鲜血液了。”

      他最后一句话,意有所指。

      叶苏月瞬间明白了他的意图。他不仅仅是想将她放在身边监视,更是想利用她这把“刀”,去搅动太医院那潭深水!他想借她的手,去查刘之焕!

      这与白守竹给她的任务,不谋而合!

      机会!千载难逢的机会!

      她不再犹豫,深深一福,语气带着感激与决然:“殿下知遇之恩,民女没齿难忘!若殿下不弃,民女愿竭尽所能,为殿下分忧,为太医院效力,万死不辞!”

      她没有直接说查案,但“分忧”二字,彼此心照不宣。

      李安看着她恭敬的姿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满意。他需要一把锋利而又能掌控的刀,眼前这个女子,似乎正合适。

      “很好。”他点了点头,“回京之后,孤会安排。你早些休息吧。”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驿馆的灯火阑珊处。

      叶苏月独自站在凉亭中,秋风吹拂,她却感觉手心有些汗湿。与李安的这次短暂交锋,看似她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实则却是将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入了太医院,就等于直接站到了刘之焕的眼皮底下。一言一行,皆在他人监视之中。行差踏错一步,便是万丈深渊。

      但,这也是接近核心秘密最快的途径。

      她抬起头,望向京城的方向,目光穿透沉沉的夜色,变得无比坚定。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只能一往无前。

      太医院,刘之焕……我来了。

      她拢了拢衣襟,抵御着秋夜的寒意,转身走回驿馆。背影单薄,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返京的路途,暗流已然开始涌动。而这场围绕着皇权、阴谋与复仇的大戏,在京城那座巨大的舞台之上,即将拉开新的、更加惊心动魄的帷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