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并驾齐驱 ...

  •   跑马场的喧嚣与惊险,如同投石入湖,在叶苏月看似平静的宫苑生活中漾开了一圈圈难以平息的涟漪。那日她果断出手制住疯马“乌云盖雪”,以及陈阁老那句石破天惊的“颇有乃父当年之风”,像两道强劲的风,瞬间吹散了笼罩在她身上大半的污名与阴霾。

      太医院内的气氛悄然转变。那些或明或暗的鄙夷目光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谨慎的打量与偶尔主动的搭讪。同住永寿宫的王、李两位医女,如今见了她,也会客套地寒暄几句,虽谈不上热络,但那份刻意的疏离已消失不见。甚至连那位古板的孙太医,在交代差事时,语气也缓和了些许,偶尔还会就一些疑难药案的辩症,询问她的看法。

      叶苏月心知肚明,这一切变化的根源,并非她本人多么令人折服,而是源于她展现出的价值,以及陈阁老那重量级的背书。在这深宫之中,实力与靠山,缺一不可。

      她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谨慎。永安公主惊马一事,绝非意外。她怀中那个包着异常草屑的油纸包,如同一个沉默的证据,指向隐藏在暗处的黑手。对方一计不成,定然还有后招。

      然而,没等她细细追查草屑的来源,另一道旨意,再次打破了表面的平静。

      这次传旨的,竟是太子东宫的内侍。

      “叶医女,太子殿下有令,今日午后于西苑马场查验御马恢复状况,命你随行侍奉。”内侍的声音尖细,带着东宫特有的威仪。

      太子李安?要她随行查验御马?

      叶苏月心中微诧。跑马赛风波后,李安对她的态度似乎有些微妙的变化,不再是最初那般毫不掩饰的厌弃,但也绝谈不上友善。此次点名要她随行,是何用意?是因她制住了疯马,觉得她于马匹伤病一道有所擅长?还是……另有深意?

      她无法拒绝,只能恭敬领命。

      午后,秋阳暖煦。西苑马场比之比赛日清净了许多,草场经过修整,恢复了平整,只有零星几个马夫在照料马匹。

      叶苏月到达时,李安已在了。他并未穿着太子常服,而是一身便于骑射的墨色劲装,更显得身姿挺拔,只是脸色依旧带着几分病态的苍白,与他这身利落打扮有些格格不入。他独自一人站在马场的围栏边,望着场内几匹正在悠闲吃草的骏马,身影在秋日阳光下,竟透出几分难得的、不属于储君的孤寂。

      听到脚步声,他回过头,目光落在叶苏月身上,依旧是那种复杂的审视,但似乎少了几分冰冷的隔阂。

      “参见太子殿下。”叶苏月依礼参拜。

      “平身。”李安的声音平淡,“随孤去看看‘乌云盖雪’。”

      “是。”

      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走向马厩。高大的马厩内,光线略显昏暗,弥漫着干草、饲料和马匹特有的气息。那匹名为“乌云盖雪”的黑马被单独安置在一个宽敞的隔间内,正低头咀嚼着草料,看起来温顺平静,与那日发狂的模样判若两马。

      李安站在栏外,仔细打量着黑马,眉头微蹙:“那日之后,它便一直是这般温顺?”

      “回国公爷,”叶苏月斟酌着用词,“民女那日以银针刺穴,暂时压制了其狂躁。但究其根源,此马当时状态异常,疑似受了外物刺激,并非本性如此。还需观察几日,确保无恙。”

      李安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她:“外物刺激?你可有证据?”

      叶苏月从怀中取出那个油纸包,双手呈上:“这是民女当日在那匹马狂奔路径旁发现的草屑,气味有异,不似寻常牧草。民女怀疑,有人将此物混入饲料或涂抹于某处,诱使马匹受惊。”

      李安接过油纸包,打开看了看,又凑近嗅了嗅,眉头锁得更紧。他虽不精医理,但那草屑散发出的淡淡辛辣异气,确实非同寻常。

      “此事,你可曾告知他人?”他沉声问道。

      “未曾。”叶苏月摇头,“民女入宫日浅,不敢妄言。”

      李安盯着她,似乎在判断她话语的真伪。良久,他将油纸包重新折好,纳入自己袖中。“此事,孤会派人暗中查探。你暂且不要声张。”

      “民女明白。”

      交代完正事,两人之间再次陷入沉默。只有马匹偶尔的响鼻声和咀嚼声在空旷的马厩里回响。

      李安似乎没有立刻离开的意思,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栏内的“乌云盖雪”,忽然开口道:“你父亲的针灸之术,当真如此高明?连陈阁老都赞誉有加。”

      叶苏月心头一凛,不知他为何突然提起此事。她垂下眼帘,语气平静无波:“先父医术,民女不敢妄评。陈阁老念旧,谬赞了。”

      “谬赞?”李安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听不出喜怒,“孤还记得,小时候似乎也见过叶太医施针,手法……确实与寻常太医不同。”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飘忽,“只是后来……听闻他用药不慎,致使容贵妃……”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那份质疑与固有的偏见,依旧清晰可辨。

      叶苏月猛地抬起头,目光清亮而坚定地看向李安:“殿下!先父行医数十载,一向谨慎,从未有过疏失!容贵妃之事,必有隐情!民女相信,先父是清白的!”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直接而激烈地在李安面前为父亲辩白。

      李安似乎被她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与隐隐的悲愤震了一下。他看着她,看着这个与记忆中那个温婉柔顺、从不敢违逆他的叶苏月截然不同的女子,心中那股熟悉的烦躁感再次涌起,却又夹杂着一丝陌生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动摇。

      “清白与否,自有公断。”他移开目光,语气恢复了储君的淡漠,“过去之事,不提也罢。”

      他转身,向马厩外走去。叶苏月默默跟上。

      走出马厩,秋日阳光有些刺眼。李安停下脚步,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忽然道:“陪孤走走吧。”

      这不是命令,语气却依旧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叶苏月微微一怔,只能应道:“是。”

      两人沿着马场边缘的草径,缓缓而行。一个是大周储君,一个是小小医女,身份悬殊,此刻却诡异地在这秋日午后,并驾齐驱。

      秋风拂过,带来草叶的沙沙声响。长时间的沉默,让气氛显得有些凝滞。

      “你……似乎变了许多。”李安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探究。

      叶苏月脚步未停,目视前方,语气平淡:“人总是会变的。殿下不也变了许多?”

      李安侧头看了她一眼,似乎想从她平静的侧脸上找出些什么。“孤何处变了?”

      “殿下如今,会愿意听民女说几句话了。”叶苏月淡淡道,“也会……亲自下场救人了。”她指的是跑马场上他救下永安公主之事。

      李安被她这话噎了一下,随即有些恼羞成怒:“永安是孤的妹妹,孤救她,天经地义!”

      “是啊,天经地义。”叶苏月轻轻重复了一句,不再多言。那语气中的平淡,却比任何尖锐的指责更让李安感到不适。

      他又想起了断肠崖下,想起了她捧着紫须参时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想起了自己那句冰冷的“不自量力”和“哗众取宠”……那时的他,为何就认定她是别有用心?

      两人各怀心思,沉默地走了一段。

      “叶苏月,”李安再次开口,声音低沉了些许,“若……若当年青松山下……”

      他的话刚到嘴边,前方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呼唤声:

      “殿下!殿下!原来您在此处!让奴才好找!”一名东宫内侍气喘吁吁地跑来,“皇上宣您即刻去乾清宫议事!”

      李安未尽的话语戛然而止,眉头蹙起,恢复了储君的威仪:“知道了。”他看了一眼叶苏月,目光复杂,最终只道:“今日之事,勿要对人言。你……回去吧。”

      说完,他不再停留,随着内侍匆匆离去。

      叶苏月独自站在原地,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波澜微起。他方才那未尽之语,是想说什么?青松山下……那早已被时光掩埋的、模糊的过往?

      她摇了摇头,将这份莫名的情绪压下。无论他想说什么,都与现在的她无关了。

      如今的她,与他并驾齐驱走这一程,并非源于旧情,而是源于利益与局势。他是太子,她是可能对他有用的医女,仅此而已。

      她转身,朝着永寿宫的方向走去。秋风吹拂着她的衣袂,背影单薄却挺直。

      与太子的这次单独相处,像一颗投入棋局的石子,虽未掀起巨大波澜,却让某些潜在的线路,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微妙。

      弈局已开,暗涌渐生。

      而她,必须在这越来越复杂的棋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落好每一步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并驾齐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