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人行 ...
-
2012年的秋天,北京的落叶如金色的雨,铺满了人行道。王家伟终于踏上了这片他梦寐以求的土地。他二十岁,背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包里塞得满满当当:几件洗得发白的棉T恤、一双胶鞋、一把扳手和几本汽修手册,还有母亲塞给他的几包自家晒的干蘑菇和一袋玉米面。火车是从河北老家坐的绿皮车,硬座,十几个小时的颠簸。他下车时,腿都麻了,肩膀酸痛得像扛了座山。北京站广场,人潮涌动,高楼林立,空气中混杂着汽油味、烤鸭香和不知名的尘土味儿,让他一时有些喘不过气。头顶的LED屏滚动着广告,英语和中文交织,他揉揉眼睛,喃喃自语:“晓薇,这就是北京啊?真他妈大。”
家伟没急着打电话。他找了个广场边的长椅坐下,点燃一根五块钱一包的红塔山,深吸一口。烟雾缭绕中,他回想这几个月的煎熬。大二暑假回家后,晓薇的信如及时雨:“家伟,来吧。我们一起拼。”他激动得一夜没睡,第二天就去镇上汽修厂辞职。老板是个胖墩墩的东北汉子,拍着他肩膀叹气:“小子,你有出息,可北京不是谁都能啃下的硬骨头。行,拿着这五百,算我送的。”家伟谢过,回家跟父母摊牌。父亲王大山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抽着旱烟说:“儿子,去吧。男人不拼,窝囊一辈子。”母亲李桂花抹着眼泪,塞给他五百块:“多吃点肉,别饿瘦了。记得,每个月寄信回家。”家伟点头,抱了抱父母,转身就走。他没敢回头,怕自己软了腿。
火车上,他没睡。身边的乘客来来去去,有背着行李的打工仔,有叽叽喳喳的大学生,还有一对中年夫妻带着哭闹的孩子。他听着他们的故事,羡慕又自卑。自己呢?初中毕业就进厂,文化课勉强认得字,汽修靠双手。晓薇是大学生,尖子生,将来飞黄腾达。他握紧拳头:没关系,我有手艺。到了北京,我给她当牛做马,也要让她过上好日子。
夜幕降临,北京站的灯光亮起,如星河倾泻。家伟饿了,从包里掏出个冷馒头,啃了两口。手机是诺基亚的山寨货,电池快没电了。他拨晓薇的号,铃声响了半天,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喂?家伟?!”晓薇的声音带着哭腔:“你在哪儿?我马上来!”家伟咽下馒头渣:“北京站广场,长椅边。晓薇,我到了。”挂电话,他的心跳如鼓。广场上,人群如潮,他像个孤岛,望着出口处,祈祷她快来。
晓薇昨晚熬夜写论文,眼睛红肿如兔子。接到家伟的短信,她扔下书包,冲出宿舍。学校在海淀,离火车站一个小时车程。她挤上地铁,抓着吊环,脑中乱成一锅粥:家伟来了,我们的日子要开始了。可她也怕,大学生活让她见识了太多:同学开宝马,聚会穿名牌,她呢?奖学金勉强够用。家伟来了,会不会觉得她没出息?地铁摇晃,她咬唇:不管了,他是我的人,我们一起拼。
早上七点,晓薇风尘仆仆地赶到站台。她穿着件旧毛衣,牛仔裤,头发乱糟糟的,但眼睛亮晶晶的。广场上,她一眼看到家伟:他蹲在长椅边,帆布包搁膝上,烟头扔了一地。晓薇喊:“家伟!”家伟抬头,愣了三秒,然后扑上来,两人抱头痛哭。路人侧目,有人笑:“乡下夫妻吧?”家伟不管,紧紧抱住她:“晓薇,你瘦了。北京吃得惯吗?头发怎么这么乱?”晓薇抹泪,锤他胸口:“傻瓜,我昨晚没睡,等你消息呢。走,先吃早餐,我请客。”
她拉着他,钻进站里的肯德基。家伟从没吃过这种地方,菜单看得眼花:“晓薇,这么贵?一个汉堡二十块!”晓薇笑:“庆祝你来北京,吃吧。”她点了个套餐,两人分着吃。家伟咬一口鸡腿,眼睛眯起:“真香!比镇上馆子强。”晓薇看着他,鼻子一酸:“家伟,从今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上课,你打工,晚上一起做饭。攒钱买房,生孩子。”家伟点头,握她的手:“嗯,一起拼。晓薇,我爱你。”
吃完,她带他逛北京。地铁转公交,一路颠簸,先去天安门。广场上,国旗飘扬,家伟瞪大眼:“晓薇,这么大!比村里操场大十倍。”晓薇拉他拍照:“将来,我们带爸妈来。”然后王府井,街头小吃摊林立。家伟买了糖葫芦,递给她:“尝尝,酸甜。”晓薇咬一口,汁水滴下,两人笑闹。下午,到学校。北师大校园,梧桐叶金黄,教学楼气派。家伟跟在身后,像刘姥姥进大观园:“晓薇,你这儿真好。图书馆像宫殿。”晓薇带他逛操场、食堂、宿舍。宿舍阿姨见她带男生,瞪眼:“林晓薇,谈恋爱归谈恋爱,别带进楼!”晓薇吐舌,拉家伟跑。
天黑了,他们回出租屋。晓薇早帮他找好:学校附近胡同,一间十平米单间,月租八百。房东大妈收了押金,扔钥匙:“小子,好好干。别惹事。”屋里简陋:一张木床、一张破桌、煤气灶。家伟放下包,乐了:“晓薇,这比厂宿舍强。咱们的家!”晓薇煮了碗面,两人围桌吃。家伟说:“明天我找工作。汽修厂,总有我的地儿。”晓薇点头:“我帮你问同学。家伟,别急,慢慢来。”
第二天,家伟起早。晓薇上课,他背包出门。朝阳区汽修一条街,他一家家问。老板们看他壮实,试手艺:修个刹车片,换个火花塞。家伟手快,半小时搞定。一个东北老板拍他肩:“小子,行!两千五包吃住,干不干?”家伟点头:“干!”就这样,他进了“东三环汽修厂”。白天修车,汗流浃背;晚上学电脑——晓薇给他报了成人夜校,每周三晚,学Word和Excel。家伟笨,敲键盘如打鼓,但咬牙学:“晓薇,我要配得上你。”
日子苦,但甜蜜。晓薇大三,课业重,她加入学生会,负责校企合作。白天上课,晚上开会,认识教授和老板。家伟下班早,总在校门口等,带饭盒:红烧肉、炒青菜。“晓薇,吃吧,我做的。”晓薇埋头吃,感动:“家伟,你真好。”周末,他们去颐和园。昆明湖水波粼粼,十七孔桥如画。家伟拉她手,租条小船:“晓薇,划船去!”他笨手笨脚,船晃荡,晓薇笑倒:“家伟,你是猪啊!”家伟挠头:“那你教我。”两人靠在一起,湖风拂面。夕阳下,家伟说:“晓薇,将来我开自己的店,你当老板娘。我们生两个孩子,男孩像我,能干活;女孩像你,聪明漂亮。周末一家四口,来这儿玩。”晓薇靠他肩:“嗯,一起攒钱。家伟,你别太累,厂里活重。”家伟笑:“不累。看到你,我就有力气。晓薇,谢谢你等我。”
他们的出租屋成了小天堂。晚上,家伟洗澡,晓薇帮他搓背:“家伟,你手怎么这么粗?”家伟嘿嘿:“修车磨的。晓薇,你皮肤真白,像牛奶。”晓薇白眼:“贫嘴!”熄灯后,两人挤一张床,家伟讲村里故事:小时候捉鱼,玉米地许愿。晓薇讲学校八卦:谁追谁,谁考试挂科。夜深,家伟抱她:“晓薇,我梦见咱们买房了,三室一厅,带阳台。”晓薇呢喃:“嗯,很快。”
但北京的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晓薇开始变。学生会让她接触上流:一次校企会上,西装笔挺的HR讲“人脉为王”。晓薇眼睛亮:原来,机会不是天上掉的。她加班写简历,参加辩论赛,结识学长。家伟不懂,他只知干活。一次,晓薇周末推约会:“家伟,我有社团活动。”家伟点头:“去吧,我在家看书。”其实,他去厂加班,攒钱买戒指。
家伟的厂生活,也渐渐适应。老板老刘,东北口音重:“小子,手艺不错!多学,豪车时代来了。”家伟点头,学修宝马、奥迪。徒弟小李,十八岁,崇拜他:“伟哥,你女朋友大学生吧?真牛!”家伟笑:“她优秀,我追的。”中午,厂里围饭,他讲晓薇故事,大家羡慕:“伟哥,娶了吧!”家伟摇头:“等我有钱。”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2012年底,晓薇拿了奖学金,三千块。她一半存,一半给家伟:“买衣服吧,你总穿旧的。”家伟感动,买了件夹克。圣诞节,他们去王府井看灯。雪花飘,家伟买棉花糖:“晓薇,甜吗?”晓薇点头:“甜,像你。”两人吻在雪中,路灯拉长影子。
2013年春,李潇潇来了。那是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晓薇去火车站接。潇潇十九岁,行李简单:一个编织袋,里面塞满衣服和姨妈的咸菜。她下车时,哭了:“表姐,北京好大,我怕。”晓薇抱她:“傻丫头,有姐在。走,回家。”潇潇家在邻村,父母车祸早逝,她跟着姨妈长大。姨妈是晓薇妈,王秀兰,总叹:“潇潇笨,嫁人吧。”潇潇不服,高考失常,只上大专护理。她打电话给晓薇:“表姐,我要闯北京!学护士,养自己。”
晓薇心软。用奖学金帮交学费,买票。潇潇到宿舍,眼睛直勾勾:“表姐,你这儿真好!床这么多。”晓薇笑:“六人间,我下铺。介绍,这是家伟,我男朋友。”潇潇抬头,见家伟端茶:高大,笑眯眯。潇潇脸红:“姐夫好。我是李潇潇,表姐的表妹。”家伟挠头:“叫哥就行。饿了吧,我煮粥。”
三人围桌,吃稀饭配咸菜。潇潇讲老家:“姨妈说,北京苦,可我行。”晓薇点头:“嗯,一起拼。你大专在西直门,离我近,周末来玩。”家伟夹菜给她:“多吃,长身体。”潇潇低头:“谢谢哥。”那一晚,潇潇睡沙发,晓薇和家伟挤床。晓薇小声:“家伟,潇潇可怜,像我小时候。你多照顾她。”家伟嗯:“一家人嘛。”
潇潇的到来,让日子热闹。大专开学,她学护理:解剖、注射、包扎。课苦,她哭鼻子:“表姐,手好疼,扎针练手上。”晓薇安慰:“坚持,护士工资稳。”周末,潇潇来宿舍帮忙:洗袜子、煮粥、打扫。起初,像小丫鬟:“表姐,我干活,你学习。”晓薇笑:“潇潇,你歇着。”但潇潇不,爱干净,擦地如擦盘。
三人常一起。家伟下班买菜,潇潇帮洗,晓薇补课。一次,王府井街头,三人吃小吃。炸酱面、羊肉串、糖葫芦。家伟不小心把酱油洒潇潇裙上:“哎呀,对不起!”他慌,用纸巾擦。潇潇脸红如苹果:“没事,哥。”晓薇看一眼,没言。饭后,逛街。潇潇指橱窗:“表姐,这裙子好看!”晓薇摇头:“贵,省着。”家伟偷偷买了条围巾,给潇潇:“冬天冷,围上。”潇潇惊喜:“哥,谢谢!”
渐渐,潇潇融入。家伟教她修自行车:“看,链条这样上。”潇潇手笨,油污满手,笑:“哥,我成黑妞了。”家伟擦她脸:“丫头,勤快好。”晓薇看在眼,偶尔嫉妒:潇潇单纯,像从前的我。但她忙,社团多,没空想。
夏日,三人去香山。爬山,家伟背包,潇潇摘野花,晓薇拍照。山顶,风大,家伟脱衣给潇潇披:“别着凉。”潇潇道谢,晓薇心微沉:家伟,你对她太好了。
秋天,潇潇实习医院。白大褂,消毒水味。她讲趣事:“有个大爷,调戏我,说我像他闺女。”家伟笑:“丫头,机灵!”晓薇点头:“潇潇,你行。”三人野餐,家伟烤串,潇潇切瓜,晓薇讲课。夕阳下,家伟说:“咱们像一家人。”潇潇低头,脸红;晓薇笑,心却隐隐不安。
日子如河,流淌。家伟攒钱,五千块,买银戒给晓薇:“将来换金的。”晓薇感动,吻他。潇潇见,眼睛亮:“哥,浪漫!”但夜里,晓薇想:北京变我,家伟不变。潇潇呢?她看家伟的眼,有光。
2013年底,三人过年回村。火车上,挤成沙丁鱼。村里,爸妈杀鸡。家伟爸敬酒:“儿子,出息!”潇潇姨妈拉她:“丫头,北京瘦了。”年夜饭,八仙桌满菜。三人敬酒,笑闹。烟花夜,家伟拉晓薇雪地:“新年快乐,一起拼。”潇潇跟后,默默。
回北京,火车摇。潇潇靠窗睡,家伟小声:“晓薇,潇潇好丫头,像妹。”晓薇点头,心想:是啊,像家人。可家人,会变吗?
三人行,路长。北京的灯,照亮前路,也拉长影子。甜蜜中,裂痕悄生,如秋叶,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