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乡野的誓言 ...
-
时光倒回2010年,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尾巴。河北的一个小山村,名为柳树沟,村子四周环绕着层层叠叠的山峦,玉米地和苹果园像绿色的波浪,一望无际。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湿润味儿和野花的清香,村口的小河边,孩子们光着脚丫追逐嬉戏。林晓薇十八岁,刚高考完。她家在村西头,一座青砖瓦房的二层小楼,父亲林建国是村里的小学老师,四十多岁,戴着一副老花镜,总在黄昏时分坐在院子里批改作业。母亲王秀兰在镇上开着个小杂货铺,卖些烟酒、日用品和零食,日子虽清苦,但一家人其乐融融。
晓薇从小就是村里的“尖子生”。她长得水灵,一双大眼睛清澈如山泉,皮肤白皙得像城里姑娘。小学时,她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背诵古诗词如数家珍;初中时,她拿过县里的三好学生奖。村里人见面总说:“老林家闺女是块读书的料,将来准考上北大清华,带咱们村出息。”晓薇听着这些话,心里既骄傲又压力山大。她知道,家里穷,父亲的工资每月八百块,母亲的铺子一年也赚不了多少。读大学,是她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高考前一个月,晓薇像疯了一样复习。每天凌晨五点起床,在煤油灯下刷题到深夜。父亲给她炖鸡汤补脑,母亲偷偷省下烟钱买营养品。村里的孩子们羡慕她,有人说:“晓薇,你要是考上大学,记得回来请我们吃糖。”晓薇笑着点头,但夜深人静时,她会偷偷哭。怕考砸了,怕辜负父母。
成绩出来那天,是个晴朗的早晨。村里的公用电话亭前,挤满了人。晓薇的查分号码是父亲报的,她站在人群外,手心出汗。电话亭里传来父亲的声音:“建国啊,你闺女考了全县第二!北京重点大学,主修工商管理!”全村炸了锅。邻居们涌上来,拍着林建国的肩膀:“老林,恭喜啊!晓薇是咱们村的凤凰!”晓薇自己却傻了,她冲回家,扑进母亲怀里哭:“妈,我考上了!咱们家有希望了!”
兴奋持续了几天。晓薇开始收拾行李:几件洗得发白的衣服、一本旧旧的英语词典,还有父亲给她买的帆布包。出发那天,全村人送行。村口的长途车站,尘土飞扬。父亲红着眼圈,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塞给她:“闺女,到了北京要省着点花。别总想着买新衣服,吃食堂就行。记住,书读好了,比什么都强。每个月爸妈给你寄生活费。”母亲抹着眼泪,塞给她一包自家腌的咸菜:“北京东西贵,多吃点这个,解馋。”
晓薇点点头,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瞄向村东头的土坯房。那是王家伟的家,一座低矮的平房,院子里堆满农具。家伟比她大两岁,今年二十,已在镇上的汽修厂当学徒。他长得壮实,像村里的一棵小树,皮肤晒得黝黑,一双大手总带着机油的味道。但他聪明,村里人都说他有出息,能修好任何坏掉的机器。从小,晓薇和家伟就是青梅竹马。小时候,他们在河边捉鱼,他给她编草环戴;上小学,他帮她背书包,挡住欺负她的男孩子;初中时,他偷偷给她送野花,一朵朵的月季,带着露水。晓薇十三岁那年,村后玉米地里,他们第一次牵手。家伟红着脸说:“晓薇,我喜欢你。长大了我娶你。”
高考前夕,压力最大时,晓薇去玉米地散心。家伟在那儿抽烟,烟雾缭绕。他扔掉烟头,拉她坐下:“晓薇,别怕。你是最棒的。”月光下,他们许下誓言:“晓薇,等你大学毕业,我去北京找你。我们一起闯荡大城市,买大房子,开公司,让爸妈过上好日子。我修车,你管账,咱们一家人快快乐乐。”晓薇靠在他肩上,点头:“嗯,一起努力。家伟,你要信我,我不会丢下你的。”
长途车启动时,尘土飞扬。晓薇从车窗看到家伟站在路边,挥着手,大喊:“晓薇!加油!我在家等你!”他的身影越来越小,像一棵树渐渐融入山影。晓薇眼泪汪汪,按在玻璃上,心里满是憧憬:北京,我来了。我们一起拼。
北京的第一个秋天,晓薇如坠梦中。学校是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校园里梧桐叶金黄,教学楼气派得让她自卑。宿舍六个女孩,她是最穷的那个,总穿着洗得发白的棉袄。北方冬天来得早,十一月就下雪,她冻得直哆嗦。课余时间,她去图书馆打工,帮人复印资料,一小时五块钱。工资寄回家,剩下的买米买面。
家伟每个月寄来一百块钱,是他省吃俭用攒的,还附着一封信。信纸是汽修厂的废纸,字迹歪歪扭扭:“晓薇,北京冷吗?多穿衣服。我在学电脑了,将来去北京给你当司机。厂里活多,我加班赚点外快。想你。”晓薇看信时,总躲在被窝里偷偷哭。大学生活远没有想象中光鲜,她见过同学开着宝马来上课,穿Gucci的包;听过教授讲“人脉就是金钱”。她开始明白,单靠书本,是爬不上去的。课上,她积极举手;课下,她加入辩论社,结识学长学姐。渐渐地,她从那个乡下女孩,蜕变成校园里的“活跃分子”。
大二暑假回家,晓薇带回第一个好消息:她拿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千块。村里又办了场小宴,家伟端着酒杯敬她:“晓薇,你真行!明年我就去北京。”但酒席上,村里人开始议论:“家伟这小子,配不上晓薇了。她是大学生,将来嫁城里人。”晓薇的母亲拉她到一边:“闺女,你是凤凰,飞出去就别回头。家伟好是好,可他一辈子也就修修车,挣不了大钱。”晓薇摇头:“妈,我爱他。我们说好一起拼。”
她给家伟写了信:“家伟,我等你。明年你就来北京吧,我们一起打拼。别听闲话,我信你。”信寄出后,她的心安定下来。北京的夜空,星光点点,她梦见他们手牵手,走在长安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