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计划初具雏形。接下来的两天,所有人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般高速运转。
渡鸦负责协调伪造身份文件、车辆以及通讯装备。他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资源调动能力和对细节的苛求,每一份文件,每一个电子标识都力求完美。
林静则动用了她尘封已久的人脉网络,搞到了货真价实的特殊镇定剂和小型生命维持监控设备。
沈丹利用她的医学知识,快速学习着相关设备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在潜入时不会露出专业破绽。
于丙言除了警戒,将所有时间都用来和渡鸦一起反复推演潜入流程和应急预案。他对“绿洲”外围进行了数次远程侦察,虽然无法深入,但摸清了巡逻规律和主要的出入口。
李雨婷在得知计划后,表现出了超乎预期的勇气和智慧。她巧妙地利用权限,在父亲公司的系统内创建了一份指向“绿洲”研究所的加密订单,并安排了合理的物流节点,甚至提前“预支”了所需的通行凭证。
第三天清晨,一切准备就绪。
于丙言和渡鸦换上了印有“宏业生物物流”标识的深蓝色工装,驾驶着一辆经过改装的厢式货车,驶向城北的“绿洲”研究所。于丙言扮演司机兼安保,渡鸦则是技术支持工程师。两人都经过了简单的易容,气质也与平日大相径庭。
沈丹和林静留在仓库作为后方支援,通过加密频道保持联系。李雨婷则守在电脑前,随时准备应对物流系统可能出现的查询。
货车沿着预定的路线行驶,越是靠近“绿洲”区域,周围的监控和巡逻车辆就越发密集。于丙言面无表情地握着方向盘,体内的感知提升到极致,如同无形的触须般扫描着周围环境。渡鸦坐在副驾驶,腿上放着便携电脑,屏幕上显示着伪造的订单信息和研究所的简易地图,他看似放松,但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刀。
“前方五百米,第一道关卡。”于丙言低声道。
货车缓缓减速,停在一个设有路障和检查岗亭的入口前。两名穿着黑色制服、装备精良的警卫走上前。
“证件,以及访问许可。”警卫的语气公事公办,但眼神带着审视。
于丙言沉默地递上伪造的驾驶证和车辆通行证。渡鸦则微笑着递过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李雨婷精心准备的电子订单和授权码。
“宏业物流?特殊药品配送?”警卫核对了一下信息,又打量了一下两人,“之前不是老张负责这条线吗?”
“老张病了,我们临时顶班。”渡鸦应对自如,语气带着技术人员特有的那种稍许不耐烦,“这批货有时效性,麻烦快点,不然里面那些‘宝贝’出了状况,我们可担待不起。”
警卫在手持终端上查询了片刻,订单和授权码都通过了验证。他又看了一眼车厢后部密封的药品箱和设备,挥了挥手:“进去吧,到主楼卸货区,有人接应。别乱跑。”
路障抬起,货车缓缓驶入。
第一关,通过了。
两人心中稍定,但都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研究所内部的防御,必然更加严密。
货车沿着指示路线行驶,周围是看似荒芜、实则暗藏无数传感器和监控探头的园区。于丙言的感知中,至少有三道不同频率的扫描波从车体上掠过。
他们终于看到了那栋掩映在树林后的、外表略显陈旧的主楼。而在主楼入口处,一个穿着白色研究员外套、眼神冷漠的年轻男人已经等在那里。
他的目光扫过货车,最后落在从驾驶室下来的于丙言和渡鸦身上,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配送人员?”他冷冷地问,“跟我来,动作快点。”
于丙言和渡鸦交换了一个眼神,默默跟上。潜入,正式开始。而他们都能感觉到,这个来接应的研究员,身上散发着一股与杨雪手下类似的、令人不适的气息。
跟随着那名冷漠的研究员,于丙言和渡鸦推着装有药品和设备的推车,走进了“绿洲”研究所的主楼。外部看似陈旧,内部却别有洞天。光滑的合金墙壁,冰冷的灯光,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处处透着一种高度现代化却缺乏人气的疏离感。
他们的通行权限仅限于指定的卸货通道和交接区域。沿途经过几道需要刷卡和生物识别的安全门,每一次,那名研究员都用挂在脖子上的权限卡和虹膜扫描开启,动作机械而迅速。
于丙言沉默地观察着一切,将路线、摄像头位置、警卫巡逻间隔等信息强行记忆下来。他的感知如同无形的触手,谨慎地延伸,试图捕捉更多细节。他能感觉到这栋建筑向下延伸的深度远超地上部分,一种庞大而压抑的能量源正从地底深处隐隐传来,带着一种近乎生命的搏动感——那很可能就是“母树”。
渡鸦则扮演着尽职的技术人员,偶尔会就设备搬运的注意事项与那名研究员搭话,试图套取信息,但对方惜字如金,回答仅限于“左转”、“直走”、“停下”。
终于,他们被带到一个类似物资接收室的房间。里面已经有另外两名穿着白大褂、但眼神同样锐利、身形健硕像是安保人员的研究员在等待。
“清单上的东西,都在这里了?”为首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研究员问道,目光扫过于丙言和渡鸦,带着审视。
“是的,王博士。”带路的研究员恭敬地回答,“按照您的要求,双倍剂量的X-37镇定剂和配套的第三代生命维持监控单元。”
被称为王博士的男人点了点头,示意手下开始清点验收。他自己则拿起那盒特殊的X-37镇定剂,仔细检查着包装和批号。
渡鸦趁机上前一步,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王博士,这套新的监控单元需要接入你们的内网进行初始化和参数校准,可能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需要我们协助安装调试吗?”
这是计划的关键一步,获得短暂停留在内部并接触其网络的机会。
王博士抬起头,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渡鸦:“不需要。把调试手册和接入协议留下,我们自己会处理。”
直接拒绝。
渡鸦笑容不变,语气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王博士,不是我们不相信贵所的技术实力。只是这套设备是原型机,软件还有不少bug,操作流程比较特殊。万一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数据读取错误或者……更糟的情况,影响到里面的‘样本’,我们公司可负不起这个责任。上面特意交代,必须由我们完成初次调试。”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既点明了风险,又抬出了“上面”,试图施加压力。
王博士皱了皱眉,显然不喜欢这种节外生枝,但他看了一眼那套精密的设备,又想到里面那些“样本”的重要性,犹豫了一下。他拿起内部通讯器,走到角落低声汇报了几句。
于丙言和渡鸦的心都提了起来。成败在此一举。
片刻后,王博士走了回来,脸色不太好看:“给你们二十分钟。小刘,带他们去7号预备接入室,全程盯着。”他指了指旁边一个一直沉默寡言的研究员。
“好的,博士。”被称为小刘的研究员应道,然后对于丙言和渡鸦做了个手势,“跟我来。”
计划成功了一半!
两人推着设备,跟着小刘穿过另一道安全门,进入了一条更加安静、灯光也更加幽暗的走廊。这里的空气似乎更加冰冷,那股来自地底的搏动感也愈发清晰。
7号预备接入室是一个不大的房间,里面只有简单的桌椅和几个网络接口。小刘抱着手臂靠在门口,眼神一刻不离地盯着他们。
渡鸦不再多言,迅速打开设备箱,开始连接线路,并将自己的便携电脑接入网络接口。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滚过一行行复杂的代码。他确实在进行设备调试,但更重要的是,他正在利用这个接入点,尝试绕过内部防火墙,悄无声息地探查研究所的网络结构,寻找“母树”核心数据库的路径,并埋下后门程序。
于丙言则站在渡鸦身侧,看似在帮忙递工具,实则用身体挡住了小刘部分视线,同时全身感官提升到极致,警惕着门外的一切动静。他能听到走廊尽头隐约传来的、非人的低沉嘶吼声,以及某种液体循环的汩汩声,这让他脊背发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渡鸦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仅仅是因为伤势未愈的虚弱,更是因为精神的高度集中。这里的网络防御比他预想的还要严密和古怪,带着一种生物神经网络特有的混沌和自适应特性。
突然,走廊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喧哗声!
“抓住她!别让她跑了!”
“注射镇定剂!快!”
紧接着,一个穿着破烂病号服、头发散乱的身影猛地撞开了7号接入室虚掩的门,跌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