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康复期的静默陪伴 ...

  •   许晓溪那句“别放弃”,像一颗被投入深潭的种子,在顾清珩冰封的心湖底悄然扎根,虽然尚未发芽,却带来了微弱却不容忽视的生命力。
      第二天上午,康复中心的陈医生准时上门评估。检查过程细致而严谨,结论与之前的诊断基本一致,但陈医生带来了一份更为详尽的、针对居家早期康复的阶段性计划。
      “许医生昨晚已经把基本情况跟我沟通了,”陈医生一边记录一边说,“她强调了你之前右脚踝的伤病史,建议这次要更加注重双侧肌力的平衡发展和本体感觉的恢复。”
      顾清珩沉默地点点头。许晓溪连这个都考虑到了。
      陈医生离开后,公寓里又恢复了寂静。顾清珩按照计划,开始进行一些极其简单、甚至有些可笑的康复动作——脚踝泵动、股四头肌静态收缩。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牵扯着伤处,带来清晰的痛感,枯燥且令人沮丧。
      下午,门铃再次响起。
      顾清珩单脚跳着去开门,门外站着许晓溪。她手里提着一个环保袋,里面装着几个新鲜的餐盒。
      “顺路。”她言简意赅,走进来,将餐盒放在厨房流理台上,“蛋白质和维生素比例按康复期需求配的,加热就能吃。”
      她甚至没有多看顾清珩一眼,放下东西就准备离开。
      “晓溪。”顾清珩叫住她。
      许晓溪停在门口,回头,眼神带着询问。
      “谢谢。”顾清珩看着她,真心实意地说。
      许晓溪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很快移开,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拉开门走了。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许晓溪几乎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出现,有时是中午,有时是傍晚。她总是带着搭配好的餐食,有时还会多带一些水果或者一本她认为顾清珩可能会感兴趣的、与运动心理或伤病康复相关的书籍。
      她停留的时间很短,通常不超过十分钟。放下东西,偶尔会看一眼顾清珩正在进行的康复动作,如果发现明显错误,会简洁地指出一两点,然后便离开。她从不询问顾清珩的感受,不谈论比赛,更不提及任何关于她们之间关系的话题。
      她像一个恪尽职守的、沉默的补给站,精准地提供着身体所需的营养和康复所需的基础指导,然后迅速撤离,不留下一丝多余的情感痕迹。
      顾清珩起初有些不适应,甚至觉得这种纯粹的、功能性的“照料”带着一种施舍般的冷漠。但渐渐地,她开始习惯了这种静默的节奏。她发现,许晓溪带来的食物总是温度刚好,口味清淡却符合她的需要;她指出的康复动作要点,总是能一针见血地纠正她的错误,避免二次损伤;她留下的书,也确实在她感到迷茫和枯燥时,提供了一些精神上的支撑。
      这是一种极其古怪的陪伴。没有温情脉脉的安慰,没有促膝长谈的理解,只有切实的行动和精准的知识支持。但恰恰是这种剥离了情感渲染的、近乎“科学”的陪伴,让顾清珩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心。她不需要费力去解释什么,也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到对方,她只需要专注于一件事:让自己好起来。
      有一次,顾清珩在进行一个简单的抬腿练习时,因为肌肉无力和控制不佳,动作变形,不小心拉扯到了伤处,痛得她倒吸一口冷气,额头上瞬间冒出细密的汗珠。
      恰逢许晓溪推门进来,看到了这一幕。
      她没有立刻上前,只是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顾清珩咬着牙,尝试重新调整姿势,失败,再尝试。
      过了几分钟,直到顾清珩自己慢慢找到正确的发力方式,稳定住了动作,许晓溪才走过去,将带来的餐盒放下。
      “核心肌群参与不足,导致代偿,增加了膝关节的剪切力。”她平静地陈述,然后示范了一个极其细微的腹部收紧的动作,“尝试这样启动核心。”
      顾清珩依言尝试,果然感觉轻松了不少。
      “谢谢。”她喘着气说。
      许晓溪没有回应这句道谢,只是看了看时间:“我晚上有实验,先走了。”
      她离开后,顾清珩看着关上的房门,心里却不再有之前的空落感。她忽然明白了许晓溪这种陪伴方式的意义——她不是在可怜她,也不是在勉强自己履行某种责任。她是在用她唯一擅长且认可的方式,帮助她度过难关。这种方式或许不够温暖,却足够坚实。
      几天后,顾清珩尝试着不用轮椅,拄着腋下拐杖在公寓里进行短距离的移动。动作笨拙而缓慢,但她很坚持。
      许晓溪来时,正好看到她满头大汗地、小心翼翼地拄着拐杖从卧室挪到客厅。
      许晓溪没有出声,也没有上前搀扶,只是站在原地,目光跟随着她每一步艰难却坚定的移动,直到顾清珩安全地坐到沙发上,她才走过去,将餐盒放在茶几上。
      “进度比预期快。”她看着顾清珩,语气里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单纯的观察记录。
      顾清珩擦了擦汗,抬头对她笑了笑,虽然有些疲惫,但眼神里多了几分这段时间以来罕见的亮光:“总不能一直坐着。”
      许晓溪看着她脸上的笑容,微微怔了一下,随即移开视线,落在她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红的手掌上。
      “手掌承重过多,容易导致腕部劳损。注意使用肘部支撑。”她提醒道,语气依旧平淡。
      “知道了,许医生。”顾清珩从善如流。
      许晓溪似乎对她这个称呼有些不适应,嘴唇微动,最终却没说什么。
      这一次,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坐了下来,拿出平板电脑,开始处理自己的事情。
      客厅里很安静,只有顾清珩轻微的喘息声,和许晓溪指尖划过屏幕的细微声响。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顾清珩看着坐在不远处的许晓溪,她低垂着眼睫,神情专注,侧脸在光线下显得柔和了几分。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而安心的感觉,缓缓流淌在空气中。
      没有言语,没有对视,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表情。
      但顾清珩知道,有些东西,正在这静默的陪伴中,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冰层之下的暖流,似乎终于找到了渗透的缝隙,缓慢而坚定地,融化着那些曾经坚不可摧的壁垒。
      康复期依旧漫长而痛苦,但因为这个沉默却始终在场的“补给站”,顾清珩觉得,这段路,似乎不再那么难以忍受了。
      她甚至开始觉得,这种剥离了喧嚣与浮华的、只剩下本质需求的安静相处,或许,也是一种独特的靠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