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沉默的回响与她的“医嘱” ...
-
许晓溪的沉默,像一场无声的寒流,冻结了顾清珩世界里刚刚萌芽的春天。训练、比赛、康复……一切照旧,却仿佛失去了色彩和温度。她机械地完成着每日的日程,笑容变得勉强,眼底深处总是藏着一抹挥之不去的阴霾。
林薇最先察觉到她的不对劲,在一次训练后勾住她的脖子,逼问道:“喂,你跟许晓溪怎么了?上次看她来还挺好的,最近怎么没影了?你们吵架了?”
顾清珩苦笑着摇头,喉咙发紧,不知从何说起。难道要说因为一张莫须有的八卦照片,许晓溪就单方面切断了所有联系?这听起来连她自己都觉得荒谬,却又是不争的事实。
“没事,她最近可能比较忙吧。”她最终只能这样含糊地搪塞过去。
李教练也看出了她状态下滑,训练时更加严厉,话语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她:“顾清珩!注意力集中!你的脚步慢了半拍!想想你的脚踝!还想再伤一次吗?”
“职业赛场不相信眼泪和心事!要么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扔出球场,要么你就等着被淘汰!”
教练的话刺耳,却像一盆冷水,暂时浇醒了她。是啊,职业赛场是她自己选的路,没有任何人可以成为她松懈的理由,即使是许晓溪……也不行。
她开始强迫自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用身体的极度疲惫来麻痹内心的空洞和疼痛。她发了疯似的加练,直到肌肉酸痛得无法抬起手臂,直到汗水模糊了视线。只有在精疲力尽的深夜,躺在黑暗里,那份被刻意压抑的委屈、不解和思念才会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几乎将她淹没。
她不再给许晓溪发消息,也不再拨打那个无人接听的号码。那道沉默的墙太过坚固,她所有的尝试都像是徒劳的撞击。但她也没有删除对话框,那些过去的聊天记录,成了她唯一能汲取一点点微弱暖意的来源。
转折发生在一场并不起眼的国内挑战赛四分之一决赛。
顾清珩的对手是一个打法黏腻、极其善于消耗的球员。比赛陷入焦灼,沉闷的拉锯战消耗着双方的耐心和体力。或许是连日来的情绪低落影响了体能储备,或许是脚踝旧伤在长时间奔跑后开始隐隐作痛,顾清珩在关键分上出现了一个离谱的非受迫性失误,直接导致被破发。
那一瞬间,积压了数周的负面情绪如同决堤的洪水,猛地冲垮了她勉强维持的冷静。她狠狠地将球拍摔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引来了全场侧目和裁判的警告。
她低着头,双手撑着膝盖,肩膀剧烈地起伏着,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一种濒临崩溃的愤怒和无助。为什么?为什么她那么努力,却还是要面对这些?为什么她最在意的人,可以如此轻易地就将她推开?
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上来,混合着汗水,灼烧着她的眼眶。她死死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
就在这一片混乱与自我厌弃中,场边她的团队座位上,一直替她保管着随身物品的体能师小赵,快步走了过来,隔着护栏,递给她一条毛巾和一个……熟悉的浅蓝色折叠收纳袋。
顾清珩愣住了,怔怔地接过。
“刚才……一位姓许的小姐托志愿者送过来的,说是给你的。”小赵低声快速说道,表情也有些诧异。
顾清珩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停止跳动。她颤抖着手,打开那个收纳袋。里面没有能量胶,没有电解质粉,只有一张对折的、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纸。
她展开。
纸上,是许晓溪那清秀而有力的字迹,写满了关于她刚才那个离谱失误的、冷静到近乎残酷的技术和心理分析:
「失误原因分析:
1. 体能分配不均:第二盘第三局开始,你的平均击球点位明显后移,显示核心力量下降,移动迟缓。
2. 注意力涣散:对手连续三个发球均采用同一战术(发外角切短),你未能及时调整接发站位,显示预判系统未有效运作。
3. 情绪干扰决策:关键分选择高风险直线穿越,而非更稳妥的斜线深区,非理性决策,源于 frustration(挫败感)累积。
建议:
即刻调整:深呼吸,降低兴奋阈值,专注下一分。
赛后加强:核心耐力训练(参考附件1),接发球预判专项练习(参考附件2),运动心理学自我调节技巧(参考附件3)。」
公事公办的语气,条理清晰的罗列,精准到冷酷的剖析。没有一句关于她们之间的僵局,没有一个多余的字眼。
这算什么?在她情绪最低落、最失控的时刻,许晓溪送来了一份……“赛后技术分析报告”?
顾清珩看着那张纸,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一时间,荒谬、委屈、愤怒、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的、隐秘的悸动,交织在一起,冲击着她的心脏。
她没有按照纸条上的建议立刻深呼吸调整,而是猛地抬起头,赤红着眼睛,疯狂地扫视着观众席。在哪里?她在哪里?
没有。那个角落空着,其他的位置也看不到那张清冷的面孔。
她就像一阵风,送来一份冰冷的“医嘱”,然后消失无踪。
裁判催促比赛继续的声音响起。
顾清珩死死攥着那张纸,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将纸条狠狠塞回收纳袋,扔回给场边的小赵,然后弯腰捡起球拍,走回底线。
没有人知道,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那个像是被点燃了引线、打法骤然变得凶狠而不管不顾的顾清珩,内心深处翻涌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许晓溪用她最擅长、也最伤人的方式,在她最狼狈的时刻,给了她当头一棒,却也……再次介入了她的赛场。
这份沉默之后的、“医者”对“患者”的跨空间诊断,比任何安慰或质问,都更深刻地刺入了顾清珩的灵魂。她知道,她们之间,远未结束。
这场比赛,她最终艰难地赢了。但赢球的喜悦,远不及那张轻飘飘的纸条所带来的、复杂而汹涌的回响。
许晓溪的沉默被打破了,以一种她完全没想到的方式。而她们的故事,似乎也因此,被强行推入了下一个,更加难以预料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