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温情晚餐》
      想必是受到了刺激,上音乐课的时候,周老师带着同学们唱歌,陈胜感觉嗓子总是张不开,头晕晕的,蔫蔫的靠在座位上,周老师有所察觉,过来摸了摸他的脑袋,说了句:“发烧了。”
      周老师让陈胜和同学换了座位,坐到了炉子旁边。可炉中飘散的煤烟味反而让陈胜更加反胃,他整个人昏昏沉沉,提不起一点精神。
      下课之后,周老师见他状态实在不好,便叫陈胜跟着她走,说能给他治一治。两人一路走到学校后边的教师家属院,很快就到了周老师家。
      一进门,周老师先倒了杯温水递给陈胜,让他喝下。接着叫他脱了鞋在床边躺下,并温和地说:“我会一点气功,对感冒很管用,帮你发发汗。”
      大家都知道的,周老师就是赵雅雯的妈妈——换句话说,陈胜这一趟,也算是无意间踏进了小丫的家。
      陈胜脱了鞋,乖乖躺在了床上,然后隐隐感觉周老师开始发功了,虽然闭着眼睛,但借着灯光,隐约可以看到手掌的影子扫过眼前,接着一股真气掠过滚烫的脑袋,凉凉的很舒服,鼻子一下就通了。
      周老师让他放松,床软软的,不像农村的大炕,这是陈胜第一次睡床,粉红的床单,一股香香的味道,他的身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半晌的功夫,周老师打完收工,跟他说结束了,稍微躺一会再起来,可能是生病的原因,觉得身下的床有一股说不出的吸附力,怎么也不舍得起来,就这样睡了过去。
      待他醒来后,睁眼看到的第一个人却是小丫,做着可爱的鬼脸,吓了陈胜一跳,赶紧坐了起来,小丫假装生气的说:“哼,你把我的床都给睡脏了!”原来他睡的是小丫的床,陈胜脸一下红了,连忙下了床,却一时没找到鞋子,只一条腿着地。
      看陈胜这副样子,小丫扑哧一声笑了,“跟你开玩笑的,好点没?”随后拿过了他的鞋子,陈胜小声的嗯了一声,而这时,周老师也从厨房出来了,问怎么样了,“好多了,谢谢周老师。”确实感觉轻松了很多,心里由衷的感谢她。
      “那就好,以后你每天放学都过来,治几遭就彻底好了。”周老师留陈胜在她家吃饭,说晚上炖了汤,喝点好的更快,小丫则热情的拿出了碗筷,而她的爸爸这时也回到了家。
      陈胜没法拒绝,很自然地围坐在小饭桌旁。周老师一家不停地给他夹菜、盛汤,连连招呼他“多吃点”,那份热气腾腾的关切,让他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饭桌上,小丫兴致勃勃地说起学校的趣事,还忍不住抖出陈胜的糗事。陈胜听得耳根发红,却也卸下了重重的脑袋,很快的融入了进去,氛围轻松而愉快。
      吃过饭,周老师让他先坐着消消食,而小丫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她还要练习小提琴。陈胜坐在沙发上,灯光下的小丫优雅的演奏着,乐声温婉而明媚,简直与平时疯癫的小丫判若两人,更增添了这个晚上的美好。
      天黑了下来,雅雯的爸爸骑着车子将陈胜送回了家,坐在车的后座上,觉得风都温和了很多。
      一觉醒来后,陈胜顿觉神清气爽,在没有吃药的情况下,竟很快痊愈了。
      语文课上,秦老师选了几篇具有代表性的课文,在课堂上分享,意外的是,老师先点了大力的名字:“陈大力,把你写的作文给同学们读一下!”大力窘迫的站了起来,紧张的心颤抖的嘴:“我家的狗不喜欢下雪,因为会把狗棚子压ta了,黑色的某块成了白的,我妈还心思家里的某被人偷了...”教室里哄堂大笑,大力也不好意思再读下去,低着头不做声。
      “写的什么玩意,你站着,听听人家怎么写的。”秦老师很生气。“文君,你来。”文君款款的起身,以充沛的感情朗读着:“洁白的雪花点缀在梅花上,让人分不清哪朵是花,那朵是雪,只闻得一阵芬芳的香气...月光透过窗户...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虽然不太懂,但一旁的吴广听的如痴如醉。经过老师的解释,同学们才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当时觉得意境动人,仿佛将大家都带了进去,也只有她能写的出来。
      秦老师好好褒奖了文君一番,并让同学们向她学习。接下来老头又上起了《自然》课,之前说过,秦老师是全能战士,全科老师,除了飞天入地,没有他教不了的。
      “日本人啊,开船来买咱们的花生,人家那个船多先进,在船上把花生自动剥壳,然后在船上生产成三合板,卖给咱们,不用一分钱还赚一大笔钱,最后还弄走一船花生仁。”当讲到科学技术的时候,老头狠狠的夸赞了日本一番,讲的吐沫星子直飞,那时的孩子,觉得小日本好厉害啊,俺们啥时才能有这样的船啊。
      一群农村妇女正聚在村口拉家常,聊得热火朝天。忽然,一辆面包车拐进了村子,稳稳地停在了她们跟前。车门一开,走下来几个穿着花里胡哨的城里人,手里还提着些稀奇古怪的家伙什儿。
      妇女们顿时停下了话头,好奇地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人小声嘀咕:“这是干啥的?穿的花里胡哨的。”还没等她们琢磨明白,只见其中一个人从包里掏出一根黑色的棍子,后面还有人扛着一个黑色的大箱子,看起来沉甸甸的。
      妇女们一下子紧张起来,有人往后缩了缩,低声说:“这是要干啥?放炮轰人吗?”还有人扯了扯旁边人的袖子,小声提醒:“当心点,别是来抢东西的吧?”
      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吴广的妈妈站了出来,一脸淡定地说:“别慌,那是话筒和照相机,电视里说话照相用的。”听了她的话,妇女们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但眼神里还是带着几分警惕和好奇,盯着这群城里人,想看看他们到底要搞什么名堂。
      带头的是个穿皮夹克、梳大背头的男人,笑嘻嘻地看着几个抱孩子的妇女,开口说道:“我们是电视台的,来这儿打个广告。看你们的孩子挺可爱,想采访你们两句。”
      “啥叫采访?”大力妈一脸疑惑地问。
      “就是问你几句话,你照着答就行。”大背头解释道。
      “不白拍,给钱的哈。”
      一听说有钱拿,刚才还躲得远远的妇女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真的给钱吗?”“多少钱啊?”大家你推我搡,都想往前挤,生怕错过了这好事。
      大背头礼貌地回绝了没抱孩子的妇女:“我们只要带孩子的,拍孩子的广告。”他扫了一圈,最后选中了几个抱娃的妇女,尤其是大力的弟弟小闯。小闯因为妈妈奶水足,长得圆滚滚的,特别讨人喜欢。
      大力妈抱着孩子,挤在最前面,满脸期待地问:“那咋拍啊?要不要换身衣服?”
      大背头笑着摆摆手:“不用不用,就这样挺好,自然点就行。”说完,他指了指几个抱孩子的妇女,“你们几个带着孩子的,往前站站,咱先拍你们。”
      被点到的妇女们乐得合不拢嘴,赶紧整理了一下衣服,把孩子往怀里搂了搂。没被选上的则一脸羡慕,有人小声嘀咕:“早知道我也把孩子抱出来了!”
      广告拍得很顺利,妇女们跟着大背头喊口号:“婚前无子莫发愁,寻子就到马家沟!”广告语朗朗上口,文化不高的妇女们也不知道啥意思,反正“采访”一下,喊喊口号,就能拿到二十块钱,够买不少苞米面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没过几天,这广告就在电视上铺天盖地的播出了,一天二十四小时来回轰炸,换台都不好使。村里人一看,顿时炸开了锅。广告里的妇女娃娃们成了“不孕不育”的代言人,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说陈定邦没生育能力。老爷们气得脸都绿了,成了全村的笑柄。
      定邦回到家,怒气冲冲地想找老婆算账。结果老婆一句话就把他怼了回去:“哼,你要是能挣钱,我还用去拍那广告?有本事你去挣啊!”
      陈定邦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憋着一肚子气,蹲在门口抽闷烟。村里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时不时还拿这事儿调侃他两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