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13章 无法移开的两座大山 ...

  •   郑京家的客厅,是灯火通明,是暖意融融。

      这与吴佩如那个总是弥漫着无声硝烟和回忆尘埃的公寓,仿佛是世界的两极。

      “阿如,呷饱未?再添一点汤啦?”郑京的母亲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笋丝鸡汤,语气里的关切几乎要满溢出来。她是个面容和善的妇人,眼角的细纹里镌刻着生活的满足与平静。

      “谢谢阿姨,我饱了,真饱了。”吴佩如微微欠身,嘴角努力弯起一个得体的弧度。碗里的饭菜精致可口,郑京的父亲——一位退休的国文老师,甚至开了瓶清酒,温和地询问她剧本创作的趣事。这一切,完美得如同她笔下那些她从不相信的温馨剧本。

      郑京在桌下轻轻握住她的手,指尖温暖而坚定。她对着父母,语气坦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阿爸,阿母,佩如不只是我小学同学,现在……是我女朋友啦。”

      一瞬间的寂静。吴佩如的心跳漏了一拍,下意识地想抽回手,却被郑京更紧地握住。

      郑父愣了一下,推了推老花镜,看向吴佩如,又看看女儿,最终叹了口气,那叹息里没有厌恶,只有一丝消化信息的迟缓:“……京京啊,你从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你觉得快乐,就好。”

      郑母则是眨了眨眼,像是消化了这个消息,然后给吴佩如夹了一筷子菜:“哎哟,我就讲嘛,你们俩感情怎么这么好。阿如啊,以后常来吃饭,京京这孩子,有时候傻傻的,你多担待。”

      没有疾风骤雨,没有歇斯底里。只有一种试图理解的笨拙,和底色鲜明的“希望你好”。这种健康、正常的家庭关系,像一面过于明亮的镜子,照得吴佩如无所遁形。她坐在这里,穿着郑京为她挑选的、质感柔软的针织衫,却觉得自己灵魂深处那个十二岁、撞见母亲出轨场景、穿着洗得发白校服的小女孩,正隔着时光,冷冷地凝视着这一切。

      她配吗?

      这个词像毒蛇一样啮噬着她的心。

      晚餐在一种看似和谐的氛围中结束。郑京被母亲叫进厨房帮忙切水果,客厅里只剩下吴佩如和郑父。老人安静地泡着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轮廓。

      “佩如,”他忽然开口,声音温和,“京京她……为了你,放弃了很多。”

      吴佩如猛地抬头。

      郑父没有看她,目光落在茶杯袅袅的白烟上,像是陷入了回忆。“她大学时,那个去法国交换的名额,她放弃了。那时候,你刚跟你阿母大吵一架,搬出来,工作也不顺,情绪很低落……她说,她不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走开。”

      吴佩如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还有前年,她几个朋友凑钱,想一起办个画展,连场地都看好了。她那阵子天天熬夜画画,眼睛都是红的。后来……好像是因为你需要一笔钱应急,她就把准备画展的钱,还有自己存了很久想买专业画具的钱,都给你了。”郑父轻轻叹了口气,“那次的画展,就没办成。她从来没跟你讲过吧?”

      记忆的潮水轰然决堤。

      她想起那时,母亲吴阿媚因为打牌欠了债,债主找到她这里,扬言要闹到她公司。她焦头烂额,是郑京,二话不说拿出了一笔钱,轻描淡写地说:“你先拿去用,我最近卖画小赚了一笔,不急着用。”

      她当时信了。或者说,她宁愿相信,也不敢去深想郑京话语里的漏洞。

      她怎么能忘了,郑京谈起油画时眼里闪烁的光芒?怎么能忘了,她曾经多么兴奋地规划着去卢浮宫临摹真迹的梦想?那些被搁置的画板,那些渐渐蒙尘的颜料……原来,不是郑京的兴趣转移了,而是她的梦想,一次又一次,为了吴佩如和她那摊烂泥般的生活,被无声地牺牲了。

      郑京端着水果从厨房出来,脸上还带着笑意:“在聊什么?”

      “没什么。”吴佩如迅速低下头,掩饰住眼底翻涌的酸涩。她看着郑京那双本该拿着画笔、在调色盘上挥洒才华的手,此刻却熟练地切着苹果,一种巨大的、名为“愧疚”的石头,沉沉地压在了她的心脏上,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她突然清楚地意识到,横亘在她与幸福之间的,从来不只是母亲吴阿媚那座显而易见的大山。还有她自己——这个被原生家庭消耗得千疮百孔,不断汲取着郑京的能量,却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痊愈的自己。

      从郑京家出来,夜风微凉。两人并肩走在骑楼下,路灯将她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我阿母他们……没吓到你吧?”郑京侧头看她,眼神里有些小心翼翼的探寻。

      吴佩如停下脚步,望向郑京。橘黄色的灯光落在郑京清澈的眼底,那里盛满了对她毫不设防的爱意与担忧。这一刻,郑京越好,越明亮,就越映照出她内心那片无法驱散的、源自母亲和过往的阴影有多么浓重。

      她不能永远这样。

      不能永远一边抵抗着母亲带来的风暴,一边将郑京也拖入这泥泞的漩涡。郑京应该有更广阔的天空,去实现她的画展,她的巴黎,她所有因为爱她而被耽搁的梦想。

      勇敢的人,不应该被怯懦者一直拖累。

      “郑京,”她开口,声音在夜风里有些发颤,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下定决心的平静,“我们……就到这里吧。”

      郑京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什么?”

      “你太好了。”吴佩如看着她,眼神悲伤而决绝,“好到我觉得,我再继续和你在一起,就是在不断地、自私地耽误你。”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郑京急了,想去拉她的手,“什么耽误不耽误!是我自己选择的!”

      吴佩如避开了她的手,那些被父亲点破的往事,此刻成了最锋利的刀刃,指向她自己:“法国的交换名额,你梦想里的画展……郑京,别再说没关系了。每一次你笑着说‘没关系’的时候,我这里,”她指着自己的心口,“就像被针扎一样。我不能再看着你这盏灯,因为我,而变得越来越暗。”

      “那是我心甘情愿的!”郑京的声音带上了哭腔,“吴佩如,你不能替我做决定!”

      “但我不能心甘情愿地看着你为我牺牲一切!”吴佩如终于提高了声音,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我背负着我阿母那座山,已经快要喘不过气了……我不能再把你的人生,也变成我沉重的行李。你值得更好的,值得一个能和你并肩前行,而不是需要你不断回头搀扶、甚至背负的人。”

      她看着郑京通红的眼眶,心碎成了千万片。可她知道,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有些大山,必须自己翻越。拉扯着郑京,只会让两个人都困死在这无望的循环里。

      “对不起。”她最后说道,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却重得仿佛用尽了她全部的力气。

      说完,她转身,走进了更深沉的夜色里。没有再回头。

      她离开了那面温暖的“镜子”,再次回到了自己内心那片荒芜的、由母亲和自己共同构筑的废墟前。

      先一步告白的人,最终止步在了最幸福的门前,因为她发现,门后的那个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去迎接那样完整的、需要平等付出的光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